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创新发展之路,首先要重视集聚创新人才.要充分发挥好现有人才作用,同时敞开大门,招四方之才,招国际上的人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探索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政策,进一步创造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2.
正辉煌繁荣之地,必是英才集聚之所。迅速崛起于北部湾畔的防城港,是各路英才创业的一方乐土。正如防城港市委书记刘正东所说:"我们做到用事业造就人,用环境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让防城港市成为天下人才集聚、才华闪耀、建功立业的大舞台。"人才新政集聚人才要完成北部湾开放开发和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这极大地继承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是党的人才观的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难以估量。着眼执政兴国,在各级领导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上提出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他指出:"  相似文献   

4.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我们祖先对人才的尊重,早已形成了深厚的传统文化。习总书记关于“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意,关键在于“择”“用”两字。在选择、使用人才过程中,我以为择是手段,用是目的。因此,择天下英才须以用为本,我们要努力为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人生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以促进全社会创新智慧百舸争流。  相似文献   

5.
本文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出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积极实施全球一流、全球引进、全球配置、全球接轨的"人才全球战略"框架性思路,并且按照问题导向的政策研究原则,梳理了当前现实与战略愿景之间存在的差距,分析了我国大力集聚海外英才,在工作平台、永久居留、激励保障、综合配套等四方面的瓶颈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创新我国海外人才吸引政策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声音     
正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要加大改革落实工作力度,把《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落到实处,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做好团结、引  相似文献   

7.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项基本战略。本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尝试探索建立一个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四位一体"的新人才方法论:人才管理基础设施系统、人才需求预测系统、人才供给动态系统、人才管理活动系统。新人才方法论不仅需要助力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更要接受新时代伟大实践的检验而持续创新。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动员令,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政策,为加快人才事业发展、建设人才强国提供了根本方略。处于欠发达地区的广西来宾市,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一、来宾市概况来宾市下辖兴宾区、象州县、武宣县、忻城县、合山市、金秀瑶族自  相似文献   

9.
《人事天地》2016,(6):4-5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要加大改革落实工作力度,把《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落到实处,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激励广大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批示,是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的指南。江岸作为武汉的首善之区,要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核心区,还须进一步放开视野、夯实基础,以人才汇聚之势推动其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环境因素、政策制度因素、个人发展前景因素、人文环境因素都会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集聚产生影响.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创造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内部发展环境;加强教育培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向辽宁省集聚.  相似文献   

12.
人才小高地涵盖了南宁市的软件、铝加工等优势领域和高新领域,是南宁市人才集聚和培养的重要载体,对南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南宁市的人才小高地已经初具规模,呈现出刚性与柔性相结合、以领军人才为龙头引进团队、以项目合作促进人才智力的合作和产学研互动式人才集聚模式等特色。但是相对于东部发达城市,南宁市的人才小高地还存在着承载力不强、发展不平衡、服务跟不上等问题,需要在政府主导之下,不断完善人才小高地的引进和培养机制,提供灵活多样的政策支持,不断提高人才小高地集聚人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关键是集聚全球科技创新人才。400万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群体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海外"人才资源库"和"项目资源库"。服务科技创新人才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新常态,必须针对国际化人才缺少和不匹配等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措施,进一步做好集聚服务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才工作。  相似文献   

14.
人才是兴业之基,发展之本。实施人才先导战略,加快人才聚集,是全面兴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高潮的迫切要求。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引进工作要在近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加快人才载体建设,全方位、立体化的柔性引才引智,优化高端人才工作和生活环境,完善人才激励和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健全人才经费保障制度,完善党管人才工作制度等途径,建立起符合经济区特点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人才管理体系,营造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实现人才的有效集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一贯重视人才和人才工作,党的人才思想和人才工作发展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既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有过深刻教训.党的人才观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尊重人才到视人才为"第一资源",对人才价值认知持续深化;从"又红又专"到"德才兼备",丰富发展了人才评价标准内涵;从"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实现了人才管理方式与时俱进;从就近育才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推进了人才开发利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进党管人才法治化建设,营造拴心留人的优质环境,把握人才发展规律,以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规模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历来重视人才问题,"得人才者得天下""德才兼备""科举制度"等等都是对人才理念、选贤用能的探索和实践。"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百千万人才工程"以及各地区数不清的各类人才工程反映了现代中国对人才的渴望,也反映了中国正在崛起的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全国各地区  相似文献   

17.
开创我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提供持久动力和有力支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做到: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大力引进海内外人才智力,努力营造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环境,着力构建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的人才配置机制。  相似文献   

18.
体制机制是人才发展的根本问题。从安徽等地的实践看,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人才观,以用好用活人才为方向,以政策创新为动力,以人才特区建设为突破,加大机制创新力度,走出人力资源大省迈向人才强省的新路子。要着力创新六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即:以实施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为抓手,建立健全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以遵循规律、能力本位为方向,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开发机制;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以公开竞争、选贤任能为目标,建立健全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以相对宽松、合理流动为目标,建立健全人才流动配置机制;以彰显价值、激发活力为重点,建立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叶忠海 《人事天地》2010,(23):30-32
推进人才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人才培养开发(以下简称"人才培养")是该系统工程的基本环节和重要方面。对此,《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人才纲要》)在"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部分,首先提出了"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创新。本文仅就该主题阐明若干基本问题。一、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之依据基于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而人才培养目标从根本上规定着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包括机制创新的方向、要求和基本内容。换句话说,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据此,要科学而有效地创  相似文献   

20.
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是区域发展以及组织发展最关键的推动力量,各地各组织都必须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头等位置。目前,不少地区及组织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创新型人才不足。解决人才不足问题除了注重集聚创新型人才以外,最根本的途径是促进人才交流。促进人才交流要强化人才管理体制、人才流动体制、人才产权"所有制"、人才市场管理体制、人才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形成新型的人才流动机制,通过人才流动优化人才结构,满足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