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袭击警察的事件时有发生,并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给公安机关及公安民警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袭警行为是对国家尊严的蔑视及对法律权威的挑战。笔者从袭警行为的现状、特点及主客观方面分析和解读其频发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期为警察在今后的执法活动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警察在涉枪案件临战处置中武器的使用是有风险的,这些风险与警察使用武器的法定性、强制性、战术性等特征有直接联系;警察武器使用的风险主要有执法风险、心理风险、武器操作风险、战术风险等;其应对措施主要有警察应合法、合理、有效地使用武器,为执法警察开展法律咨询协助,进行战术心里训练,提高民警危险评估能力,积极树立防范意识等。  相似文献   

3.
陈晋胜教授2010年出版的《行政事实行为研究》一书,对"行政事实行为"进行了理论阐释、学理分析和系统论证,探索出了行政事实行为理论研究的应用价值。其阐释的"人本"理论,强化着警察人性化执法的基本思想;揭示的一般理论,修正着警察人性化执法的基本动因;阐释的专业理论,指导着警察人性化执法的基本实践;阐释的道德价值理论,增强着警察人性化执法的基本理念;阐释的公安理论,提升着警察人性化执法的文明举止。  相似文献   

4.
警察作为公权力的代表和象征,在社会情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有必要从警察形象和警察形象危机两个基本概念出发,探讨致使警察形象危机的因素,分析了我国现阶段警察形象危机防范机制的现状及其成因.立足实际,提出了完善警察形象危机防范体系的指导原则和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警察暴力行为通常被称为"警察防卫",理论界对其主要存在正当防卫说、特殊防卫说和职权行为说三种观点。警察暴力与警察防卫在内涵和外延上是有所区分的,有必要重新定义警察防卫的概念。警察暴力行为可分为防卫型暴力行为、控制型暴力行为和制止型暴力行为。在不同情形下,警察暴力行为具有不同的性质:警察在自身权益遭到不法侵害时采取的暴力行为具有《刑法》中正当防卫的性质;警察依法以控制相对人为目的而实施的暴力行为具有职权行为的性质;警察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依法制止违法犯罪行为而采取的暴力行为具有正当防卫与职权行为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6.
中美警察干预和处置家庭暴力案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中国警察和美国警察在干预和处置家庭暴力方面存在以下不同:关于家庭暴力认识方面的不同;关于警察干预和处置家庭暴力模式上的不同;关于警察处置家庭暴力执法规范和技巧的不同;关于多机构合作方面的不同。我国应完善反家庭暴力方面的立法,树立正确的警察反家暴观念,转变调解为主的模式为调解和制裁并重的处置模式,强化社会多机构合作,有效地打击和防范家庭暴力案件。  相似文献   

7.
我国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具有自身的特征,针对这些特征,由生物、电子和物理三类技术构成的防范技术体系,适用于警察在应对和处置边境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对人、物和环境的自我防范,在技术体系的具体应用过程中要重视"理念体系"的作用,在技术培养训练过程中要明确影响警察自我防范技术水平层次提高的因素类型,着力提高应对和处置边境地区群体性事件中警察自我防范技术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警察自我防范意识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警察的伤亡率。因此,世界很多国家都将警察安全教育作为警察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新疆地区非法宗教问题日渐突出,暴力恐怖事件频发,民警伤亡事件时有发生,但民警的安全教育存在着教育培训体系欠缺、针对性及实战性较差、法律制度不完善、培训流于形式和实际效果不佳的不足和缺陷。应树立"专业实用"的教育培训理念、加强教官队伍建设和完善立法等措施,以加强新疆公安民警应对暴力恐怖袭击的安全教育,提高民警自身素质、强化民警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9.
警察心理行为训练已在我国各地陆续开展起来,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时也正面,临着一些挑战。我们可以从积极心理学中获得启示,关注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注重积极体验的过程和积极社会关系的建设等,不断开创警察心理行为训练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要解决好警察在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完善警察立法,通过立法规范警察的职权和行为,使警察的职权行为能顺利地在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下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11.
群体性事件中警察自我防范的内容体系包括三大基本构成部分:人的防范、物的防范和环境的防范;技术体系的三大基本构成部分为:生物类的防范技术、电子类的防范技术和物理类的防范技术;理念体系的三大基本构成部分为:警务前的理念、警务中的理念和警务后的理念。群体性事件中警察自我防范的内容、技术和理念等运用在具体事件中,都要经过二次甚至多次的选择与组合,只有处于适合它们的位置,它们才能发挥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较之于相对人的权益保障,警察的权益保障时常为人所忽视。在警察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其相关权益也时常遭受来自不法侵害人的损害。在侦查行为中,警察的权益保障(尤其是生命健康权)遭受侵犯的可能性极大。立足于警察的侦查行为,分析警察权益易受侵害的来源,并针对现行权益保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构想。  相似文献   

