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网络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具有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的优势和高效新奇的特点。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弱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降低控制青少年犯罪的能力。为了降低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应当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意识,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力度,并且加强对网吧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事业的蓬勃发展,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文章拟从探讨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法律成因及其防范对策出发,以期帮助社会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有针冲陛地加强我国青少年网络法制教育、对网络场所的执法力度、网络执法队伍及执法人员水平建设、网络法制建设、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国际合作,以有效防治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3.
网络成为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网络犯罪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掌握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措施。从社会、法制和心理上进行预防,可以有效地防范青少年的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越来越严重.网络犯罪主体年轻化、专业化,犯罪手段具有极高的隐蔽性,犯罪形式多样性,犯罪后果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些是新时期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显著特点.教育的缺失,网络环境的不规范性,以及网络立法的滞后性是当前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为此,加强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整治和净化网络环境,健全网络法律体系,以便有效防控青少年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5.
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社会“综合症”,是个人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影响、学校教育等相互交错的结果。在犯罪的青少年中真正有暴力倾向的很少,大多数都有心理问题,因而要用心量疏导的办法去解决,同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做好失足青少年的管理和帮教工作,净化社会环境,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网络,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6.
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而又复杂的社会问题,网络犯罪已成为引发青少年犯罪的最大诱因,现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分析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探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加强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加强对网络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紧青少年专用网站的建设,对于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各种措施与手段中,法制教育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分析了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网络犯罪原因包括虚拟空间中道德和法律观念的异化与失衡,网络立法具有滞后性和不完善性,不规范的网络环境导致青少年社会化不足,网络亚文化诱发青少年网络心理障碍和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等方面。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措施包括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力度,处理好网络法律与网络技术监控的关系,加强防控网络犯罪的国际合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事业的蓬勃发展,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文章从探讨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互联网法制建设现状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影响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防治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网络结帮犯罪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新动向。青少年网络帮派名目繁多,组织结构比较严密,结伙从事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敲诈勒索、抢劫等犯罪活动,社会危害性大。不良心理需要和畸形物质需求是青少年网络结帮的犯罪内在动因,而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不力为青少年网络结帮犯罪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青少年成长教育的缺位也是青少年网络结帮犯罪的重要因素。预防青少年网络结帮犯罪,应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成长时期的教育,净化网络环境,加强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网络社区组织和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网络瘾癖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瘾癖是一种病态心理成瘾疾病,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影响甚大。网络瘾癖可引起程度不同的交往障碍,促成青少年心理和道德问题,从而引发犯罪心理;网络瘾癖对青少年的早期社会化产生消极影响,造成部分青少年社会化失控;网络瘾癖带来的源源不断的经济压力容易导致贪财、侵财型犯罪动机的产生。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治疗,对已经患上网络瘾癖症的青少年应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体验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起点和原点,也是科学发展观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践行。要建构有效的青少年体验式法制教育模式,在内容选择上,必须遵循保护性、规制性、现实性、渐进性、系统性等原则;在教育形式上,要有针对性、实践性、网络性;在师生关系上,要建立一种双向甚至多向而且平等的参谋或伙伴的关系;在教育方法上,要抛开直接的功利性,设置人性化的情境,鼓励和引导青少年利用法律保护自己,并敢于和善于利用法律维护他人、集体和国家权益。  相似文献   

13.
网民中青少年最多,青少年网络犯罪在网络犯罪中亦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是预防网络犯罪的关键。只有建立结构化预防体系、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建设、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才能从根本上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大学生法制教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心是提高法律意识和树立法律信仰。现代学校是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阵地。是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律信仰的基本途径;是教育青少年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有段。而新时期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学校、社会和家庭或多或少的存在欠缺和不良影响造成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所以要利用学校这个主阵地,加强法制教育,整合教育方式使学生全面有效地受到法制教育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网络犯罪是一种典型的计算机犯罪。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此相关的网络犯罪行为滋生蔓延,愈演愈烈,给国家、社会和个人都带来了极大危害。网络犯罪具有犯罪人员专业化、形式多样、手段隐蔽、成本较低、"暗数"较大、危害严重、诉讼困难及司法滞后等特点。导致网络犯罪的主观原因:一是好奇心和表现欲,二是贪图钱财,牟取利益,三是网络犯罪缺少罪恶感;导致网络犯罪的客观原因:一是缺乏网络道德和信息网络安全法制教育,二是网络犯罪取证难,立法尚不完善,三是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方式滞后,四是网络技术上存在漏洞。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问卷测量法对75名犯罪青少年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对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此提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和犯罪青少年改造的策略,提出家庭要创立尊重、平等、信任的家庭环境;学校要科学、正确地进行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全社会支持关注青少年教育,并重点提出要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作为网络犯罪主体的青少年同时也是网络的受害者。目前青少年网络被害和网络犯罪已成为非常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满足好奇心、贪财图利、渴望自我实现、宣泄情感等是诱发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几种心理。应该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网络被害和网络犯罪发生。  相似文献   

18.
现代青少年犯罪有其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全面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社会中,青少年犯罪和环境污染、毒品泛滥一起,成为人类面临的三大公害。城乡接合部的管理成为政府管理体系中的软肋。深入调查城乡接合部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对于预防青少年犯罪以及城乡接合部环境的治理具有重大意义。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因素有很多,导致青少年犯罪年龄的小龄化、团体作案的增加和犯案类型的集中化。大力改善城乡接合部环境,推进城乡接合部文化娱乐措施的建设,加强居民的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校、家庭、村委会和司法机关相结合的教育机制的作用等具体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乡接合部的环境,进而从更具体的方面找出预防青少年犯罪、整治青少年犯罪的措施,这对保障社会治安与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网络犯罪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强烈的好奇心与表现欲、自我实现的需要、逆反心理、孤僻心理、冒险挑战、寻求刺激的心理、侥幸心理。应针对青少年的认知结构特点、个性倾向性因素、性格结构特征加强预防,加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矫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