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数字时代盗窃犯罪多利用数字技术瑕疵或管理漏洞作案。其盗窃对象除了财物外,还包括财产性利益。考量盗窃犯罪的主观要件——非法占有目的,应以能够支配某标的物作为"占有"的构成要义。鉴于数字时代盗窃犯罪主观恶性相对较小,为避免刑罚出现畸重,量刑时应适用刑法总则及分则相关法条,考虑适用特殊减轻处罚规定。  相似文献   

2.
技能盗窃犯是指依靠“技术”和罪犯个体能力反复实施盗窃行为的罪犯。所谓技术是指罪犯实施盗窃行为时使用的专门手段和方法。罪犯个体能力是指罪犯的个性心理特征即罪犯的能力、性格和气质。从技能盗窃犯的概念可以看出,这种罪犯有以下几个特点:(1)技能盗窃犯的犯罪动机具有自动化的特点。一般来讲,盗窃技能掌握得熟练与否和罪犯的自然素质和个性心理密切相关。动作准确、快捷,头脑反映机敏,盗窃得手的机率就高,犯罪技能就越熟练;而头脑迟钝、动作缓慢的罪犯,实施犯罪时就容易被发现和捕获,受到刑罚处罚。盗窃技能的熟练、使盗窃犯由于屡次犯罪得手而产生“愉悦”的体验与其神经系统建立起敏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明确盗窃毒品犯罪定罪量刑的法律适用问题,通过检索中国裁判文书网,分析我国自2013年以来关于盗窃毒品犯罪的相关判决,对盗窃毒品犯罪的犯罪构成、行为状态、法条竞合、罪数形态、量刑情节等问题进行分析,揭示盗窃毒品犯罪行为的刑法学性质,可以构建出法益保护、罪数确定的法律适用规范路径。对盗窃毒品行为的定罪量刑应着眼于维护刑法所保护的整体法益,从维护法的秩序价值出发,坚持整体观念,系统适用刑法条文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定罪标准的认定要注重对毒品这种违禁品的占有价值和社会秩序法益的保护;量刑既要注重盗窃毒品犯罪的客体、对象、情节,也要注重考量盗窃毒品后上下游承接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的前提下,老年人实施盗窃之前会权衡犯罪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通过构建老年人盗窃犯罪的成本—收益模型,分析影响老年人盗窃行为的各个因素作用的大小,结论表明,当前我国老年人盗窃犯罪防控应以提高犯罪惩罚可能性为首要战略,辅之以提高罚金数额和犯罪预期机会成本。  相似文献   

5.
盗窃犯罪的手段,是行为人实施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具体行为.这种具体行为方式的确定,是在一定的心理愿望支配下产生的.有什么样的心态支配,就有什么样的具体行为的确定和产生.由表及里研究这些现象,弄清行为人作案的具体手段及心态的相互关系,对于我们正确采取审讯对策,完成打击盗窃犯罪的任务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盗窃团伙的犯罪活动也日趋严重。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去年年末的三个月内,山西省永济县公安局就挖出了16个重大盗窃团伙,破获了100余起刑事案件。团伙犯罪涉及面广,危害大,社会反映强烈。当前,盗窃团伙犯罪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7.
论使用盗窃     
使用盗窃行为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部分使用盗窃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必须予以犯罪化。关于使用盗窃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理论界存在肯定说与否定说之争,我国刑法对于盗窃行为有明确的规定,但对于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使用盗窃行为却没有规定如何处理。在我国尚未规定使用盗窃罪的情形下,将使用盗窃行为认定为盗窃罪不存在障碍,符合立法者的意图;从维护刑法的稳定性来说,也应当将使用盗窃行为认定为盗窃罪。  相似文献   

8.
网络盗窃是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侵入他人网络账号,排除他人对该账号的使用,窃取账号内的金币、装备等的行为。我国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网络盗窃罪,导致网络盗窃行为在实务中定性不一,司法实践中有将网络盗窃作为民事侵权处理的,也有以计算机犯罪、侵犯财产犯罪予以定罪的。从刑法谦抑性和精细化角度出发,宜将网络盗窃行为依不同行为人、行为对象、行为模式进行分类,进而更准确地在法律上对网络盗窃行为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盗窃,是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盗窃犯罪在各国的刑事犯罪中,都占有很高的比重。在我国也不例外,发案率历来居于首位。我国刑法规定了第151、152两个法条。前者为一般盗窃,后者为加重盗窃。多年以来,我国执法部门以这两个条文为武器,与大量盗窃犯罪作了有效的斗争,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盗窃情况也日趋复杂多变。执法者深感仅以这两个法条,已难于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兹值刑法修改,完善提上议事日  相似文献   

