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国家自主性理论为我们摆脱社会中心主义"左右之争"的窠臼、重新认知美国进步主义运动提供了一个更具解释力的视角。在美国进步主义运动中,国家相对于支配阶级和从属阶级都有明显的自主性。国家一方面通过加强政府经济干预的手段限制作为支配阶级的垄断资产阶级;另一方面通过政治吸纳的方式有选择性地满足作为从属阶级的工人、农民和中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并排除任何激进主义的改革倾向,将改革始终保持在渐进、稳妥和可控的范围内,在此过程中以总统为中心的行政机构的权力不断扩大。这启示我们:转型期社会经济危机要求国家超越支配阶级与从属阶级的博弈成为自主型国家;国家自主性的实现需要国家能力的保障;国家自主性具有严格的限度。  相似文献   

2.
"底层结构"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国家治理的基础,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底层结构建设,底层结构建设的核心是"权为民所用","中国梦"实际上是底层结构的梦,"接地气"是底层结构建设成功的关键。习近平身体力行,在实践上为底层结构建设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市民社会”——西方法治产生的历史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法治作为一种强势文化,一直倍受关注,然而,究其原因,却意见纷呈,本文以为,西方法治产生的深层根源在于西欧中世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独特社会架构--"市民社会",具体表现为,城市管理为现代民主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城市契约开创了民主宪章的先声;市民阶级的形成滋生了现代法制的主体;市民阶级的争权运动确立了现代法律的权威;市民阶级的交往和本性加速了法律形式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转型逐渐改变了原有城市社会的分层结构.此后,理论界关于中国新的社会分层结构的问题长期存在争论:中国的社会分层结构到底是纺锤形还是金字塔形?对我国改革开放后对社会分层的相关理论进行杭理发现,在21世纪初期我国城市社会并没有出现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反而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底层社会.对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变化和贫困发生率分析结果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贫困人口显著增加,这些新增的贫困人口构成了城市社会的最底层.进一步对城镇各阶层的财富分配状况和消费分层状况的分析结果显示,低收入阶层财富和消费的增长明显滞后于其他收入阶层,财富分配的两极化也证实了城市底层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一、抗日战争时期党对中间力量的正确政策及其积极意义 抗战时期中间力量的形成,是由中国社会当时的阶级状况和具体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1].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治理的历史脉络中,"统治型政府"和"管理型政府"分别是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典型化政府样态。"统治型政府"本质上就是"王朝",在"王朝治理模式"下,阶级统治职能是统治型政府藉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基本途径。进入近代,欧洲国家在率先走向工业社会的历程中,通过一场"法的精神"的启蒙运动扫除了工业化道路上的障碍,又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向国家提出了自由与平等的要求,进而完成了从统治型政府向管理型政府的转型。管理型政府在行使社会治权的时候运用了"保护型职能"和"干预型职能",并且在对"保护型"和"干预型"职能模式的使用和完善中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7.
城市底层群体在城市中心或者城市边缘通过聚居形成的底层空间,受到中西方学者的普遍关注。从"清除贫民窟"到"贫民窟升级"、"城市绅士化"及以"多样化"为核心的"混合社区",对底层空间的想象与实践,经历了极大的转变。立足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我国底层空间的研究,首先应该转变对底层空间的想象与实践并从底层空间与城市的关系出发,认识其对城市底层群体生存与发展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其次应该打破对城市底层群体"无差异"的认识,深化对其内部复杂性和分化的研究;最后应该引入"行业因素"。  相似文献   

