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强奸的确定,除了侦察机关采取侦察手段给予证实外,利用法医学技术证明是否强奸,在有的案件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法医在进行强奸案鉴定时,首先要询问案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要亲自勘查现场鉴定强奸犯罪的主要依据是:曾否性交;有无暴力。因此对强奸犯罪的法医学鉴定应检查被害人,检查加害人或可疑对象,并将收集到的精斑、毛发等物证进行检验,综合分析,做出结论,为刑事审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强奸案件中被害人与犯罪人都有正面接触,并且多数会发生搏斗的过程,现场的强奸犯罪特征明显,可能遗留有精液、毛发、血迹等可以作为嗅源的物证。警犬技术通过警犬灵敏的嗅觉来追踪、搜索、鉴别犯罪分子,已经成为强奸案件突破的有效手段。在强奸案件中运用警犬应提高警犬的使用率、作业能力,并提升执法规范化意识。  相似文献   

3.
强奸犯罪一直困扰着世界各国,我国对强奸犯罪被害人责任的研究尚不深入。强奸犯罪中是否存在被害人责任,承担何种程度上的责任,争议较大,强奸犯罪中被害人责任问题无法也不应回避。研究强奸犯罪被害人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强奸犯罪是一种多发性的严重暴力犯罪形态,具有典型的情境性和相互作用性.因此,预防和减少强奸犯罪,单纯责难、惩罚犯罪人是不够的,还应当对强奸犯罪被害人予以关注,抓住强奸犯罪被害预防的关键因素--避免陷入易于被强奸的情境,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5.
有关强奸案件的物证提取与法医学检查是涉及许多方面的一项细致工作.本译文对于发生在强奸案件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与物证,以及针对各个具体痕迹物证的提取工作方武和规范,如何妥善处理受害人和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方法都做了必要论述.对侦破、取证、检验此类案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犯罪物证的确定是现场勘查中关键的一环,正确确定犯罪物证是利用物证的前提。实际勘查中我们可以通过直接判断法、分析判断法、比较排除法、实验论证法来确定犯罪物证。  相似文献   

7.
犯罪现场是犯罪分子从事犯罪的场所。犯罪痕迹、物证与犯罪经过有着必然的联系,罪犯既要犯罪就必然会在犯罪现场遗留下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这些痕迹物证既是侦破本案不可缺少的信息源,也是发现犯罪和认定犯罪的重要依据。然而,在目前所发生的重特大刑事案件中,确很少发现和提取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因此常常使侦破案件步入迷宫。笔者作为  相似文献   

8.
"婚内强奸"应该如何定性,学界分歧甚大。各种意见围绕"婚内强奸"犯罪化是否存在观念障碍和技术障碍展开自身的论述。具体而言,夫妻家庭地位的道德评价构成"婚内强奸"犯罪化的观念障碍,实际操作所内含的风险以及"婚内强奸"有罪判决的社会效果构成了"婚内强奸"犯罪化的技术障碍。事实上,对夫妻家庭平等地位的强调能够消解其中的观念障碍,否认实际操作中的风险与犯罪化证成之间的关联性、明确"婚内强奸"非犯罪化者论据之间的矛盾性,亦能消除其中的技术障碍。在"婚内强奸"犯罪化路径的选择上,"婚内强奸"构成"强奸罪"是合适的选择,但是,"婚内强奸"与普通强奸罪之间存在差别,应在量刑上有所区分。  相似文献   

