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对辽宁阜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意识状况的调查,发现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但在参与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中存在着参与机会不多,参与渠道有限、参与效果不佳等问题。在生态辽宁建设中,应为公众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并且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完善参与信息反馈机制,使公众参与意识转化为有效的实际行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的真正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2.
公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公众参与可以矫正环境保护中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生态意识不高,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不完善,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环保社会组织发展不成熟等。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效,既需要公众公共精神的养成和参与能力的提高,也需要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需要环保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透明政府的建立已成为一种趋势,透明政府的建设已越来越离不开公众的参与,但现实中公众参与却存在政务信息前提缺乏、政府官员对其关注不足、公众参与制度保障缺乏、公众参与透明政府建设的意识淡薄等问题,为使公众能够真正参与政府决策和公共管理的全过程,提出了扩大公众知情权、树立政府重视公众参与的行政观念、建立和健全透明政府建设进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培育透明政府建设进程中公众的参与意识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管理经历了从城市建设到城市管理再到城市综合管理的实践进路。大数据时代,运用大数据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数据应用有利于提高公众对城市管理的参与度,有利于强化政府与城市管理主体的合作,有利于政府从决策到实施的"全生命周期"运行。"贵阳百姓拍"模式是贵阳市运用大数据鼓励公众参与城市乱象治理实践的典型案例,为公众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新方案。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公众参与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对策建议:加强社会互动,构建公众参与的信息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推进政务公开,以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倒逼政务服务改革;推动数据共享,深挖数据价值,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与精准性;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大数据时代公众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有着丰富的经验,一是注重城市规划设计,二是重视自然资源循环利用,三是引导公众参与,四是严格依法管理。建设生态城市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尽管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要汲取国外成功经验,以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在做好城市总体规划、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发挥地区生态特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等方面,探索适合地区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城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作为城市治理中维护公众利益、实现公平与效率结合的内在保证,已经成为城市治理的必然选择和手段。目前,我国公众参与城市治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文章拟从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内涵、意义、存在问题和对策等几个方面,对城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郑州是中原地区的龙头城市.郑州城市建设,对中原城市群的建设起着领航和表率作用.郑州城市建设,必须选择生态城市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搞好城市建设规划;培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济;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和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市民的生态意识,促进生态文化建设;完善生态城市的环境管理手段和机制.  相似文献   

8.
公众参与城市管理事关城市的稳定与发展,是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发展,体现市民公众根本利益,确保城市发展中公平与效率有效结合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对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城市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推进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对策,以期为构建现代城市管理模式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世遗景点门票调价听证会以及出租车调价听证会,都出现了听证代表的意见与民意不符甚至相左的现象,究其原因,正是公众话语权在听证程序中的缺失。强调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意味着公众是城市管理的积极行动者,意味着向公众提供参与城市管理决策、实施和监督整个过程的各种机会。公众参与是公共政策的基石,公众参与城市管理能够更好地监督权力行使者,能够更好地体现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目前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尚且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减少政府过多的管治、建立公众参与的制度和程序保障、加强公众对公共决策的参与。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公众参与正在从理论层面转向实践.当前,在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的背景下,郑州市还存在公众参与的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公众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意识淡薄、动力不足,公众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确保公众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步伐,积极培育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完善公众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公众参与的意识逐渐强烈,公众参与的制度构建却存在明显不足,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学界对公众的角色与范围问题并未形成共识,也缺乏深入探讨。公众参与的制度完善需要对公众参与的主体进行认真厘定,对公众参与中的组织化倾向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充分发挥公众主体作用,让全体市民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前提是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念、政策及措施的认同,大众对生态文明的城市价值认同一定意义上决定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成败。文章通过调查问卷,了解贵阳市民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价值认同现状,探讨提高市民认同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明建设与公众参与是有机统一的,政治文明的发展要求不断地扩大公众的参与。不断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推动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淡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水涝灾害等生态问题日益凸显,淡水资源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从宏观方面来说是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自然调节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从微观方面来说是粗放型城市建设模式和落后的雨水管理系统,破坏了城市的水文环境。聚焦"自然+"循环,发挥海绵体对水资源的调节作用,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的路径,不仅需要我们借鉴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技术和方式,还需要我们保护海绵体的质量、完善海绵体的投资机制、整合海绵技术的力量、激发公众参与的活力,以实现海绵城市的智慧化,促进海绵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生态城市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绿色发展的具体实践。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完善生态环境法制建设、提高城市规划水平、促进公众参与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天津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2年深圳举行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以来,我国已有一百多个城市发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呼声。但由于不同地域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对生态城市的关注点差异很大,迄今为止不仅对生态城市尚无统一定义,更缺乏公认的指标体系。最近,中央把“生态城市”作为天津未来发展目标的定位之一,为此,我们有必要依据一定的理论,结合天津实际,因地制宜地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予以具体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全面推进城市化的背景下,公众参与城市风险治理已经成为必然。但由于公众参与尚处于初始阶段,还面临诸多实践困境,突出表现为政府管控惯性思维的影响、参与式法律和制度的缺位、风险信息沟通机制的缺失、公众参与意识与风险应对技能的欠缺等。为此,可通过突破政府管控思维、健全参与式法律制度体系、构建有效的风险信息沟通机制、强化公众参与意识和风险应急技能等途径,使公众参与城市风险治理真正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作为东北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城市化、工业化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也遗留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城市的建设体现了城市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和谐,同时也体现了城市居民对城市发展的要求与关切。因此,辽宁市民作为城市真正的主人,积极投身于生态城市建设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只有全面提升市民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感,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9.
女性以其自身的优势和独特的方式,在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社区为依托而建立的女性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生力军。基于对江苏省常州市女性志愿者队伍的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可以探讨女性志愿者参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分析其在节水型社区、环保型社区创建,以及宣传绿色消费、构建城市河流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和效能,从而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推进城市社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型智慧城市拓展了智慧城市在城市主导、公众参与、多元协同、共创共享及以人为本的理论及现实诉求,摆脱技术中心主义的窠臼与困窘,为智慧城市的迭代更新提供了新的范式遵循。在对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实践梳理的基础上,剖析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澳大利亚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策略进行探究,从建设目标定位、建设资金支持、政策及监管配套、网络信息安全保障4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需要积极关注智慧城市的发展动向,适时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持续且有活力的资金池,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资金保障;提供一篮子政策及监管配套支持,为新型智慧城市提供制度保障;重视网络信息安全建设,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