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个人是否具有国际法主体地位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从实践上分析了个人在不同国际领域中所享有的权利与义务,对某些学者所持的个人国际法主体否定论进行反思,阐述个人成为国际法主体的必要性,认为在一定国际领域中个人具有国际法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对于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学界一直有不同的认识。二战后国际法和国际实践的发展表明:个人是有限的、部分的国际法主体。个人作为国际法主体主要体现在国际人权法和国际刑法领域。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发生了急剧变化,因此我们不能固守传统观念,而应当确立个人在国际法上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有关个人国际法地位的学说进行比较分析,主要从国际人权法的角度对构成国际法主体各个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个人通过国际人权公约享有国际上权利,承担国际法的义务和责任。并根据国际人权保护机制拥有一定国际求偿能力,因此应该承认个人在国际法上具备了有限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的状态影响、制约着行政法治。在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在十六大提出的建立政治文明的推动下,静态的权利义务理念必然会产生诸多消极因素。强化权利义务动态、可变性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从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主体形态的可变性、权利义务地位的可贯通性、权利义务性质的可变性、权利义务涵盖面的可变性四个方面来阐述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的可变性。  相似文献   

6.
论欧洲和非洲人权保护制度对国际法主体理论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传统的国际法理论 ,国家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现代国际法理论则认为 ,享有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只能是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以及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 ,长期以来 ,个人和非政府组织一直被排除在国际法主体范围之外。但实践中 ,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特别是欧洲和非洲人权保护制度已逐渐发展到赋予个人和非政府组织以国际法主体地位 ,这就对国际法主体理论提出了挑战。欧洲和非洲人权保护制度对个人和非政府组织有关国际法地位的规定 ,应当被视为国际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体是农民,而现实中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体地位的制度保障并不完善,侵犯农民流转主体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需要对影响农民流转主体利益的原因作深层分析,在制度上切实尊重农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主体地位,明确其具体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8.
康德在国际法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从国际法基本原理的角度逐一分析了康德在国际法上的重要观点 ,并从其批判哲学、法哲学入手指出这些观点背后的理论渊源 ,且结合当代国际实践指出其思想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尊重和保护人权是传统国际法主体应尽的责任。跨国公司作为私的行为主体,是否应当承担国际人权责任或言承担何种性质的国际人权责任,尚无普遍共识。在民族、国家并存的国际社会结构体系内,基于人权目的,由跨国公司母国及东道国对跨国公司的人权违反行为实施防范或惩处行动,被设定为最佳模式。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制定跨国公司人权责任体系的行动,表达中国立场。在构建政府主导模式的同时,我国应充分培育和发挥民间人权力量,推动跨国公司尊重和保护人权。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国际法层面,没有任何一部专门的及全球性的国际公约对国际非政府组织进行规制,主要原因是国际社会对国际非政府组织能否具备国际法律人格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立法及国际治理丧失国际合法性。对于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法主体地位的获得,国际社会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如主权国家在相关国际公约中赋予其权利,国际政府组织与国际非政府组织之间发展越来越密切的合作关系,国际非政府组织通过制定行为准则等自身努力及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理论支持,等等。从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制定与实施国际法及参加全球治理的实践并做出的重要贡献来看,国际非政府组织已经完全具备了作为国际法主体的资格,为国际非政府组织进行国际法规制具备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