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文明在经历了漫长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进化之后,开始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在危机,生态文明就是在化解人类生存危机的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一种高于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2.
人类文明在经历了漫长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进化之后,开始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在危机,生态文明就是在化解人类生存危机的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一种高于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3.
丁鸣  周育国 《理论前沿》2009,(23):16-18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而人类文明则体现在人的存在及其关系中。尽管我们已步入了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向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明晰与完善。历史的发展告诫人类,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整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作为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的价值意义日益突显出来。只有坚持社会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人类才能走出现代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4.
当今时代,人类文明既充满了向未来的可能性,又蕴含着文明的危机。站在人类文明这一时期,哪种文明更能吸收当下资本主义文明的优势,并超越物的依赖的局限性而体现个体价值,哪种文明就是人类文明新形态。而要实现文明的延续首先需要厘清当下人类文明面临的生存危机到底有哪些,其次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何在,从而使人的发展不触发到环境和他者的极限,不至于使人类文明以不合理的发展态势而中断。中国式现代化使得中国一方面见证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困境,另一方面也逐渐形成了区别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路径。在这一基础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本质就是中国对人类发展整体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人类文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目前正在向生态文明过渡。与人类文明形态相对应,文明的主体负载者——人也经历了自然人、道德人和经济人的发展过程。与生态文明相对应的生态人也正在逐步形成。工业文明作为人类当前的文明形态,造就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把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推进到工业化时代,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与人类生存方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战略总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把生态文明贯彻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从人类生存方式角度看,人类应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采用健康文明的生存方式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海南人大》2006,(10):62-63
任何一个社会的既成文明状态都不仅是该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同时也预示着该社会来来发展的定位和趋向。建设生态文明是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困惑,人类选择和确立的一种新的生存与发展道路。因此我们研究生态文明,不能忽略人与自然的不同作用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惟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走在唯物史观的研究轨道上。当人类文明进程发展到从价值观念到生产方式,从科学技术到文化教育,从制度管理到日常行为都在发生深刻变革的时候,就标志着文明形态开始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命题,指出人类社会正在由工业文明时代向新的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时代过渡;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发展所选择的道路和目标,也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切入,探讨了正安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种文明形态。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工业文明的社会危机主要表现为,巨大的贫富差距、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核战争的威胁、人口剧增、难民潮、传统道德的失范及信念危机等。工业文明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失衡等。更为严峻的是,上述危机一般并不是孤立地表现出来,而是以“问题群”的形式展现在人类的面前。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在感受工业文明带来的繁荣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它给自然界带来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危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的人口问题、自然资源被不合理的利用和掠夺式的开发,脆弱的生态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共有的生态环境和生存家园——地球。本文对城市人口压力、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走全面协调了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建设城市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1.
伏羲是开辟中国文明的始祖,《八卦》是中国人在智慧的结晶。伏羲是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中国人类历史应从伏羲写起,中国的文明开始了伏羲时代。  相似文献   

12.
全球文明倡议作为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有机结合,生成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对文明交流互鉴的实践探索,顺应于“和平、发展、公正、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文明倡议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时代潮流的洞悉把握中应运而生,是对西方渲染的“文明冲突论”和“文明优越论”的正本清源。全球文明倡议意涵丰富深远,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理论范式和实践范式,彰显了负责任大国担当和深厚的天下情怀,为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注入强大正能量。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经历了一个从初步形成、发展到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轨迹。社会主义文明体系诸要素可分为基本形态、具体形态和特殊形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构成文明体系的基本形态。生态文明不是人类自身范畴的文明,是一种特殊的、更高层次的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14.
以全球文明倡议破解文明发展“困境”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将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做出中国贡献。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科学完整地阐释了中国对文明发展的新理念。面对全球“文明隔阂”的观念困境、全球“文明级差”的秩序困境和全球“文明冲突”的安全困境,全球文明倡议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导,在推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供给多层面公共产品和破解“文明冲突”的迷思等方面促进文明的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化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既是一种社会发展理论和战略,又是一种新的价值观、文明观和伦理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也对社会文明提出了新的要求。准确把握新世纪文明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拓宽文明的理论空间,走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建设之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现实问题。一、关于社会文明范畴的时代内涵(一)从创新的角度理解文明定义。文明是指人类进步和开化的状态,是人们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的总和,这是目前通行的文明定义,也是文明的最一般涵义。如何依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赋予其新的内涵,使文明观体现新世纪的要求,是一…  相似文献   

16.
杨柳 《工会论坛》2008,14(3):29-30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理念,把我国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高到了一个全新高度。生态文明作为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是对中国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构建合适的制度保障。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跨越。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 ,《白牙》展示了作家对人类生存现实的思考和对“文明”的呼唤。小说通过动物生活折射人类生活 ,表达适者生存引起的种种冲突 ,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但作家的“文明”理想及其实现方式具有太多的梦想成分。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 ,《白牙》展示了作家对人类生存现实的思考和对“文明”的呼唤。小说通过动物生活折射人类生活 ,表达适者生存引起的种种冲突 ,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但作家的“文明”理想及其实现方式具有太多的梦想成分。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既是对人类文明进入转型期的规律性把握,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理念的实践性提升。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将引领人类迈向文明的新高度,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是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20.
环境哲学研究已取得系统成果,以环境哲学流派为参照系,对照我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历程可以折射出党在经济欠发达时期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导向的发轫,在社会矛盾多发期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时代的局限,以及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符合人类对自然环境和生态文明的认识过程。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社会政策,以国家权力和执政党对社会生活的实际干预,能够起到减少矛盾、缓解冲突、遏制犯罪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