8.
山西有一个巨大的底层社会和底层民众的存在,生活在这里的作家们也常用作品来表述自己对底层民众的关注。段崇轩也曾论述说"山西新锐作家在底层文学创作中,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其具有代表性的是当前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三部中篇小说:蒋韵的《心爱的树》、葛水平的《喊山》和李骏虎的《前面就是麦季》。这三篇小说在叙述中也注意一些叙述技巧的把握,对当前的底层叙述技巧有了一个大胆的突破。分析开来,主要有第三人称限制性叙述视角的运用和对于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在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他在书中分析了有闲阶级的产生过程及这个阶级的特性,他对这个阶级辛辣的讽刺让当时的人们耳目一新。在分析过程中,凡勃伦运用了全新的分析方法,如多学科的角度、独创性的阶级分层法。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对我们分析和研究问题带来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批判社会学家C.赖特.米尔斯在他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一反传统社会学思维,提出具备一种心智的品质———以个人经历、社会历史与时代生活相联系思考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思想,这种“社会学的想象力”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上海青年就业研究离不开城市视角,因为"城市"不仅是上海青年就业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它也是考察上海青年就业时必须纳入的因素和变量。日益严重的"民工荒"现象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研究青年普遍的就业行为时,必须将他们的这种社会流动置于"城市"中去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先导区,承担着探索两型社会建设发展道路的重任。"城中村"存在的问题是城市发展不可回避的,对"城中村"进行合理的改造是提升城市整体品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因此,很有必要对城中村改造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寻求解决城中村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才出现的,是阶级社会的产物。美国是最早实施公民教育的国家之一,其教育体制比较完善,教育理论比较先进,教育成效比较明显。因此,通过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美国"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值得我们借鉴的一些地方,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在公共语境领域发生了从阶级到阶层的话语转换,这种转换可以从社会分层理论的两个重要理论源头--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和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各自所蕴涵的语境逻辑和当代中国整体性社会诉求中得到解释.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是一种关涉政治革命的宏观历史理论,与试图保持价值中立的关涉合法性论证的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具有极为相殊的语境逻辑.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对革命时代阶级斗争理论的"路径依赖"以及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语境误读,导致阶级和阶级斗争话语泛化.改革开放后公共话语发生的从阶级到阶层的转换是对中国社会整体性诉求的恰当回应,但这种转换并不表明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应当退出公共语境.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转型逐渐改变了原有城市社会的分层结构。此后,理论界关于中国新的社会分层结构的问题长期存在争论:中国的社会分层结构到底是纺锤形还是金字塔形?对我国改革开放后对社会分层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发现,在21世纪初期我国城市社会并没有出现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反而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底层社会。对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变化和贫困发生率分析结果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贫困人口显著增加,这些新增的贫困人口构成了城市社会的最底层。进一步对城镇各阶层的财富分配状况和消费分层状况的分析结果显示,低收入阶层财富和消费的增长明显滞后于其他收入阶层,财富分配的两极化也证实了城市底层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范进学著,法律出版社2010年10月版本书对美国法学界和法律司法界关于宪法解释方法论的基本流派和基本观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总结与评述,包括:"麦迪逊两难"之消解,宪法解释方法论之辨思,罗伯特.博克的原意主义方法及评析,  相似文献   

17.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了现实。列宁认为革命后的俄国仍然存在诸多社会矛盾,俄国阶级阶层关系、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生态和意识形态的重新结构,加之封建传统的残余和恶劣的国际环境,赋予了俄国社会矛盾多元的复杂性特征。在深入阐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列宁提出了"人民内部不一致"的思想,开始了人民内部矛盾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美国费正清教授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指出:"孙中山有一种特殊的才能,能够把言和行,号召和组织结合在一起,这使得他成了中国民国的国父"。[1]除了伟大的革命实践之外,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民生主义思想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如何处理城乡关系是所有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加速经济转型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及其由此引发的矛盾比一般发展中国家更为突出。而霍华德所著《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超越了城乡对立思想的禁锢,对未来的城乡结构做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并深刻描绘出美好愿景——"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作者对《明日的田园城市》原著作了初步研读,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简述,以期为成都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实现城市长远发展战略目标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定"城市公共交通"的定义,能为准确、完善地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应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中明确"城市公共交通"这一问题的定义及其种类和经济性质。限于目前的社会发展水平,应尽力在公交服务的空间和时间上挖掘"大公交"的潜力;应该在《城市公共交通条例》中允许非公益性的城市公共交通形式存在;对"公交车超载"的处罚应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