10.
“多次盗窃“若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定盗窃罪有两种标准 ,一是数额标准 ,二是次数标准。我国刑法已明确将“多次盗窃”列为盗窃犯罪的一种形式 ,但《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多次盗窃”的界定欠合理 ,实践中难以据此强化对盗窃公私财物行为的打击。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盗窃身份犯罪是一项严重的犯罪,给公众个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为避免这种犯罪的发生以及严厉打击此类犯罪,美国采取了有效措施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如何打击盗窃身份犯罪》这本小册子里,共列举了14种情况供美国民众参考,并为受害者提供了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时代盗窃对象的演变及刑法规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具有现实的经济价值和可支配的动产属性,可以作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网络游戏中盗窃虚拟财产行为虽具有智力性、虚拟性的特点,但与现实生活中盗窃一般财产行为的本质相同;盗窃虚拟财产具有社会危害性,可以盗窃行为定性,应通过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评估予以现实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盗窃身份犯罪是一项严重的犯罪,给公众个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为避免这种犯罪的发生以及严厉打击此类犯罪,美国采取了有效措施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如何打击盗窃身份犯罪》这本小册子里,共列举了14种情况供美国民众参考,并为受害者提供了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发、频发的盗骗抢手机案件,由于盗窃、诈骗、抢夺等犯罪手段相互交织,案件定性争议不断。主要行为说和处分行为说为盗骗抢交织案件定性提供了分析视角。"交付+控制"的判断标准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交付+控制=不处分→占有支配关系不转移,交付+不控制=处分→占有支配关系转移。在具体适用时,要全面分析案件的各种犯罪手段、财物占有支配关系转移的关节点,全面考察被害人的先期交付行为与行为人后续转移财产行为。  相似文献   

15.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0月,抢劫、抢夺("两抢")、盗窃犯罪案件居高不下,盗窃犯罪呈现出盗窃车辆案件多,盗窃公共财物多,共同盗窃犯罪多,盗窃目标明确的犯罪多等特点."两抢"犯罪呈现出犯罪手段形式多样,危害性大,车匪路霸案件突出,罪犯流动作案多,犯罪主体以青少年为主,团伙犯罪较为普遍等特点.其原因主要受社会上拜金主义、片面追求物欲风气,社会主体贫富差距拉大,有关部门管理混乱,控制弱化,司法机关打击不力,某些人素质不高、法律意识不强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转化型抢劫的实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化型抢劫是指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聚众“打砸抢”等行为过程中 ,具备法定的情形 ,而以抢劫罪论处的犯罪。由于此种犯罪并非典型意义上的抢劫罪 ,而我国刑法又把这种犯罪以抢劫罪论处 ,所以我国刑法对转化型抢劫的规定与其所确立的“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发生了冲突且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情况正好反映了这种冲突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学生盗窃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究其原因,不仅有个人及家庭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不良现象的腐蚀及高校管理方面的疏漏。利用优势视角的理论,采取重新界定、挖掘案主抗逆力,将优势应用于行动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纠正大学生的盗窃犯罪行为,而且有利于重建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世界。  相似文献   

18.
盗窃罪与抢夺罪的界分,有新旧两种标准.“旧说”以行为人主观上认为是秘密或公然的偷抢行为作为界分标准,“新说”以是否以对物平和的方式抢夺他人紧密占有的财物、具有致人伤亡可能性作为界分标准.公开盗窃超出盗窃罪所能容纳的社会危害性的范畴,符合抢夺罪的构成要件,刑法中也有相应佐证;“旧说”主客观具有一致性,不会扩大抢劫罪的犯罪圈,适应我国当前复杂的刑法实益.  相似文献   

19.
非暴力公然获取他人财物行为,是指行为人未使用暴力,在被害人知晓的情况下非法公然占有公私财物的行为。修正解释引入德日刑法有关盗窃的理论,将盗窃行为扩大至公然平和的行为方式。然而,从我国已有的法律传统出发,结合我国现有的财产犯罪立法例,及目前普通民众的朴素认识和司法实务的现状,将盗窃行为扩大至公然、非秘密的行为方式还不成熟。未对财物所有人和保管人采用人身强制,但是以为财物所有人和保管人知晓的方式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抢夺。  相似文献   

20.
事后抢劫罪并非一个独立的罪名,而是经法律拟制为抢劫罪。司法解释关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能否成立事后抢劫罪出现了不一致的规定,立足解释论的立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被重新理解,故此承认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是本罪的犯罪主体。事后抢劫罪与承继的共犯也是一个疑难问题,事后抢劫罪不是身份犯,后行为人成立共同正犯和共犯的想象竞合。但是,根据正犯优于共犯的法理,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的共同正犯论定刑事责任。最后,事后抢劫罪存在未遂,盗窃等前提行为相对于事后抢劫罪是一种潜在的实行行为,经由后续暴行、胁迫行为的实施,成为一种显在的实行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