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土地流转是繁荣农村经济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研究运用文献分析和数据统计方法,基于农地流转的现实意义、行动驱力、流转形式、发展趋势、绩效评价、实践困境和优化策略等方面考察,从中梳理分析农地流转的研究脉络,掌握农地流转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为规范有序推进农地流转,治理阻碍农地流转的诸多困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社会振兴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基础性作用,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对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而深化农地制度的关键是完善农地使用权流转。因此,在诸多的农村改革任务中,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是关系农村整体改革成败的关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关键是促进农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农地使用权流转应坚持公有制原则.把市场作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手段,完善市场体系,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宏观调控等。  相似文献   

4.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需要对现行农地流转制度进行改革。本文在考察我国农地流转制度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指针,就地权去身份化、地权物权化、地权资本化和地权平等化等重要问题,从农业产业化、农地产权变革、农地流转方式和农地流转自由等维度,进行分析和澄清,并提出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5.
自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无论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是2014年的农村一号文件的发布,都强调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同时,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离不开土地流转,土地的有序流转是我国农业走向集约化的重要前提。土地流转信托是土地流转的新形式。我国土地信托关系既要有传统信托关系的特点,同时也要兼顾国情,构建符合农村实际的土地流转信托体系。  相似文献   

6.
农地流转在提升我国农民收入、促进农业规模集约化经营的同时,也成为了乡村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农地流转当中,农民群体、乡村基层政府与乡村精英之间正在形成新的博弈。基于浙北A乡的实地考察发现,A乡对农地流转实行"乡-村"二级工作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农地流转,但同时其自上而下传来的巨大压力也为爆发社会冲突埋下伏笔;同时,人情干预在农地流转中起着重要作用,基层政府与乡村"威望人士"间达成默契,诱导农户进行农地流转,这种人情干预导致流转补偿价格偏离了农户的心理预期,损害了农户权益。A乡农地流转场景同时也表明,中国乡村精英治理正日益渗透入农村土地流转当中。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地经营权流转规模不断扩大,但总体水平较低。基于流转制度的变迁及流转动因进行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可以明确从降低流转中的交易成本和提高流转后的预期收益角度去探索政府财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比较合理的思路。因而应尽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削弱土地保障功能;加大财政投入农业产业化的力度,为农地规模化流转铺平道路;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及流转中介组织的建立;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通过股份合作制实现的土地规模经营,是建立在农村土地市场流转机制的基础上,是农村土地多种市场流转机制中较好的一种形式;它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而不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否定;它把实物形态的土地均包转变为价值形态的土地均包,仍然坚持了地权均等原则,从而把维护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和土地规模经营很好地结合起来。因此,它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符合我国农村土地基本制度和农村的实际情况,具有生命力。本文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地股份合作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土地问题不仅影响着农业、农村及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国家、政府与农民的关系。新一轮农地流转制度变革,要求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湖北五县(市)、区1267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农民地权归属认识模糊,对土地调整分歧大,担心土地权益受损,"厌农弃农"心理普遍,不满土地零碎和分配不均,选择性支持土地流转,希望"以房换房"进社区,对土地流转存有顾虑,对新政策了解不全面。这深刻体现了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农民的土地价值观、经营观、发展观、权利观和保障观的逻辑演变过程。为保障土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推动土地顺利流转,应当在赋予并保障农民长期的土地财产权的基础上,配合以引导和激励性政策,推动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在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然要求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资源是农民最重要的资源,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不仅有利于农村生产要素的科学配置,而且有利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更有利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 ,可以考虑对农地所有权的流转制度进行若干调整。例如 ,虽经国家征用 ,但并未实现更有效利用的农地恢复为集体所有 ;允许将一部分国有宜农地转为集体所有 ;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交易农地所有权 ;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农地所有权转让给城市集体经济组织。将现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改组为土地股份公司。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土地流转经营过程中,许多进行流转的农地是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民正在耕作的土地,而偏远地区村(组)农民抛荒的闲置农业用地却较少得到有效利用。基于开阳县农村闲置农业用地流转情况的调查发现:传统种养殖业效益低、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不稳定、土地流转给农户带来的收益不明显、基础设施薄弱、流转供需信息不对称、管理制度不完善、村级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是导致这些闲置农地难以被流转利用的主要原因。破解闲置农业用地流转难的关键在于加强闲置农地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闲置农地流转经营机制、发挥好村级组织作用,妥善处理好农户与外来经营主体的利益关系。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搭建土地流转信息库和流转信息平台,形成闲置农业用地预览板块、交易板块、监管板块,并整合商业电子地图数据库,推动闲置农地在政、商、民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实现长期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农地流转:彰显土地发展权的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流转是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基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一种发展模式,是彰显土地发展权的新路径。然而,当前农地流转还处于探索和试点时期,相关法律、制度规范缺乏,组织管理机构缺位,流转主体思维理念转变不到位等问题,阻碍了农地流转步伐。因此,必须在正确处理几个关系基础上,搞活农地流转,延续土地发展权。  相似文献   

14.
当前,乐山市五通桥区面临集镇缺乏规划、村落基础条件较差、农业产业不强、农村环境不优等问题,这些严重制约了全面小康的进程。因此,我们要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打造乡村振兴的骨架脉络;打造新型产业体系,提供乡村振兴的持续动力;优化要素配置,夯实乡村振兴的支撑保障;美化生态环境,明确乡村振兴的绿色之路;创新基层治理,打牢乡村振兴的基层基础;培育乡村人才,引来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会转型,尤其是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农地流转和大量被征不可避免。现行的土地制度缺陷,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害农民土地利益,这必然诱致农村土地制度再次变革和土地利益关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16.
农民集体作为农地所有权人,其所有者权益最直接的体现之一就是在农地流转过程中享有监督审核权,该权利具体由集体组织来行使。确立农村集体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审核权,目的是要建立起适应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约束机制,发挥农村集体的组织优势,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土地问题是农业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根本所在,30年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当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和土地政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必然会产生土地流转.新时期土地流转逐渐作为一项制度被确立起来,但在各地积极进行各种流转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流转性质蜕变、行政干预过多、流转速度过快、规模过大、流转目的偏差等诸多不良倾向,因此,有必要从现行农地流转政策入手,在各地农地流转实践中找出问题,及时纠正各种不良倾向,推动农村土地合理、适度地流转.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检讨我国农地政策的基础上,对我国农地政策、农地立法与集体农地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充分肯定农地政策在集体农地权利体系形成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注意到了传统资源对农地制度的影响,进而提出国家立法是保障农地政策实施的可靠途径以及公法和私法对农地权的不同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特别是农地集体所有权的改革,乃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关键与核心。为形成共识、凝聚力量,促进改革朝着有利于乡村振兴的目标迈进,使中央精神能够落实为法律政策、物化为实践成果,亟待对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核心理念展开深入讨论。具体来说,需要深入讨论如下三大关键问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借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模式抑或重构一套体系;农地集体所有权的改革思路是向上提升抑或下放落实;在理解"集体"性质时是基于先验观念还是实践绩效。我们认为,要科学检验上述理论,应坚持实践绩效这一标准并同时结合主观评价。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与传统中国社会农村地权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昉 《理论前沿》2008,(15):20-21
本文应用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框架分析和考察了传统中国社会的农村地权关系。进一步探讨了传统地权关系的形成原因并且说明了马克思的理论对于传统中国社会农村地权关系特征的解释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