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虹 《理论前沿》2003,(12):39-39
我国存在着典型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小城镇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而不应将小城镇作为主要或惟一的渠道。(一)小城镇只是整个城市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小城镇是整个城市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济的发展既要有国际级的中心城市,也要有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因为农田是不可迁移和叠置集中的,农业活动、农业人口…  相似文献   

2.
建设现代化农业 ,繁荣农村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在农村 ,关键在山区。由于受自然、区位、交通、人口、资源、环境因素的制约 ,山区实现农业现代化面临种种困难。因此 ,经济欠发展的山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 ,必须走发展小城镇与生态移民相结合的山区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3.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要实现这一大战略,必须走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道路。这种结合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双向需要,也是实现农村经济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一、走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道路是小城镇建设快速健康发展与农...  相似文献   

4.
土地问题关系到小城镇发展的快慢,关系到我国城市化进程及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是实施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措施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是党中央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经验,结合当前经济形势,针对农业和农村工作怎样跨世纪而提出的重大政策措施。中共中央、国  相似文献   

5.
一、新形势对小城镇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是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对加快小城镇建设提出了客观要求.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要求进入城镇,用他们的积累制造新的财富;农村和农业发展迫切需要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农村企业进一步发展,需要逐步向小城镇相对聚集;农村各业的全面发展,迫切要求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增加农民收入,需要通过发展城乡经济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合理有序地进入城镇寻找新的就业岗位国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改变农村环境,扩大农村需求.  相似文献   

6.
当前,济南市农村工业已全面进入社会经济各个部门,在城市工业之外构建了“第二工业体系”,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乡镇企业的集聚会带动农民集聚,进而带动劳动服务业和市场的兴起,既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又培植了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并成为乡镇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镇化建设的经济支撑。发展农村工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确立科学的农村工业化发展战略;引进城市资源,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积极发展农村工业化,与发展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行城乡统筹,促进农村工业化;发展农业信息化,推进农村工业化。  相似文献   

7.
十六大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目标中,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镇建设,都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当前,许多地区都在加大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8.
小城镇 大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小城镇建设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带动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探讨研究加快我国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有关问题,日前,中央党校、《经济日报》、山东省政府、潍坊市委在潍坊共同...  相似文献   

9.
江浙沪地区镇级经济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①既是一种城市形态,也是区域经济中最基本的经济单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之一,其规模比城市小但又初步具备了城市的基本要素,它是农村脱离自然状态向城市化发展迈进的第一步。镇级经济是综合性的区域经济,是小城镇各种经济关系的总称。发展镇级经济是农业地区城市化过程的必然选择,也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由于小城镇介于城乡之间,下连农村,上通城市,是城乡经济的枢纽点,也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中心,具有城市和农村的两重性,因此,镇级经济也就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难点是农村、农业、农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产生有历史原因、人口原因、政策原因、国际原因等。它一方面与农村产业相联系,另一方面关乎农民收入与农村稳定。它可以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小城镇、输出劳动力,特别是利用丰富的高智力资源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发展小城镇提高到一个大战略的地位,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过去费孝通老先生提出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问题,80年代中期胡耀邦同志提出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政策,现在提出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说明人们对小...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能否实现关系着国民经济能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顺利实现.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通过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和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小城镇一般是指区别于城市和农村村庄,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由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所聚居的社区。乡镇企业的发展,会带来小城镇的繁荣;小城镇的建设,能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二者互为依存,相得益彰。一、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可以为小城镇建设提供工业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小城镇作为一定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种生产要素相对集中,已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实践证明,只有减少农民,才能致富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致富全民。因此,大力发展小城镇,对于加…  相似文献   

14.
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是实施成都市“构建西部战略高地,基本实现现代化” 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经过努力,成效显著。但是,在小城镇建设中也存在诸如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人口和产业集聚程度不高,城市功能不强等突出问题。作为对策,作者认为应以农业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步伐。同时,对促进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政策选择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5.
农村小城镇建设因受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影响而陷入极为严重的生态伦理困境之中。出现这种生态伦理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没能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克服这种弊端,整合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是生态型农村小城镇构建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农村经济的繁荣在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农村城镇化关系到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关系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等重大问题。农村小城镇建设情况怎样,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什么?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近日对青神县农村小城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青神县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小城镇尽管经历了改革后的高速发展,但农村城镇化水平仍大大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水平,滞后态势明显.农村小城镇在发展中,由于其所处的特殊背景,出现了诸如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资金短缺和乡镇政府的急功近利、现行户籍制度限制小城镇发展、小城镇建设与农业发展关系不密切、小城镇管理体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为此,必须实行制度创新来推进小城镇建设.制度创新的目标就是要促进城乡之间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及经济发展的协调,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四个融合",即城乡人口融合、城乡政治融合、城乡经济融合、城乡文明融合.  相似文献   

18.
目前,农民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的低水平增长,严重制约了农民的消费需求。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最根本的是,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国家财政要加大对农业基础的投入。  相似文献   

19.
小城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我国过去对小城镇建设认识不足,影响了乡村的城市化。要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的意义,注意纠正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使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建设新农村发展小城镇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做好建设新农村和发展小城镇两项工作。然而在建设新农村发展小城镇过程中面临着农村经济停滞、城镇化发展缓慢、可耕地面积萎缩、农民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教育不公平、农业基础脆弱、农村公民意识淡化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政府积极介入农村经济发展、改革城镇体制加速推进城镇化过程、控制可耕地的使用加强保护环境、大力改进农村养老机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维护农民的正当权益,促进农村公民意识的觉醒等一系列工作来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