13.
论卧底警察的心理压力及调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卧底侦查工作具有特殊性、秘密性、复杂性、危险性等特点,卧底警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心理可能出现紧张、焦虑、恐惧、困惑、内向、多疑、敏感、价值观念嬗变等问题。调试措施一是卧底警察自身加强心理调试;二是指挥部门加强对卧底警察心理调试;三是建章立制,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四是建立卧底警察的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的背景下,警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不仅受到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而且拥有符合其自身价值追求的亚文化,警察亚文化在警察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亚文化负功能的影响,警察组织中也普遍存在着偏离主流文化的异态现象。随着法治建设的深入,我们势必通过对警察亚文化所引起的异态现象...  相似文献   

15.
我国警察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有其必然性,但在行使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所以,必须科学设定警察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运行边界;积极加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与操守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安机关内部警务监督;努力构建警察执法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6.
警察伦理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约束和调节警察行为的准则。女警在警务工作中,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模式,只有按照特定的警察伦理要求,身体力行警察伦理规则,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女警行为与警察伦理是相辅相成的,女警行为的实施有助于警察伦理的完善。公安机关要注重强化女警中警察伦理的构建,女警自身也要提高素质,自觉践行警察伦理。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醉驾入刑的实施,不少违法者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使得警察执行公务受阻、受扰,甚而受到人身和名誉侵害的事件日渐增多,已经成为新时期影响警察执法、社会秩序的一大问题。可以说,有效保障醉驾入刑下的警察执法权益已成为维护国家法律尊严、树立警察执法权威、维护人民合法利益和调动警察积极性的有力举措。当前,醉驾入刑下警察执法权益的有效保障机制主要有:加强立法保护、设立维权专门机构、配备执法装备、加大宣传力度和提高警察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立法对于警察使用徒手武力进行立法规制,既是完善警察使用武力法律制度、完备警察武力体系的要求,也是保障警察充分有效使用徒手武力、防范警察违法不当使用徒手武力的需要。我国宜由最高立法机关制定法律对其加以规制,既要规定适用于徒手武力在内的各种武力手段的共同规则,也要重点规定单独适用于徒手武力的特殊规则,主要是使用徒手武力的情形和禁则,从而将徒手武力的使用纳入法治轨道,给予充分的保障和严格的约束,使其在执法中发挥最佳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警察自我防范系统的防范内容子系统中,基于不同的立场或观点,根据防范的对象、目的、理念、技术和主体等,至少可以建立五种不同的防范内容体系。但就保证系统高效运行而言只能"五选一",即只能有一个防范内容体系。这个"一"的选择要素并不只是各个体系相互之间的比较,更重要的是基于服务防范系统的思想理念,对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效能的警察自我防范本质及其本质内涵、特征等的认知,核心是对实践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风险社会,任何职业或行业都存在其程度不同的风险。警察的职业风险与其他的职业或行业的风险相比,显然要高于其他的职业或行业的风险,袭警案件的频发是其佐证,究其原因主要是:警察的性质与职能决定了风险的不可避免性;法外职责的参与,人为增加了警察的职业风险;处置突发事件,使警察处于冲突与矛盾的风口浪尖;刑事犯罪的高发期成为警察执法的安全隐患;警察缺乏防范风险的意识使风险雪上加霜。预防、避免或减轻警察的职业风险的有效途径是:收集与研判风险信息,增强抗风险的承受能力;科学进行风险评估,提高化解风险的能力;科学预测风险后果,寻求风险应对之策;制定风险评估标准体系,建立长效性、规范运行的防范机制。这不仅是对警察人身安全的尊重与人文关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