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拟从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组织化的角度,探讨如何加强民主党派在其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中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组织化水平,推动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党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充分体现党派特色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是坚持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在要求,更是推进统一战线和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因此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的政治任务。针对课题立意,课题组立足调研实际,总结概括关于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基本情况,客观查摆当前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并进行理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党委主体、统战部牵头、民主党派自身、其他部门单位协作等多角度,以思想重视认知、规章制度建设、体制机制保障等为着力点和突破口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力求为优化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推动统战事业新发展做出理论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
基层统战工作是统一战线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从基层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基层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基层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流程及评价结果,基层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基层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综合阐述对基层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4.
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是摆在各级党委领导和民主党派机关面前的一项带全局性、根本性的任务,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和发展中国民主政治,就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宏观谋划,切实提高加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5.
2012年2月中共中央首次颁布的《关于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和2010年颁布的《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这两个文件为包括民主党派队伍在内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新世纪多党合作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进一步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铺平了前进的道路,更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在多党合作制度框架下进一步发展和发挥重要作用创造了制度条件和平台。从组织体系的角度加强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组织建设是搞好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讨了民主党派成员代际变化中的新变化新问题,提出了加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政治参与有着天然的组织、制度和政治优势。在大力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有利政治环境下,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只有积极主动的做好政治参与,才能与自身的队伍建设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推动我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经历了初创、挫折与发展三个时期。2012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首次专就"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发布指导文件。各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应把握机遇,练好参政能力的内功,正视时代变化,切实履行好自身的政治职能。  相似文献   

9.
加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内容,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之一,也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殊优势所在。强化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对于巩固和发展多党合作制度、推动有序政治参与和拓宽社会民意渠道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是推动民主政治增量发展的可选路径。  相似文献   

10.
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重点是搞好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的队伍建设,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促进高校和谐发展.一要充分认识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作用.二要正确把握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特点.三要把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与民主党派的建设相结合,与学科建设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培养选拔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加强党外代表人士的队伍建设,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充分认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按照政治交接的要求抓紧做好物色、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的工作。通过换届,进一步优化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组织的领导班子结构,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活力和工作能力,推动多党合作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新形势下加强民主党派代表人才队伍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才支持,事关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力量保证。围绕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这一关键,努力探索加强民主党派代表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路径: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增强行动自觉性;着重做好选拔、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推进制度建设,夯实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困境、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党外代表人士就与中国共产党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先后实现了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改革开放以来,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由于部分单位中共党组织的有限关注、少数党外代表人士的离心倾向以及现有工作机制内驱力不足等原因出现了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民主党派地位与作用的模糊认识困境。除此之外,部分党外代表人士还具有较强的功利倾向。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争取单位中共党组织的理解与支持,需要夯实六支队伍的情感基础,更需要通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来提高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内驱力。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八大向全党提出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的重要任务。培养和选拔省部级民主党派领导干部,是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的重中之重。研究其特点和成长规律,对于我们党如何培养和选拔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对于民主党派成员如何把自己磨练成优秀党外领导干部,具有深邃的思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的社会阶层人数不断扩大,作用日益突出,政治诉求愈加强烈,需要正确引导海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加民主党派组织。推动民主党派青年组织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民主党派的青年组织发展应适当、有序地增加新的社会阶层成员的比重,适应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数量快速增加、政治参与愿望逐步增强的新形势,从而扩大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中共各级统战部门应尽快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新的社会阶层状况的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分布状况、结构特点和人员的思想动态。  相似文献   

16.
民主党派政治交接与组织建设密切相关。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是政治交接的重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政治交接的关键,基层组织建设是政治交接的基础,组织发展工作是政治交接的前提,社会监督是政治交接的重要保障。深化民主党派政治交接,要把政治交接有机融入组织建设中,不断创新组织建设,丰富和完善政治交接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党外代表人士作为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的重要工作对象,加强党外代表人士的培训开发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主要以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会的培训开发管理作为调研案例,分析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会的培训现状及问题,提出完善和创新民主党派培训开发管理机制的措施,从而为党外代表人士的培训开发工作提供借鉴,更好地促进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对党外代表人士开展教育培训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学院是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加强主阵地建设是做好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保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4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和《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我们围绕当前社院主阵地建设如何抓住契机、依托优势、整合资源和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比较研究,并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9.
纵观近些年来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由于在政策实践中更强调职务性、身份性、典型性等外延特征,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本质和内涵——代表性却鲜有明确定义和深入研究,从而导致部分党外代表人士缺乏代表性,其政治价值和政治作为也受到削弱。本文试从代表与代表性、自然代表性与授权代表性、形式代表性与实质代表性三对概念及其逻辑关系为研究起点和分析工具,以民主党派代表人士为特定对象,着力厘清“谁代表”、“代表谁”、“是否代表”三个核心问题,以期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有所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依据相关文献,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有关民主党派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民主党派建设的重大实践进行了综述,包括新时期各民主党派活动的恢复和发展、确立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新时期民主党派实现稳妥的政治交接、民主党派掀起建设高素质参政党活动、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作用、发挥民主党派在统一战线中的骨干支撑、民主党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民主党派学习和践行同心思想行动、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等9个方面,清晰地展现了建立一个顺应历史潮流、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之鲜明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