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打击贪污犯罪,首先要靠证据。由于贪污犯罪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的犯罪,行为人总是利用各种手段掩盖罪行,贪污案件的证据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收集贪污案件的证据,必须针对其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重点以达到揭露、证实犯罪的目的。一、贪污案件证据的特点贪污犯罪由于大多手段狡猾、隐蔽性强、持续时间长,收集证据困难,所以不利于查清和认定案情。在贪污案件中经常出现的证据主要有:贪污分子假造、涂改、毁坏的帐目、凭证、单据;被查获的赃款、赃物;知情人的检举、揭发和陈述材料;专业技术人员对贪污分子的帐目、笔…  相似文献   

2.
贪污案件中的原始账目和单据是证实贪污款来源和数额的重要书证。一个贪污案件要想得到认定,首先必须查清贪污款的来源和数额,即查清贪污犯在什么资金中采取什么手段贪污了多少钱。如果这一情节得不到证实,贪污罪就不能成立。因此认定贪污案件往往离不开原始账目和单据。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有些贪污犯为了掩盖罪行逃避惩罚销毁了这些重要书证。在这种情况下,对这种缺乏原始账目和单据的贪污案件能否认定、如何认定,是司  相似文献   

3.
刑法第22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贪污是共同犯罪案件的一种特殊形式,就其定性也有特殊性。近几年贪污犯罪日趋复杂,共同贪污案件增长的幅度较大。因此有必要对共同贪污犯罪定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使犯罪分子罚当其罪,稳、准、狠地打击遏制这类犯罪。  相似文献   

4.
理论上,共同贪污犯罪可分为国家工作人员共同贪污犯罪和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贪污犯罪两种情形。实践中,对不同情形的共同贪污犯罪,应根据各共同犯罪人的身份及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具体分析、定性。  相似文献   

5.
鉴于我国利用电脑贪污犯罪案件不断上升的现状和趋势,为积累打击和预防利用电脑贪污犯罪的司法工作经验,本文联系司法实践,围绕利用电脑进行贪污犯罪的行为方式之内涵、模式类型及行为方式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理论探讨及案例阐释。同时,对于制约电脑贪污犯罪行为方式的形成及其运用这一新课题作了探讨和论证,以有助于惩治和防范利用电脑实施的贪污犯罪。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了空前未有的繁荣景象,但从邕宁县开展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犯罪活动所揭示的问题来看,经济领域的犯罪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贪污犯罪,贪污犯罪者利用手中的职权,乘职务之便,大肆侵吞国家的财产,直接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严重影响四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那么怎样惩处和预防、减少并制止这种犯罪现象的发生呢?笔者认为,应当从剖析贪污犯罪者的心理特点入手,并制订相应的措施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试论证件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件犯罪是当前较为猖獗且有严重化趋势的一类犯罪。当前证件犯罪有技术性强 ,隐蔽性与公开性相结合 ,有组织性 ,涉及的证件种类多、数量大等特点。社会投机心理、证件管理的法制意识不强及打击不力是证件犯罪较为猖獗的主要原因。预防、减少证件犯罪必须使全社会都充分认识证件犯罪的危害性 ,完善刑法中证件犯罪的规定 ,严格证件查验制度 ,并加大对证件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8.
证件犯罪是当前较为猖獗且有严重化趋势的一类犯罪。当前证件犯罪有技术性强 ,隐蔽性与公开性相结合 ,有组织性 ,涉及的证件种类多、数量大等特点。社会投机心理、证件管理的法制意识不强及打击不力是证件犯罪较为猖獗的主要原因。预防、减少证件犯罪必须使全社会都充分认识证件犯罪的危害性 ,完善刑法中证件犯罪的规定 ,严格证件查验制度 ,并加大对证件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9.
当前,经济犯罪中的贪污案件日益增多,这种罪表现出的预备、中止、未遂、既遂的犯罪形态很难划分,司法实践中往往把预备、中止、未遂犯罪形态当作既遂形态处理,或者对预备、中止、未遂犯罪形态不予刑事追究,因此,探讨贪污罪的犯罪形态,划清预备、中止,未遂,既遂的界限,准确量刑,不仅对于刑法学理论,而且对司法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一、贪污预备犯罪形态 我国刑法第19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贪污犯罪预备是指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贪污犯罪准备工具,创造条件的犯罪行为。贪污预备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共构成要件是:  相似文献   

