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基础。民主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手段,位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诸要素的首要位置。应通过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社会领域立法;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等途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法治为保障基础的理性文化社会,它需要和谐的法律理念予以引导、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特别是社会法体系的支撑。社会法体系作为调整民生等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法域,从性质上讲,具有社会保障性,这使其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性特征相吻合。与公法体系和私法体系相比,当下的社会法体系还很不完善,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必须以社会法为着力点,需要转换立法重心,加快社会法体系的构建,重视社会法的刚性执法。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先进理念,这标志着我党已经完成从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到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指导思想的转变。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运行有序的社会,是一个通过法治建设来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最大化均衡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法治作为保障;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建设,需要社会主义和谐作为其灵魂指引。我们必须建设和谐法治,用法治的手段来构建、巩固和谐,用和谐精神统领法治,将和谐精神融入法律规范体系,用和谐精神指导法律运行实践.使我国法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精神。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先进理念,这标志着我党已经完成从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到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指导思想的转变。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运行有序的社会,是一个通过法治建设来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最大化均衡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法治作为保障;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建设,需要社会主义和谐作为其灵魂指引。我们必须建设和谐法治,用法治的手段来构建、巩固和谐,用和谐精神统领法治,将和谐精神融入法律规范体系,用和谐精神指导法律运行实践.使我国法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精神。  相似文献   

5.
社会变迁要求法律文化变迁,和谐社会应是法治社会,没有法治就不能实现社会和谐。而要建设法治社会不仅要健全法律制度,更重要的是加强法律文化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必须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法律观念转变和法律理论的创新,建立法治主义的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6.
民主法治视野中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必定是民主法治社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民主法治本身就是一个制度性、根本性的问题,它可以为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塑造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创造一种基本的制度环境。和谐社会理念与民主法治在本质上是契合的。我们必须完善和谐社会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法治建设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期待.从法律的追求、和谐社会的性质以及和谐社会的特征等方面来看,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法治社会.立法发展奠定制度基础、法律指引减少冲突发生、依法处置消除矛盾纠纷、法制先导创新管理体制、法治完备提供运行机制等方面都表明,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法治从确立法治理念、完善法律体系、力行依法执政、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司法功能、强化农村法治、保护弱势群体、应对突发事件、维护自然环境、实现社会公正等各个方面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社会变迁要求法律文化变迁,和谐社会应是法治社会。建设法治社会不仅要健全法律制度,更重要的是加强法律文化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建设。必须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法律观念转变和法律理论的创新,建立法治主义的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9.
私法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和谐社会是民主与法治的社会,是稳定与有序的社会,是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对私法体系构建的评价就要从和谐社会的这些角度来进行。私法体系的完善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规则基础,为和谐社会的形成提供实践动力,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提供信仰支撑。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和谐,也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法治为基本方策来构建和谐社会应是最佳选择.应以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解读为逻辑起点,从现存法律制度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入手,对现存法律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保障提供基本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尊重权利、崇尚人文关怀的人本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注意同时保证公平和效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注意利益均衡。和谐社会的真正和谐离不开法治的基础性保障作用。法治的实现,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法律理念,同时还要加强司法能力建设,维护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法律的特征和性质决定了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要发挥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首先要完善立法制度,改进立法工作;其次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再次就要加强司法监督,维护司法公正;最后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安全有序、公平正义、人权保障的法治社会,建立完善、有效的行政救济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我国现有行政救济制度的内在要素与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足,与构建和谐社会不相适应。应该从树立法治观念、坚持依法执政、加强权力监督与制约、完善行政救济立法,保障行政救济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及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等方面进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尊重权利、崇尚人文关怀的人本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注意同时保证公平和效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注意利益均衡.和谐社会的真正和谐离不开法治的基础性保障作用.法治的实现,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法律理念,同时还要加强司法能力建设,维护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5.
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一环,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民主法治与和谐社会本质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基础.民主法治本身是一种制度性、根本性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中,它居于首要位置和高一个层次,直接决定、制约和影响着其他五个特征.因此实现社会和谐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民主法治.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此,应树立法治精神和规则意识,完善法律体系和法律监督体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立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井然、公平正义、权利保障的社会。和谐社会不能没有法治;法律相对于其他实现社会管理的方式,如道德、宗教等具有强制性、规范性、全面性、程序性等优越性,这就决定了法治是社会管理方式的主导。由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号召,明确了和谐社会的内容和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丰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协调配合,其中法律的保障必不可少。民主离不开法律,没有法治保障和制度安排,民主只能是一句空话。公平正义离不开法律,无论是权利的公平或者机会的公平,程序的公正或者结果的公正都需要法治的保障。诚信离不开法律,没有法律强制力作支撑和后盾.社会信用体系无法确立。安定离不开法律,否则,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安定的社会生活秩序无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离不开法律,没有完善的环保法规和严格的环保执法,生态环境的保护就会落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极其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而只有当人类进入法治时代,通过建立一整套能够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加以全面有效调整的法律机制,才能真正实现整个社会的安定有序。政府要发挥其主导作用要规范其权力的运行,必须依法行政。只有建设法制完善、执法严格、廉洁高效、密切联系群众的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20.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既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以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法律体系为基础,以法治保障为支撑,只有从法治的维度来推进实施,才能真正实现最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