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督教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宗教,曾四度传入我国。第一次是唐代的景教,这是中国人对基督教聂斯托利派教会的称呼;第二次是元代的也里可温教,这是指再度进入中原的景教徒和新来自欧洲的天主教徒的蒙古语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中国化是中国基督教自身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社会发展新常态境遇下最现实和最紧迫的任务。基督教中国化的实践探索由来已久,自传入中国之日开始,虽历经波折,但从未中断。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如何深入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积极引导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当前宗教工作的主要议题之一。本文从历史的和现实的角度进行梳理、分析和研究,尝试为基督教中国化找准定位,确立目标,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被中国化有其逻辑的和历史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包括实现机制和历史逻辑:其实现机制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实际,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三个方面加以展开;其历史逻辑是以对苏俄模式的两次仿效与突破为线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为现实成果和绩效.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又被称为"佛教之路"。丝绸之路上的佛教包括汉传和藏传两个语系,传入的途经、与本地文化的交融,诚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丝绸之路上的佛教传播历史折射出文化交流、经济发展,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是宗教中国化的生动体现。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背景下,增进各国在宗教、文化、学术领域的对话交流,促进公益慈善事业的跨国联合行动,建立海外道场和文化传播中心等方式,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人员往来,提升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让"一带一路"成为一条充满文化活力与和谐精神的人类文明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在红河哈尼族地区的传入传播大致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末基督教开始传入红河哈尼族聚居区,但由于传播活动范围小,哈尼族改信皈依基督教的人数非常少,至"十年文革"期间停止传播。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基督教再次传入红河哈尼族地区,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两次基督教的传播渗透,导致了哈尼族在信仰对象、婚丧仪式、节日文化、饮食习惯、歌舞音乐、意识形态等方面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6.
宗教的“中国化”(包括基督教的中国化)是近年来学界热议的话题。本文追溯历史,在民国时期基督教界即已提出“中国化”三字。从实践上看,在基督教经典的译介过程中,明清以来,一些译述者便早已看出“中国化”的表述方式的重要性,而在译述实践中予以落实。本文以三个例子来说明这种“中国化”,即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中译本在表达形式上的中国化,林乐知奥古斯丁传记针对中国宗教语境的中国化,以及雷鸣远奥古斯丁传记在语言、人情世故、内容上的中国化。他们体现了基督教有识之士为让奥古斯丁思想融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是我国在宗教治理领域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中国基督教的时代使命。我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领袖吴耀宗先生曾用“大时代的宗教信仰”来形容处于风云变幻的历史关键时期具有爱国主义特殊使命的我国基督教。当前我国基督教以坚持中国化方向来积极回应“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时代命题,同样具有“大时代的宗教信仰”特质。本文从当前我国基督教所处的国际环境、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所肩负的时代使命等方面来阐述基督教中国化的时代性挑战和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8.
宗教事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国家治理的视域,深入剖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辩证关系。选取盐城市作为样本,考察当地基督教中国化的现状,梳理总结基督教中国化的盐城经验,对于如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推进基督教中国化具有较强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基督教中国化应当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发挥宗教团体职能作用,加强宗教人才培养,发挥信教群众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9.
伏尔泰首次使用了“历史哲学”这一名称,从哲学意义上看,它是启蒙运动反对神学的一个结果,但在更深层面上,它又同基督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哲学同基督教一样询问历史、追寻终极意义,然而它在祛除了基督教的上帝之后,却不自觉地保留着后者的问题:当追问生活世界的终极意义时,这种追问本身就契合了救赎历史的终极目的论。  相似文献   

