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美国诊所法律教育模式体现着职业技能训练、职业道德训练和促进社会正义的多元目标,在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中被引入,但由于中美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教育目标,诊所教育的实施面临困境。只有立足于中国法学教育的现实,进行教育目标的分类定位和人才培养的分别定位,才能克服中国目前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教育分离的缺陷,以诊所教育为桥梁逐步实现法学教育的一体化目标。  相似文献   

2.
法学高等教育是为我国法制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培养高质量法律人才的重要通道,法学高等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法制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关系到公民社会法律意识与素质的树立与提升,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维护。面对迅速扩张、就业不佳、质量下滑、特色缺失的法学高等教育,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诉求和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如何理性地改革与发展法学高等教育,本文立足甘肃省法学高等教育现状,以期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法学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践教学是法学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环节。随着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日趋复合化,要求各培养单位对法学高等教育实践教学进行适时改革,以适应人才培养需要。本文对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探索性见解!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专门人才成为了法学院系的时代责任.然而,传统法学教育侧重法律知识的传授和理解,缺乏对法律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训练.近年来,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对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逐步形成了“两型四化”法学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即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定位,通过构建课程体系科学化、教学手段多元化、师资结构复合化、实践环节实战化的运行框架,全方位训练学生法律思维,打造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于一体的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研究、课程改革、学生法律职业能力训练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与学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的公安法学教育是在职权主义诉讼理念基础上展开的,偏重于法的适用中的工具主义,已经不适应21世纪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和现代警察执法的国际趋势,必须调整公安法学教育理念,重视法的多重价值认识与教育,调整法学知识结构,重新界定公安法学的教育目标并改革人才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的公安法学教育是在职权主义诉讼理念基础上展开的,偏重于法的适用中的工具主义,这已经不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和现代警察执法的国际趋势。因此我们必须调整公安法学教育理念,重视法的多重价值认识与教育,调整法学知识结构,重新界定公安法学的教育目标并改革人才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7.
法制建设依赖于法律人才。对历史悠久的国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对会有助于重构我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我国法学教育定位为二元结构模式更符合中国实际,在坚持固有的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强化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改变目前法学教育制度的结构,建立对应的评价机制,以实现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从部分到整体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
在即将步入二十一世纪之际,我国已进入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依靠市场及法制调整与规范的经济运行机制,同世界现代文明融合,必将推动我国经济与政治更加深化的改革与调整。社会和经济发展又对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也为法学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抓住机遇,谋划未来,迎接挑战,我们组织了“法学类高职教育可行性与教改”课题组,对天津市法律人才的现状、法律服务市场人才需求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法学高职教育的一些导向性问题形成了基本认识。一…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法学教育的改革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社会分工日趋细化,我国法学教育应该建立在高起点、高层次、正规化的基础之上。法学教育应该是职业教育和精英教育,应当明确法律职业教育是大学本科后教育,即从非法学本科专业的毕业生中经过选拔,挑选适合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再进行法律职业培养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对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入世必将推动法律入世,也必将引发和促进法学教育新一轮的改革。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管理体制、教学运行方式、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评价等重要内容的创新,是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法学本科教育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些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1.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脱节已成为越来越多法学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如何改进现有的高职高专法学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应作为我们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借鉴英国、澳大利亚等在国际上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见长国家的先进经验,尝试在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法传授基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法律技术训练课程,为学生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衔接搭建桥梁,或许是解决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脱节的出路之一.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德国法学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加快培养过程的现代化和授课形式的多样化;通过优化录取和优化培养,提高学生质量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学者建议:授予法学士学位(前提:修满6个学期的课程),以此取代到目前为止所实行的定向和中期考试;可提前用笔试和口试的形式进行第一次国家考试中的主科考试(如刑法或公法);从第5学期开始,深化通选课的学习;将第一次国家考试的校内考核比例确定为40%(5%为基础课,35%为重点课);将部分教学管理的决策权下放到院系;引入硕士学位课,以补充。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作为人才、知识和文化聚集的高地,担负着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而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和谐文化视野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从内容、方法、载体、环境、管理和教育者等六个主要方面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作为人才、知识和文化聚集的高地,担负着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而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和谐文化视野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从内容、方法、载体、环境、管理和教育者等六个主要方面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研究生的教育要和谐适时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和谐发展是我国十六届六中全会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教育方面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使我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的动力支持.倡导和谐理念,培养和谐精神,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的自身需要,也是教育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更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在这种新形势下,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伟大的民族复兴,需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那么,怎样弘扬和培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呢?首先,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基点和氛围;其次,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第三,还要重视提高国民素质,为弘扬和培育提供主体保障等。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能否真正做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能否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7.
公民教育以培养健全自律的、具有公民意识的公民为目标,因此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差异性。但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如今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等方面又与公民教育有着密切联系。公民教育在我国进一步发展,也需要借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个良好的平台。这就为公民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社会环境与青少年素质教育关系极大。为了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水平 ,必须优化社会环境。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要解决好三方面的问题 :一、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突出部分。创新能力的培养 ,除一般途径外 ,还要重视培养良好的个性。二、青少年健康心理和行为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创造适合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的社会环境。三、社会不仅要重视青少年身体健康 ,更要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以推行学分制为核心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学分制在弘扬学生个性,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效。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影响到学分制的有效实施和学分制管理作用的充分发挥。本文以高校学分制改革实践有关问题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机制问题,寻求建立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历史教育与学生的人格教育、荣辱观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两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历史教育的现实性,又决定了当今的历史教育必须为培养符合现行社会的合格公民,担当起教育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