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1 毫秒
1.
辛亥革命时期,在新的历史文化情境下,中国女性的经济角色受到了新的挑战,出现了向现代化演进的新趋向,这主要从新的角色期待与新的角色扮演两个层面展开.我们可以运用角色变迁理论,反映这一时期女性经济角色变迁的早期现代化境况.  相似文献   

2.
随着五四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一部分新女性抛弃了"男尊女卑"、"夫主妇从"的封建伦理与旧礼制,开始建立一种新型的男女平等、夫妻同权的婚姻关系.她们追求夫妻关系平等,期望两性情感融洽;面对封建社会的一夫多妻制度和父权理论等旧伦理道德,她们大胆进行讨伐;同时部分女性还敢于突破为人妻母的狭小角色内涵,追求广阔的社会生活.五四后新女性夫妻关系的种种变化表明五四后新女性已经有了作为社会的"人"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托尔斯泰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鲜活生动,在世界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这一系列女性的遭遇和历史所赋予她们的不同命运来分析其历史必然性和个体的悲剧性。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地位是历史发展的反映,因此,研究托尔斯泰时期女性地位的历史印记和女性个体的命运抗争,更好地反映俄国资产阶级萌芽时期的社会现状,证明女性的生活自主权、社会地位和经济自主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时期,在社会的物质和文化发生大转型的历史情境中,女性生活角色也在时论的鼓噪中走出传统的怪圈,发生着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女性文学又成了热门话题.在“五四”前夕发生的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受了妇女解放思潮的鼓舞,这个话题就热过一阵.南社作家谢无量于1916年10月刊行了《中国妇女文学史》,以后的十几年间又陆续有梁乙真的《清代妇女文学史》、谭正壁的《中国女性文学生活》(后增补重编为《中国女性文学史》上、下册)问世.作为作家论,对女性文学的研究则迄未间断(“文革”时期除外),只不过不象那时候如此集中以致于成为“潮”罢了.近几年又成了“潮”.“女性文学”,又仅成了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特定概念,而且构成了特定研究区域,诸多学人正兴味盎然地在这一区域中进行着开发,而且引起了国外汉学界的关注和兴趣.研究者的兴趣无疑来之于新的价值发现,新的对象世界的呈现任何时候都是新的学术命题提出的前提.非常有趣,与前后两次关于“女性文学”的研究热点相对应,“五四”时期和历史新时期两次出现过引人瞩目的女性作家群.在“五四”新文学发端的十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的中国,虽然不同于西方高度发展的工业社会,但它已经面向世界,在自己特殊的历史土壤中,出现了复杂的现代生活变革。这种变革改变着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也使新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类新的人物形象——困惑的现代人形象。这类形象不只一般地困惑于生活的具体问题,而是进入到人的本体思索,执着于“人”的困惑.以这种困惑为性格主要特征的女性形象,五四时期展露头角,新时期文学中得到进一步表现。庐隐、刘索拉属于尤其关注现代女性生活的女作家,她们的小说《或人悲哀》与《蓝天绿海》可作为描写困惑的现代女性形象的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7.
“女性的发现”包括两个方面,即女性同男性是同样的人,女性同男性是不同的人。“五四”时期民族危亡与社会危急的深重,使当时的思想界先驱对前一方面论证统多,对后一方面注意较少。而不能全面认识女性,不能全面理解“女性的发现”,就不能正确对待女性。全方位的挖掘并论证“女性的发现”,对于更好地理解五四精神,对于建立科学而完整的妇女学理论,对于女性适应社会、完善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角色冲突问题解决不好必然会有损于女性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女性从事警察职业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女性职业角色与生活角色之间的跨度比男性要大得多,需要在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之间不停地进行角色转换、选择,这些会影响女警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五四精神,即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中国近现代史上五四运动时期高扬的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对当时乃至其后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在新的世纪里,继承和发扬五四时期的民主与科学精神,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五四”新文学不仅产生了像鲁迅为代表的中国斯文化的世纪伟人,形成了以“启蒙”和“救亡”为中心的宏大话语环境;也脱颖出像林徽因这样“现代性”的“个人”语境.叙事角度和角色的转变,是“新文学”话语追求民族崛起“强国”梦的另外一种文化表述.多元的叙事话语共同构筑了整个“新文学”世界,让我们见识到那一代人有别于传统、激荡着青春气息与时代风云的瑰丽人生.她的作品是以超越性价值为表征的,带有反思性和现代精神,闪耀着知识女性的坚韧锋芒.林徽因以一种优雅、犀利、知性告诉我们“五四”时期斯女性角色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从生产力发展视角来研究五四运动,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视角来探讨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发展的起源;二是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社会生产力发展所起的作用。生产力发展对于五四爱国运动的作用是显性的,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状况是导致爱国运动爆发的经济根源,而五四爱国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五四”知识分子对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认同危机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身份认同危机、文化认同危机与思想认同危机。社会认同理论是群体关系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针对社会认同的威胁,它提出了几种化解认同危机的有效策略。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看,“五四”知识分子主要采取了脱离群体与改变群体状态这两种策略,这两种策略基本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3.
80多年前的"五四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启迪,今天的中国是昨天中国的发展,当代青年是"五四运动"青年的继承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当代青年肩负着更任重而道远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期,十月革命的胜利及五四运动的爆发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加深了知识分子对中国封建主义的认识;改变了知识分子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认识;改变了知识分子对工农群众及其自身地位的认识。而这一系列的改变。促使先进知识分子认清了中国革命的对象、革命的主力军,所以加快了知识分子向革命者转变的速度。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新文化派与学衡派在是否对文学进行改革及如何改革的问题上一度产生激烈的论争。两派围绕进化论是否适用于文学、文言与白话孰优孰劣、新诗与旧诗何者更能体现时代精神等几个主要问题展开了论战。两派对于文学问题的论争反映了近代文学转型的艰难。  相似文献   

16.
家庭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在发生改变,家庭的抚育功能正在发生外化。在这一背景下,青少年社会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包括影响青少年的人格培养、导致青少年产生自我认同危机、造成青少年角色失调与混乱以及由青少年社会化自主性增强所导致的与家庭传统权威的冲突。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工人阶级逐渐形成壮大,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中国工会运动则萌生于辛亥革命前后,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间得到初步发展,它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组织准备,并成为新型工会创建之先声。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中国新型工会的筹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并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孤立或偶然的现象,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渊源。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以雷霆万钧之力,冲破了辛亥革命失败后的沉闷空气,唤起亿万人民觉醒,使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可以说,五四运动为中共的创建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一场彻底的社会变革运动。古田会议不仅解决了红四军党内所存在的问题,而且还针对农民意识对于中国革命负面影响的深层次社会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既消除了非无产阶级意识在党内的影响,也通过教育将革命意识的基因注入到农民意识中,使农民意识在斗争中得到提升和重构,从而使革命意识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正因为如此,古田会议作为党和军队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鲜明的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意识。其所体现出全新的社会价值取向,对于党领导的社会变革起到了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compares the role of citizens in public reporting exercises of Canada's National Child Benefit and health care service delivery to that of the European Union's open method of coordination (OMC) for social protection and social inclusion. It finds that the institutional infrastructure providing for coordination across social policy areas and possible roles for non‐governmental actors in policy development is more extensive in the OMC than in the “new modes of governance” in Canada. However, there are obstacles to developing such infrastructure in Canada, given the different histories and political context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and the functioning of federalism in Cana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