10.
尼采在《反基督》一书中对基督教进行了猛烈抨击,其间还夹杂着对康德哲学的尖刻批判。从深层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尼采集中批判了支撑基督教会的三大理念"信、望、爱",认为它们是教会精明算计的产物。基督教的"信"与"真"无关,且是对知识和真理的抑制;基督教的"望"树立起一个"彼岸"世界,使"现实"虚无化,弱化了受苦受难者的生命意志;基督教的"邻人之爱"因掩盖自爱而沦为"怜悯"和"同情"。从尼采对基督教会的"世俗性"的批判来看,尼采心目中或许并没有完全排斥基督教,而是有一个更"神性的"基督教和更"神性的"上帝的位置,后者偏重于《旧约》上帝的形象。这一点与尼采意志哲学的主旨一致,无疑增加了尼采与基督教关系问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时代条件下,中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出场",是对世界历史这一时域特殊性的科学认知与把握,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中国回应。在当下的"中国语境"中,中国道路也存在着各种模糊的认识倾向,需要我们以世界历史视野,对与中国道路这一"总开关"密切相关的"中国问题"展开解释,以此引导中国道路的健康发展,达成人民的广泛共识。因此,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视野与方法,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中国道路的必然性、科学性与正确性,全面认识中国道路对世界历史进程的现代性改造,从而坚定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程美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七大”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和发展。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领导力量的成熟中国共产党诞生在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入中国,人们对之了解极为微薄的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基督教会渊源于西方。在解放前,帝国主义依靠炮舰政策,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基督教也随之传入中国,为他们的炮舰政策服务,在中国很多地方传教,建立“差会”。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的基督教会也和全国人民一起,清除了帝国主义的影响,走上  相似文献   

14.
《尚书·禹贡》中"岛夷卉服"与海南岛有关",织贝"为梵语"木棉"的音译,即织木棉为布的意思。吉贝从印度或东南亚传入海南岛,再传入中国南方地区,并与中国早期佛教南传佛像传播路线相似。而经海路输入的西域滨海动物,其遗存的动物造像也佐证了佛教初传自海路来。虽然目前没有文献和直接物证证明佛教最先传入海南,但佛教初传不靠佛经、佛寺、佛像,而依靠口口相传的客观发展历史,再次从方法论上提示了佛教最先传入海南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统一战线也拥有了新的历史方位.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推进,统一战线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实践和治理方式,日益彰显出中国方案价值.新时代统一战线研究要在大空间、大历史视野下进行:由于国际与国内因素互动频繁、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新时代统一战线日益被置于世界与中国交互的大背景中;由于历史是过往的延续和现实的发展、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统一战线也深刻置于历史与现实交互的大背景中.新时代统一战线这两大时空背景概括起来就是"古今中外"四个字.因而,新时代统一战线的理论研究应在世界与中国、历史与现实交互中进行.本期选题策划和稿件组织正是基于这两对交互关系开展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行的好与不好,顺利或不顺利,直接关乎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否实现真正的中国化———富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反映民族性和时代性。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为一种新的研究视野与研究方法的提出提供了可能性。站在世界历史的视野,采用历史主义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这种在视野与方法上的创新,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7.
如果将佛教与世界上的其他宗教相比较,它对于"智慧解脱"的重视即便不是绝无仅有的,也应该说是无与伦比的.从原始佛教到中观学、唯识学,印度佛学无不将"人生"问题当作立论的出发点.佛教传入中土首先面对的就是"人学"倾向浓厚的儒家思想的挑战,而应对这一挑战的最好策略就是去发展原本就存在于印度大乘佛学之中的"人本化"特征.这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必由之路.正是这一原因,隋唐佛教中国化诸宗才会将佛教的"人本化"倾向加以突出和发展,使其具有比印度佛学更为明确的对现实人生的关怀和对现世生活的肯定.正是因为这一重要特征,佛教在诊治现代化之弊端、疗治现代人心理和思想中的种种疾病等方面所显示出来的独特效应,越来越受世人注目.  相似文献   

18.
基督教中国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适应中国社会的过程。其每个阶段都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对中国社会也产生不同的作用。考察基督教的中国化历程 ,对基督教如何面向 2 1世纪进一步适应中国社会而生存发展 ,以及社会主义怎样针对基督教的自身特点而引导其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在明朝天启年间开始传入台湾,在清代得以发展,日据时期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压,光复后开始恢复,至60年代发展出现停滞现象。台湾基督教在传播中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如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而传入、传教的曲折起伏、教派众多、以经济物质辅助传教、独立教会的崛起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的科学论断。我国伊斯兰教适应新时代要求,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大势所趋。本文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发展轨迹入手,分析其与中国社会尤其是与中华文化的协调、融合,针对当前应关注的三大突出问题、把握的四个关键环节,提出新时代我国伊斯兰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应遵循的六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