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试论经济犯罪案件初查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特殊性,初查工作在经济犯罪案件侦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初查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导致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一些困惑,给案件的办理带来了一些困难。因而应明确规定初查是刑事诉讼立案前的调查工作,其目的是决定是否提起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2.
由于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特殊性,初查工作在经济犯罪案件侦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初查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导致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一些困惑,给案件的办理带来了一些困难。因而应明确规定初查是刑事诉讼立案前的调查工作,其目的是决定是否提起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3.
“单方性”和“优益性”既是行政活动的基本属性,也是其与司法活动的根本区别,有别于“司法行政化”,我国刑事案件处理活动中存在着上述特征。刑事诉讼活动的“行政化”集中表现为:两面对应的关系结构和处理结论的权威效力。“行政化”源于我国司法机关,对刑事诉讼活动的控制需求,“行政化”的案件处理活动能够发挥积极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庭前认罪协商程序是法国立足自身刑事诉讼实践之现实需求和主动移植英美法系国家辩诉交易制度后建立的新型诉讼程序,具有案件管理精细化、庭前认罪程序推进程式化、专业化以及监督机制严密化等优点,但也存在司法参与单一化、程序引导被动化以及程序推进载体不足等弊端。我国应积极借鉴法国庭前认罪协商程序的实践经验,从刑事诉讼司法观念更新转变、刑事诉讼制度整合对接以及刑事司法模式转型升级等方面构建中国特色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危及广大民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过程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食品安全的执法证据标准比较模糊,给司法实践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在很多情况下,由于食品安全案件会涉及行政程序与刑事程序的转化,而证据是程序的灵魂,程序的转化必然伴随着证据的转化.因此本文基于行政执法与刑事诉讼证据衔接的思路,来探讨食品安全执法证据标准的构建,以期对促进行政执法与刑事诉讼证据的转化,加强食品安全案件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实现食品安全案件在行政执法机关与公安机关之间的高效高质移送和对案件的准确处理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检警关系的重新定位是海峡两岸司法改革中共同的重要内容.台湾地区深受大陆法系的影响,其通过刑事诉讼、司法官、检察官、司法警察等一系列制度形成了检察官主导侦查的检警合作模式.台湾地区检察官作为侦查主体,指挥司法警察侦查的制度,其制度理念及实务运作是基于侦查活动的司法属性、分权制衡、司法保护人权的需要.台湾地区警察机关争取侦查主体地位的努力从未放弃,检察官的侦查主导地位也遇到了一定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法国检察院的历史发展受本国政治运动的影响深刻,并且一直是该国权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58年的宪法确立了当前法国检察院同时具有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双重属性的混合地位,但随之引发了多年的争议和一次又一次试图使检察院的公诉活动摆脱行政权干预的运动。进入21世纪之后,法国检察院的权限表现出明显的扩张趋势,甚至在某些领域内开始分享传统上只能由法官享有的自由裁量权。另一方面,检察院内部的层级化特征越发明显,而其在行政机关面前的自主性也进一步丧失。  相似文献   

