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财富观具有历史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在当代中国需要形成理性、健康的小康社会的财富观。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并在宪法修订中加入了“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进一步完善了小康社会的财富观,使小康社会的发展具有了更为坚实的政治和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特征与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峰 《理论前沿》2003,(15):27-29
准确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特征、思路等战略问题的科学定位,十分必要。特征定位——全面的小康社会,就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思路定位——在“全面”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1949年3月 ,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 ,要经得住执政的考验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十六大以后 ,新任总书记胡锦涛号召全党牢记“两个务必”意义深远。“两个务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是建构小康社会的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个论断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分配制度的改革,其价值在于指出了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社会结构、重要特征及基础。因此,这个论断在理论与实践上必将对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和产生深远的影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既要有一个合理的经济结构,更要建构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基础和群体。全面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实现这“六个更加”关键的是扩大…  相似文献   

5.
崔秋梅 《理论前沿》2003,(12):34-3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是人民的幸福之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当代中国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2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一个12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  相似文献   

6.
张程锋厅长在“全省县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成员第一期执法培训班”上的讲话是我省公安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行动指南。公安工作要服务服从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中心工作,公安民警既是小康社会建设的保障者,也是建设者。“三基三化”是警务工作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公安工作的要求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7.
“四讲四有”是新常态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对全体共产党员提出的总要求。新常态下,更需要广大共产党员甘于奉献,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回顾了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历史过程,以及“小康社会”这一概念的丰富内涵,阐明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思想,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并且着重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指标,还应该包括政治和文化的建设目标与任务。党的十六大把21世纪头20年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创业时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康”.这是我国农耕文明时期人们对生活殷实农户的俗称。1979年,邓小平同志对农村的发展用过“小康之家”。以后又先后讲过“小康生活”、“小康水平”等。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小康社会”,十六大则确定在2020年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完成四项战略任务:一是完成由传统计划经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目标因素,对战略全局具有重要的统领和牵引作用。正确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深刻认识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变的内涵和意义,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和面临的挑战,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实现中国梦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从实现四个现代化到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从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到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从进入小康社会的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小康,是这个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深入研究这个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确定的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只有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才能从理想变为现实。首先,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目前,我们党提出要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一个高水平的、全面的、发展均衡的小康社会,实现这样的奋斗目标,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作后盾,没有先进生产力作基石,是不可想象的。全面的小康社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如果缺少物质文明这个前提,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都会受到严重制约,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3.
十六大报告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安工作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新问题,公安教育工作者担负着神圣使命。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公安教育工作必须实现“三化”,即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全面化”,教育方式“信息化”。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如何全面、深刻地理解和领会这个问题,是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重点。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同志2002年11月20日在中央党校党史部研究生前沿理论课上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问题”的学术报告。本刊将连续刊登李君如同志的报告。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发表了《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讲话 ,号召全党牢记“两个务必” ,大力发挥艰苦奋斗的作风 ,“两个务必”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坚持“两个务必”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20世纪末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是一个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国防在内的全方位的社会发展概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21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规划强调指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这是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阶段,从形势需要出发,顺应民意作出的重大调整和战略转变,是对“三农”问题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是富民强国的重大举措对于加快改革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三农”问题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1“.三农”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温饱是…  相似文献   

18.
理论创新是十六大的一个重要历史特征,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经济理论创新的灵魂。十六大政治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理论等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9.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小康社会也是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2000年,我国顺利进入了小康社会,但这还只是低水平的小康社会。党中央在十六大适时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将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体现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王荣  陈镭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2):103-103,107
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的精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点是“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中华民族精神更是增强综合国力,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