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威胁论”被排华势力当作一种政治资源,却加速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东南亚成了“中国威胁论”的受害者;东南亚金融危机则引发新一轮的“中国威胁论”,并加速有关各方对中国既遏制又接触的进程。化解东南亚经济危机,必须先抛弃“中国威胁论”,并认识、抓住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  相似文献   

2.
近期的西方舆论中,“中国威胁论”又在抬头,似有进一步泛滥之势。如:“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人种威胁论”、“中国文明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等等。那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某些政要和文人之所以鼓吹“中国威胁论”,其动机何在呢?第一,人为地塑造一个假想敌,以维护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第二,从宣扬“中国威胁论”中获取个人私利。第三,恶化中国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国际和周边环境。第四,丑化社会主义中国的形象,消除中国发展模式在世界上的影响。第五,制造假象,推卸责任,剥夺中国的发展权。第六,…  相似文献   

3.
"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和平崛起--一种"层次分析"法的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岳 《外交评论》2005,64(3):93-99
冷战结束后,"中国威胁论"一度甚嚣尘上.其主要论据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生态威胁论"、"中国意识形态威胁论"和"中国文明威胁论".根据"层次分析"法,"中国威胁论"的论据大都聚焦于国际体系的结构和单元的特点,而忽略了国际体系的进程,即国家间互动的通常模式.由于中国崛起的进程同时也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制度的进程,中国完全有可能以和平的方式来实现自身的崛起.  相似文献   

4.
解析中国和平发展的环境与资源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越来越引起世界关注。对中国的发展,有积极的评论,也有消极评论。消极的评论以“中国威胁论”为主要内容,其中“环境资源威胁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中国威胁论”的具体言论,而且在国外的反应正在趋向强烈。在环境与资源问题上,国际社会对中国反映出了一种普遍的忧虑情绪,这是一个应当尽早引起高度关注的新动向。中国应采取积极的对策应对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挑战,回应国际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2005年以来,美日印等国家掀起新一轮“中国军事威胁论”。本文从全球层面、东亚地区层面和中国国家这三个层面,概括了其出现的背景;从战术、战略和心理这三个层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认为“中国军事威胁论”影响到了中国外部舆论环境,影响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影响中国军事外交。为更有效地应对该论调,我们不仅要“做好”,而且要努力“说好”。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平崛起的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走上了一条和平崛起的新道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上升,“中国威胁论”几度甚嚣尘上。“中国和平崛起论”的提出是对“中国威胁论”的正面回应,同时也向世人宣告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郑重选择。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观,和而不同的世界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安全观和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观构成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7.
从孔子学院的兴建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在世界各地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的推动下,海外教育机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孔子学院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但却褒贬不一。孔子学院规模的扩大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软实力的提升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警惕“软实力威胁论”成为“中国威胁论”的新版本。  相似文献   

8.
“文明冲突论”、“中国威胁论”是90年代以来美国右翼势力煽动的反华思潮,与历史上的“黄祸论”一脉相承,是以“西方文明中心论”为背景的帝国主义理论。二战以来,这种思潮从欧洲蔓延到美国,形成一种所谓“和平地理学”的“地缘政治”理论,实际上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帝国主义“战争地理学”,成为长期支撑美国战后世界战略的理论依据。随着20世纪末国际新格局的出现,围绕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单极世界,美国对世界战略作了某些调整,而“文明冲突论”、“中国威胁论”则是为其地缘政治理论披上的文化外衣,是为实现美国称霸世界服务的反动思潮。“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论断尚未过时。人类尚未摆脱世界性战争的威胁。人类向何处去?21世纪人类仍然面临着历史命运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9.
朱立群 《外交评论》2009,26(3):18-2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许多令人惊叹的创新。中国外交的这种创新发展,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虽然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始终存在,但是中国外交实践不仅极大地缓和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负面评价,而且还给亚洲地区及全球体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解析"中国威胁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明明 《理论前沿》2003,(21):18-22
"中国威胁论"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而出台的,主要表述方式有经济威胁论、军事威胁论和文明冲突论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西方一些人士顽固坚持"冷战思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保持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平的历史传统.铁的事实和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将使"中国威胁论"不攻自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