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入WTO是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将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入世”对中国经济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其影响有利也有弊。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WTO对中国的影响 ,我国必将进行行政体制改革。文章从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外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迫切要求改革行政体制 ,加入WTO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分析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努力 ,中国加入WTO已是指日可待。在短期内来看 ,加入WTO对我国很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 ,目前最为直接和突出的是对政府管理体制和行为方式的挑战。在中国入世的背景下 ,一方面要加快对不适应世贸规则的涉外体制、法规和政策的调整 ;另一方面 ,要在深化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上付出更大努力。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政府改革 ,进而创造有效率的市场环境 ,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政府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培育国家经济竞争力方面表现得…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加入WTO后,如何适时地转变我们政府的职能来更好地适应WTO的要求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项首要任务。过去,我们一直是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行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到现在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目前仍处于转型时期。中央政府已经率先进行了改革,地方政府也应及时地调整、转变职能,跟上中央的步伐,更是为了跟上入世后形势的发展。本文即结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中国加入WTO后所将面对的大环境,针对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将要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个人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与转变政府管理经济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加入WTO后 ,首当其冲的是政府的管理经济方式 ,如果不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将可能面对今后出现的经济不安全因素束手无策。为此 ,迫切需要我们去探讨现行的政府管理经济方式存在哪些隐患 ;发展中国家“入世”后在减少政府干预 ,构造市场经济的规则和环境方面有何借鉴的经验与做法 ;我国政府部门应当如何主动适应“入世”后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 ,有效地回避风险 ,做好应对“入世”准备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不断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由于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缓慢,加之人事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配套管理措施跟不上.目前国企人事与人才工作的管理还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不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更不适应“入世”以后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过去改革的基础上,正视存在的问题,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理清深化改革的思路。 思考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府为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经过长期努力已同主要贸易伙伴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达成双边协议 ,有望在今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这将是中国迈入新世纪 ,推进改革开放的又一个里程碑 ,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入世后我国保险业所面临的挑战。一、对传统计划保险体制的挑战我国目前的保险体制起源于政府、国有保险公司、国有企业“三位一体”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保险体制改革的进程中 ,我国的保险体制也经历了由独家经营转向多家经营 ,由高度垄断转向不完全竞争 ,由封闭市场转向开放市场 ,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体制模式,是在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过程中长期探索与认识上不断深化的结果。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是经济体制类型或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主要任务,继续坚持市场化是保持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和重要的政策措施。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加入WTO时,中国不得不做出自"入世"后被当作"非市场经济"国家15年的让步.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根据WTO进口成员的国内法证实并得到50几个国家承认我国是一个市场经济体,却没有得到主要贸易伙伴欧盟、美国、日本等的承认.努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宏伟目标,也是我国获得WTO成员国认可为市场经济国家的必由之路.然而,与我国"市场经济地位标准"密切相关的、西方国家关注的诸如公司治理结构、雇员与雇主谈判工资的自由程度、货币可自由兑换等方面的法律受到的行政干预相当严重.努力寻求减少政府不正当行政干预对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10.
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省管县”体制改革越来越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的热门话题。由“省管县”取代“市管县”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部分,符合目前中国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是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在“省管县”体制改革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为此,要逐步下放权力,理清省市县各方权益,协调好省市县各方的关系,进一步推进“省管县”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新的改革实践需要新的理论。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这些理论上的创新和思路上的创新,必将对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贯彻“五个统筹”和做到“五个坚持”。即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经济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带领全党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下面就邓小平经济思想主要内容作几点概括。第一、“经济体制转变”论。总结十多年来的改革目标,在经济体制上,就是要把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邓小平带领全党不断明确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破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活中谈到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时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江泽民同志强调,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达成“入世”协议。WTO有135个成员国 ,一旦我国获得其中2/3票数通过 ,即可完成“入世”。“入世”虽然会对我国市场带来较大冲击 ,但是利大于弊 ,得多于失 ,不论从目前或长远来看 ,它对我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是非常有利的。它将进一步显示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 ,并且推动我国走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促进多方面体制改革的新突破。一、“入世”对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和经济意义第一 ,“入世”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政治地位 ,它是排除美国干扰、维护国家权益的重大举措。199…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 ,会计改革是许多国家面临的问题之一。会计改革是一个内涵丰富 ,外延广泛的系统工程 ,它包括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手段的改革、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会计教育的改革以及会计观念改革等 ,其中会计制度改革是会计改革的本质和核心 ,因此 ,工会会计制度改革是工会会计改革的决定性因素。一、现行我国工会会计制度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的严重缺位中国加入WTO后 ,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促使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必须适应在入世时序期内纳入与之相融的市场经济轨道 ,我国需有市场经济的充分发育空间 ,然而会计理论的发展与会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经过十几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为企业进入市场奠定了基础。但长期困扰国有企业的政企不分、产权不清、企业自主权不落实、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从而一再暴露出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不协调的深层次矛盾。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里,发生在体制边缘部门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边缘力量的推动下,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然而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不完善的,改革迫在眉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因此改革从边缘部门转移到中心部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是继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之后又一次涉及全局性的深刻变革。中共“十七大”以来,通过文化创新工程,政府从带有计划经济特点的社会文化管理制度逐步走向与国际接轨的更富于活力的新兴文化体制。在“十二五”新时期,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要从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微观改革,逐步走向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宏观改革;从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逐步走向构建和完善以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利为核心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的文化法制的制度建设;从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逐步走向更加关注与文化体制改革相关的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的协同改革和创新;政府应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从而实现“文化强国”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今后15年的战略任务。”必须“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坚决、积极地推进改革,进一步理顺各方面经济关系,健全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秩序,以适应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需要。”这就说明,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是一个带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的转变。我们知道,建立和健全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劳动制度,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积极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是深化劳动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有效途径。入世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挑战,还给党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应对入世的新要求,应该从提高党对社会发展趋势的前瞻能力、增强法治能力、加快以干部体制为核心的体制改革三个基本方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