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目前在《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部门都已制定了较为完备的法律。而我国现行民法的立法状况却相对落后 ,为了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事法律关系 ,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应被提到议事日程。制定出一部完整科学的民法典 ,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加快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依法治国和司法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入发展,现行《刑事诉讼法》在司法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基于社会形势与刑事政策的变革,司法实践中积累的新经验、国际刑事司法交流协作发展的新趋势等,对现行《刑事诉讼法》也提出了新挑战。尤其是“执行”程序的立法空白、不足、冲突等体制性“硬伤”,从立法层面上造成诉讼实践中执行程序与其他诉讼程序的不对称,彰显法律支撑不足,以致司法层面出现“重审判、轻执行”,“重惩罚、轻改造”等不良现象。因此,亟待通过立法修订,进一步完善有关执行程序的法律规范,提高诉讼效益,实现诉讼目的。  相似文献   

3.
从未成年人法律保护体系的角度看,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法律保护属于特别法保护,如《刑法》、《刑事诉讼法》等为特别法。本文是对近几年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别法保护的总结整理。同时,建议修改现行《刑法》、《刑事诉讼法》中相关未成年人的部分条文规定。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是健全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件大事,其中刑事证据制度的改革完善应当是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建立、发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此次刑事诉讼法修订过程中对证据制度进行立法完善的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5.
1979年7月1日,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在内的七部重要法律。同年9月9日,中共中央以中发(64)号文件作出了《关于坚决保证刑法、刑事诉讼法切实实施的指示》(下称《指示》。这个重要指示,明确了加强党对  相似文献   

6.
在实施新《刑事诉讼法》中,尤其是取消收容审查等手段,公安机关感到最大的不适应莫过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犯罪嫌疑人采用强制措施乏力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对犯罪嫌疑人羁押的时限偏紧的问题。 法律一旦公布实施,就具有了统一性、强制性和不可逆转性。我们不能强调客观原因而仍然囿于旧有的思维模式和办案方式,而应该积极主动地适应法律的新要求。认为新《刑事诉讼法》捆住了我们的手脚而消极应付、无所作为的思想和行为都是有害无益的。我们既要看到新《刑事诉讼法}关于强制措施及时限的规定对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看到可资利用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自1997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增加了关于律师提前介人,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的规定,这是我国修改后实施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日趋完善的体现,对于最大限度地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也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法律的制定及法的实施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现实性问题,阻碍着律师的提前介人.就此,笔者略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羁押必要性审查是《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此职能对于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监督侦查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机关在侦查阶段、起诉阶段、审判阶段均有权履行此职能。文章在法律规定的基础上,通过理性审视该项制度,从八方面指出该制度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法律虽明确规定禁止刑讯逼供行为,但在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却屡禁不止,成为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大顽疾。近年来,公安、司法机关一直在努力遏制刑讯逼供。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从"尊重和保障人权"出发,将有效地遏制刑讯逼供,是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大亮点。因此,从刑讯逼供屡禁不止的原因及危害性出发,结合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分析和探讨如何全面构建刑讯逼供的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从1877年《德意志帝国刑事诉讼法》制定完成以来,德国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和现实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百余年来,德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呈现出几个特色:一是协商交易的出现;二是注重对被告人的保护;三是证据禁止制度的确立;四是诉讼程序趋于理性化。这些正是德国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特色所在,其经验对中国的刑事诉讼法改革有重要的启示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凡需要提起公诉或者免予起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这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一项职权。免予起诉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项创举。正确理解和健全免予起诉制度,加强内部制约机制,对提高免予起诉案件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我国刑事诉讼法作了一系列重要修改.其中提高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加强被害人的诉讼权利,是一项煎要内容,体现了我国刑事诉讼法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并重的目的。《决定》从五个方面强化了对被害人的保护。一、赋予被害人以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修改后的刑诉法第82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相似文献   

13.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已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将于1997年1月1日起施行.刑诉法的修改是我国刑事法制的重大改革和发展。如果说1979年刑诉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刑事司法制度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那么《决定》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又一新的里程碑。《决定》对我国刑事司法制度和公、检、法  相似文献   

14.
以《刑事诉讼法》颁布和行使为标准,把我国《刑事诉讼法》在2012年修订之前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中的权力和权利及其关系都有所不同。2013年生效的新《刑诉法》中权力和权利是建立在旧《刑诉法》基础上的,整个刑事诉讼的历史就是限制权力和扩大权利的历史。在法学科中,权力和权利关系最为集中的就是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与人权保障关系密切,可以这么说,一个国家的《刑事诉讼法》对人权保障的情况,就直接反映一国人权保障的水平,因此有西方学者把《刑事诉讼法》比喻为《宪法》的振荡器,我国著名法学家陈光中先生将其比喻为一艘船的桅杆。在我国六十多年《刑事诉讼法》发展中,有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其中,那就是权力和权利之间的博弈。让我们循着这条主线,以法律的修改为阶段划分的标准,来窥视权力和权利关系的变迁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15.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是公安机关依据刑事诉讼法制定的部门法规,也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执法指南。但其中关于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和案件移送的一些条款与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或法律精神不一致,可能会导致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出现偏差或错误。  相似文献   

16.
检察机关有效应对《刑事诉讼法》修改,同时推进刑事检察制度新发展是近期的重要课题。比例原则与《刑事诉讼法》有着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的必然联系,本文从比例原则的内涵与功能出发,分析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相关条文,并就检察机关的应对与刑事检察制度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第一部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已有10余年了。实践证明,这是一部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刑事诉讼法。10余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化与发展,我国经济、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涌现出大量新情况新问题,也发现了刑事诉讼法原有立法上存在的不少有待完善的地方,诉讼法学界和法律工作者已就刑事诉讼中的若干问题作了不少探讨与实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是法治经济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作出了明确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这一论断,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就的肯定,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建设成就的肯定,同时也暗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建设还不很完善。因此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基础,因此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最重要的是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9.
非法证据排除是刑事诉讼研究的重点问题,并且2012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基本明确了我国刑事诉讼法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立了“非法证据”的范围、制定了相关的非法证据标准及程序等问题,为我国司法实践上提供了权威的依据和指导,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民事诉讼中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形成和发展比刑事诉讼晚,而且相关法律对该规定也甚少,理论界的研究也是没有足够的重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也并没有规定,因此,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理论上给予完善.  相似文献   

20.
阅卷权是刑事知悉权的重要体现,是辩护权充分行使的基本要求。2013年正式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对我国阅卷权制度进行了重要修改。通过比较考察国外司法制度和理论发展,结合中国的司法实践,应当从法律上确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阅卷权主体地位,并将阅卷权的行使延展至侦查阶段,主要是批准逮捕和侦查终结之时。同时,出于有效侦查的考虑,侦查阶段的阅卷权也应当受到若干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