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亿万农民自身的创造性实践,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并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如何正确引导农民主动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体作用,显得尤为迫切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艰巨而繁重的任务,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农民.作为领导干部,应以人为本,通过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以科学的态度和理念来引导农民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为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事业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3.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倡导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20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强化政府主导,全党全社会的合力联动,更需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新农村的建设者、管理者和维护者,只有始终相信农民群众,依靠农民群众,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性作用,新农村建设才会有巨大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党的十七大强调,"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6.
农民是农村一切活动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和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使农民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全身心地投入新农村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充分发挥农民这一建设主力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宏伟目标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既是一个空间的地域概念,又是一个包括"新农民"在内的纵深化的立体概念。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新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村青年文化建设的背景,着眼于新农村建设对新型农民的要求,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培养农民的五大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0.
农民自始至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而农民组织又是新农村建设得以推进和完成的生力军.在社会转型期,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效率与成败.所以,进一步加快、加强农民组织化建设,探析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路径方法,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村青年文化建设的背景,着眼于新农村建设对新型农民的要求,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培养农民的五大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十一五”规划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同时强调,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建设“主角”——农民。农民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新农村这一开创性事业中,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要求,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初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赋予农民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15.
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启动了从更高层次上破解"三农"问题的系统工程。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新型农民的培育事关新农村建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成为制约新农村发展的巨大障碍。因此,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大力发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事关我国9亿农民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事。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农村的党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就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二十字"方针,履行党员的职责,做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模范。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强化"人本"理念,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全面建设和示范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单孝虹 《理论前沿》2006,484(19):39-4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对农村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强农村社区伦理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体现了党中央依靠农民、教育农民、引导农民的一贯工作方针。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农村社区伦理建设的航标。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问题是解决农民致富问题,农民致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目标。大方县农民增收缓慢的主要原因有: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影响,投入不足,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难,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低等。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增加农业投入,引导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