10.
清代吏治腐败特别是贪污之风蔓延的主要原因,从法律视界看,源于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对侵盗、贪污犯罪适用于"完赃减等免罪例"。该项法律的制定及实施尽管有特殊的时代背景,但无异为侵贪犯罪提供了"免死牌",因而也成为贪污盛行的催化剂,是清朝中衰的重要法律诱因。  相似文献   

11.
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我国刑法最早规制的挪用犯罪,随着经济发达和社会进步,刑法规定了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和挪用资金罪都属于挪用类型的犯罪,两者主要区别是主体不同.国家工作人员为了个人使用目的而挪用特定款物的应当认定为挪用公款罪.从犯罪主体的重要性,即身份犯的原则出发,非国家工作人员挪用特定款物应该定为挪用资金罪.“挪用”一词在三个罪名中大同小异,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资金罪的显著特点是挪用的私利性和有归还的意思,而挪用特定款物则不具有私利性且不以有归还的意思为前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发票违法犯罪从案件类型看,普通发票案件逐年递增;从涉及范围看,地广面宽辐射蔓延领域广;从作案手段看,犯罪智能化反侦查意识强;从犯罪效应看,危害严重且引发其他犯罪.成本低廉、需求量大、存在监管盲区是其多发的原因.深入开展源头控制、深化开展部门协作、快速升级发票技术含量不失为有效遏制、打击发票违法犯罪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援引一个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个体工商户等非法人组织的工作人员能否成为职务侵占罪主体的问题,着重界定了职务侵占罪公认的主体范围,从而证明个体工商户等非法人组织的人员可以成为职务侵占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自97刑法设立侵占罪以来,理论界对该罪的行为对象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尤其是对遗忘物和埋藏物的理解,更是观点不一,本文借助民法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对作为侵占罪行为对象的遗忘物和埋藏物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认为本罪中所指的遗忘物与遗失物同义,二者的共同本质在于都是财物所有人非出于本意而丧失了控制的财物;而本罪中所指的埋藏物应指发现之时所有人明确的财物.  相似文献   

15.
立案是侦查的开始,具有程序和实体上的双重意义.对于贪污贿赂犯罪来说,立案制度直接影响侦查的力度.世界各国贪污贿赂犯罪立案的法律地位、程序、范围及条件的规定各不相同,其中不乏合理之处.比较世界主要法治国家和地区的立案制度,对照我国的情况,揭示现阶段我国对贪污贿赂犯罪遏止不力在立案环节上的症结.  相似文献   

16.
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构成贪污犯罪时,并不要求挪用公款行为必须构成犯罪,但是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备非法占有公款的目的。同时,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等国有单位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挪用公款后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也应当按照贪污罪论处。  相似文献   

17.
建国60年来,刑法学界关于贪污罪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从研究历程上看,贪污罪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从建国初期到1979年刑法典的颁布,从1979年刑法典的颁布到1997年刑法典的系统修订,自1997年刑法典系统修订并颁布实施至今。贪污罪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贪污罪的概念界定,贪污罪的构成要件,贪污罪的共犯形态,贪污罪的停止形态,贪污罪的定罪量刑,贪污罪的立法完善等。贪污罪的理论研究对依法惩治贪污犯罪、促进贪污罪的立法完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签名笔迹是文字符号的特殊组合方式。它具有内容规范 ,字数少、书写形态各异 ,特殊性强、书写水平较高 ,文字特征稳定的特点。签名字迹的鉴定 ,是笔迹鉴定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般的笔迹鉴定原理仍然适用。但签名字迹有其特殊的一面 ,在鉴定中应针对其特点加以分析。在检验中一般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 :1、吃透检材 ,识别伪装 ;2、科学、合理地解释检材中出现的笔迹特征变异 ;3、选取稳定性强、难以伪装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中引入“辩侦交易因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反贪力度和推进反贪工作,达到更好地惩治和预防腐败的目的。然而触及到为什么能够以及如何将“辩侦交易因素”很好地引入贪污贿赂犯罪侦查理论和反贪办案实践的问题时,就不得不对其本身的存在理性和司法运行等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当然这种研究的视角是多样的、自由的甚至是随意的,这里选择“相对合理主义”作为一个基本视角,但愿是相对理性的  相似文献   

20.
笔迹心理分析与变化笔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迹心理分析要求书写者必须提供按照平时的书写习惯在正常条件下书写的笔迹 ,笔迹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决定着笔迹心理分析结果的质量。书写时因书写活动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 ,会导致笔迹特征发生种种异常变化。对书写条件变化形成的笔迹进行心理分析时 ,必须剔除其中因条件变化而产生的干扰成分 ,才能对书写者个性心理特点做出可靠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