9.
学界对"婚内强奸"能否犯罪化分歧甚大,至今仍无定论。各种意见围绕"婚内强奸"犯罪化是否存在观念障碍和技术障碍展开。具体而言,夫妻家庭地位的道德评价构成"婚内强奸"犯罪化的观念障碍,实际操作所内含的风险以及"婚内强奸"有罪判决的社会效果构成了"婚内强奸"犯罪化的技术障碍。事实上,对夫妻家庭平等地位的强调能够消解其中的观念障碍,否认实际操作中的风险与犯罪化证成之间的关联性、明确"婚内强奸"非犯罪化者论据之间的矛盾性,亦能消除其中的技术障碍。在"婚内强奸"犯罪化路径的选择上,将"婚内强奸"涵摄于"强奸罪"并不存在规范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学界对"婚内强奸"能否犯罪化分歧甚大,至今仍无定论。各种意见围绕"婚内强奸"犯罪化是否存在观念障碍和技术障碍展开。具体而言,夫妻家庭地位的道德评价构成"婚内强奸"犯罪化的观念障碍,实际操作所内含的风险以及"婚内强奸"有罪判决的社会效果构成了"婚内强奸"犯罪化的技术障碍。事实上,对夫妻家庭平等地位的强调能够消解其中的观念障碍,否认实际操作中的风险与犯罪化证成之间的关联性、明确"婚内强奸"非犯罪化者论据之间的矛盾性,亦能消除其中的技术障碍。在"婚内强奸"犯罪化路径的选择上,将"婚内强奸"涵摄于"强奸罪"并不存在规范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强奸案件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变化。强奸案件的新特点,导致办案人员对该类案件证据的认定产生了较多困惑。为了正确定性,需要提出强奸犯罪证据的审查要素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的刑讼法颁布实施后对刑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案件如何能破得了、诉得上、判得了、取证成了关键的环节。以往单一的现场痕迹物证显得相当无力,如何将现场痕迹物证与其他证据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在零口供的情况下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是当前刑事技术发挥更大作用的突破口。视频资料是刑诉法规定的证据之一,其中视频监控资料与现场物证相结合就能为证实犯罪,案件审理提供完整的证据链。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刑事诉讼法》在证据种类中增加了“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确立了辨认、侦查实验、搜查、查封、扣押、提取等侦查笔录的法定证据地位。这是证据制度变革中的重大进步与发展,它一方面完善和丰富了法定证据种类,为司法机关证明案件事实提供了更多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对侦查机关依法实施侦查行为和规范制作侦查笔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在对侦查笔录的特征及证明功能分析基础之上,反思侦查笔录的现状,结合与侦查笔录类证据有关的程序性机制的研究,对如何规范侦查笔录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科学有效地应用计算机取证技术是侦办计算机犯罪案件的关键。计算机取证也称为计算机法医学,是把计算机运行环境看作是犯罪现场,运用相关的辨析技术,对计算机犯罪行为进行法医式的解剖,从而搜寻确认罪犯及犯罪证据,并据此提起诉讼。从理论上讲,计算机取证人员能否找到犯罪证据取决于有关犯罪证据是否被覆盖。但从海量的数据里面寻找蛛丝马迹是一件非常费时费力的工作,侦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并按照科学合理的步骤来实施计算机犯罪现场中的取证工作。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包括真核细胞型(真菌)、原核细胞型(细菌)、非细胞型(病毒)等三类。微生物物证检验由传统的主要依据微生物的组织细胞学形态结构特征进行,发展到物理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检验技术,检验鉴定愈益准确可靠。在司法实践中可为识别人身、搜寻犯罪现场、确定死亡原因、打击恐怖犯罪、判定传染病传播的违法性、鉴定医疗事故等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6.
耳纹作为一种科学证据在欧洲几个国家最早出现并得到应用,最近又进入了对科学证据要求最为严格的美国法庭.但是耳纹并没有成为普遍适用的证据形式.美国的多伯特规则对科学证据做出了详细的审查规定,耳纹证据面对<联邦证据规则>必然要接受一次考验.耳纹证据究竟能否像指纹、工具痕迹、笔迹检验等一样,成为法庭科学界公认的证据并得以广泛应用,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涉及耳纹证据的判例引发了耳纹能否作为科学证据使用的讨论,美国的科学证据规则对这场讨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电子证据的取证是电子证据司法鉴定的前提和基础,取证获得的电子证据将在随后的鉴定实施环节中作为鉴定材料使用.电子证据取证的复杂性、技术性决定了具备电子技术专长的专业人员才能从事此类取证活动.明确鉴定人在电子证据取证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利于规范鉴定人的取证活动,保证取证获得的电子证据具有真实性、合法性.  相似文献   

18.
论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三大诉讼法和仲裁法皆把司法鉴定结论作为法定证据,鉴定人是鉴定结论产生的主体,必然受到诉讼制度和证据制度的规范,而具有一定的法律地位和责任。在我国当前的诉讼模式下,诉讼证据依靠两个屏障加以过滤:其一,当事人、鉴定人出庭质证参与诉讼;其二,由法官的采证、法官的内心确信而形成。所以鉴定人出庭出具作为证据的司法鉴定结论,接受当事人的质询和法官的询问,这是鉴定程序的最后阶段,也是鉴定结论能否升华为诉讼证据的关键所在,直接影响法庭对鉴定结论的采信。鉴于此,鉴定人出庭作证是十分必要和必须进行规范。当前,鉴定人出庭甚少,该制度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从侦查实践的实际需出发以及微量物证的研究角度与思路获得的启发,结合国外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短暂物证”的概念。即:短暂物证就是在短时间客观存在并且保持物质实体的属性、特征或者存在状况容易改变或者消失的物证。对“短暂物证”的研究有利于提高物证利用及现场勘查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我国计算机取证立法滞后:现行《刑法》规定范围过于狭窄,难以满足追诉的法律需要;电子证据定位存在争议,电子证据的证据地位尚未明确;计算机取证规范空白,计算机取证活动"无法可依"。应从以下方面解决我国计算机取证的法律问题:(1)修订现行《刑法》,适当扩大《刑法》第285条规定的客体范围;将《刑法》第286修改为"破坏计算机设备罪"或在"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中增加破坏计算机硬件设施的规定;规定计算机过失犯罪,增设计算机财产犯罪的规定和"滥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罪";(2)明确电子证据的地位;(3)创设《计算机取证法》,对取证主体、取证程序、电子证据鉴定和取证工具标准等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