8.
伴随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监察机关取代检察院成为职务违法犯罪调查专职机关。《刑事诉讼法》作为系统规定国家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针对职务违法犯罪案件进行了多处修改,其修改迎合了监察体制改革的需要,实现了同《监察法》的有效衔接。与此同时,《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的通过使得职务违法犯罪案件办理程序从法律层面实现了多法协调。在职务违法犯罪案件中正确适用与把握《刑事诉讼法》以及《监察法》等法律,是现阶段职务违法犯罪案件办理程序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9.
刑事诉讼参与主体的角色转换是刑事诉讼中的正常现象.从其转换的形态看,有基于司法独立的禁止转换、基于诉讼角色竞合的单向转换和基于案件事实变化与司法人员认识分歧的双向转换三种类别.不同的转换情形所应具备的条件和应遵循的规则不同.诉讼参与主体的角色转换,对其转换前后的刑事诉讼程序具有重要影响.诉讼参与主体角色转换理论研究对有效解决司法实践问题具有促进作用,对刑事诉讼相关理论研究具有推动性,对刑事诉讼主体角色转换司法工作开展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代刑事诉讼的发展体现着诉讼重心前移的趋势,公诉机关不起诉裁量权的扩大应用便是明证之一。对于同为审前程序的侦查阶段,是应时而变还是固守本色,无疑是当今诉讼法学界的重大课题。在实务中,侦查机关及时终结刑事诉讼程序,减少进入审判程序的案件数量,事实上行使着消极刑事裁决权这一具有司法属性的权力。而侦查权的基本权属实为行政权,此时论证、赋予侦查权的司法属性是解决这一形似“悖论”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封建审判制度史上,中央三大司法机关相互协作,共同进行案件的处理。三法司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合作,共同辅助完成最高统治者的司法统治,是封建统治者构筑其绝对统治的重要部分。三法司制度长期存在有其制度的科学性,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局限性。对三法司制度的各种属性进行全面分析有利于现代刑事诉讼公检法三机关定位和分工合作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司法效率 ,理论界不少人主张进一步扩大检察院的检察院裁量权 ,对此本文提出不同观点。认为目前在我国刑事司法中 ,绝大部分案件已由公安机关经实现了审前分流 ,不宜再扩大检察院裁量权。文中认为司法缺乏效率的主要原因在于法院制度本身 ,进而对法院制度的改革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军事司法制度评述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俄军事司法制度是在苏联时期七十年的发展后,经历了俄联邦十余年的变革与动荡,形成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军事司法制度.其特征是:突现军事司法人权保障理念;军事司法立法变化深刻;明确军事司法权归属国家司法权的一元司法体制;提高军事法院法律地位,赋予其地位相称的国家权力;调整军事检察机关地位及其职权范围;转变军事刑事诉讼模式.俄军事司法变革,对我国军事司法改革有重大启示,我们应汲取教训,借鉴其成功经验,继续推进军事司法改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因刑讯逼供而导致的刑事冤假错案屡屡发生。刑事冤假错案的频发,不仅违背了刑事诉讼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实现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基本价值理念,而且也给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司法公正的强烈质疑和严重担忧,极大地动摇了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和法治的信念,严重地损害了司法公信和权威。应在新刑事诉讼法的视野角度下深刻探讨刑讯逼供案件频发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切实做到预防、控制和减少刑讯逼供案件的发生,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5.
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活动进行监督是我国检察机关实施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内容,但从基层检察院的司法实践来看,在开展刑事诉讼监督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律监督职能更有效地发挥。加强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完善监督机制并进而提升监督机制效能。  相似文献   

16.
以审判为中心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个案的公平与公正,但以审判为中心的含义并不是将每一个案件都纳入审判阶段,以审判为中心与刑事案件分流不仅不矛盾,而且只有做到后者才能更好地实现前者。以审判为中心强调在实体意义上定罪权属于法院,其他机关无权决定被告人是否有罪。公诉案件的刑事和解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实现的,与国家司法模式密切相关,是恢复性司法向国家司法的渗透,是在法定的正当程序范畴内实现的和解。刑事和解使刑事案件得到分流,化解了社会矛盾并促进了社会和谐。法律应当赋予侦查机关在当事人刑事和解后有不立案和撤案的权力,对于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决定不起诉,也可以在提起公诉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量刑建议,前者更能体现和解后的案件分流。当犯罪嫌疑人认罪服法,犯罪情节较轻,没必要将其再次纳入到刑事诉讼程序中来。其意义在于:一是避免司法资源的浪费;二是体现被害人在刑事案件中的地位;三是给被告人选择的机会,使其更快地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诉讼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法院将作出对被告人有利的无罪判决时,检察院以“事实、证据有变化为由”,申请撤诉,从而严重侵害了被告人的人权;无罪案件中的非法证据问题;法院是否可以变更起诉罪名和事实宣告被告人无罪;法院在宣告被告人无罪前,检察院申请撤回起诉等等。研究这些问题,对促进和完善刑事诉讼程序具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监察体制改革直接关联着司法职权优化配置。在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向监察委员会转隶的改革中,产生某些检察权地位下降论。但检察权在国外却得到格外的尊重和发展应用,如欧盟提出构建欧洲检察院。贬低检察权容易产生诸多危害:一是不利于监察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二是不利于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改革,包括不利于确立庭审的刑事诉讼中心地位和扭转侦查中心主义传统;三是不利于推进法治建设进程。法治发展史表明,检察权与法治之间有着"命运共同体"的密切关联。因此,有必要扭转不当观念,坚持以庭审为中心和加强检察监督并重,构建监、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制约、互相配合的刑事诉讼架构,这是司法规律和法治规律的应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共同犯罪案件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应遵循合并审理原则、全面审查原则、程序自主原则。应允许被害人在后诉中对前诉与后诉的被告人一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及在刑事诉讼中对不承担刑事责任的其他侵权人一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检察院部分撤回起诉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既有权选择继续对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有权对其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在检察院部分撤回抗诉或者上诉人部分撤回上诉的情形下,法院应进行全面审查。  相似文献   

20.
2018年新《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观点提出应限制甚至取消认罪认罚从宽案件被告人的上诉权,对此,理论界存在各种声音,司法实践中也无统一的做法。上诉权是被告人的法定权利,上诉具有纠错、维权功能,保留上诉权体现了刑事诉讼追求的公正价值。从刑事诉讼客体理论和刑事诉讼构造模式分析,上诉权的保留有其必要性。因此,不应当对认罪认罚从宽案件被告人的上诉权设置任何限制条件,更不应取消该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