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的有组织犯罪兼具组织特征、行为特征和目的特征,在外延上包括一般犯罪集团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现阶段我国有组织犯罪呈现出向经济、政治、国际化领域渗透的趋势,其成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应从经济、政治、法律层面采取合理防治有组织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有组织犯罪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各国政治、经济生活,带来日趋严重的社会后果。本文采取了经济分析的理论乖方法,对有组织犯罪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共分为三个部分:1.基础论,即经济分析的前提,有组织犯罪是“经济人”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必然结果;2.本体论,依次对有组织犯罪的行为、犯罪市场运用经济学的函数模型进行详细探讨;3.控制论,对有组织犯罪的预防、治理对策进行分析,通过提高有组织犯罪的预期惩罚成本,使消减犯罪的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收益,同时运用社会综合治理手段,争取获得控制犯罪的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组织性是有组织犯罪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本质原因,而作为结构稳定的规模化的组织,经济导向就是犯罪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组织犯罪人成立、参加犯罪组织的目的不在于犯罪组织本身,而在于通过犯罪组织获取经济利益,犯罪组织内部的规范作用以经济利益为根基。根据中日有组织犯罪合作研究项目的调查结论,有组织犯罪人之间多为同乡关系、同事关系、同监关系,这说明了有组织犯罪人之间的稳定关系不只是基于长期交往形成的了解和信赖,更在于共同的经济利益目的。初级形态的犯罪组织暴力特征凸显,但暴力并非有组织犯罪的唯一手段和必要特征,犯罪组织视经济目的要求运用犯罪手段,高级形态的犯罪组织不通过暴力也可能实现目的。针对有组织犯罪的经济导向,提升底层群体经济地位,完善相关刑事立法,是防控有组织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犯罪主体方面,黑社会性质组织人数众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在主观方面,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犯意坚决,犯罪目标明确,主要是追求经济利益;在客观方面,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表现为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腐蚀手段,对社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有组织犯罪产生、蔓延的原因错综复杂,除经济因素外,还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本文通过对有组织犯罪人口形成的深刻原因和社会对有组织犯罪人口的社会控制乏力以及社会腐败的犯罪效应等问题的分析,揭示有组织犯罪的深刻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6.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既不同于黑社会组织犯罪,也不同于一般共同犯罪.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有其自身的特征,它的产生有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多方面因素.防范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必须深化改革,健全"反黑"法律法规以及配套规范.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有组织犯罪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有组织犯罪集团实施的犯罪数量保持稳定,每年都在17 000件左右,并且出现上升势头,对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安全造成很大危害.从犯罪社会学的视角进行研究,俄罗斯有组织犯罪产生、发展的原因复杂而多元.  相似文献   

8.
有组织犯罪是指3人或3人以上,为了获取非法经济利益而形成一定的组织,以组织体的形式实施特定或不特定犯罪的犯罪现象。在我国大陆法律语境下,有组织犯罪可以划分为普通犯罪集团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以及黑社会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9.
有组织犯罪的结构是指团伙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黑社会犯罪在有组织犯罪这一范畴中的地位与权重。以案件数为准,团伙犯罪是有组织犯罪的主要构成部分;以实质影响为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有组织犯罪的主体;黑社会犯罪在现实中极为罕见。根据有组织犯罪的发展趋势,团伙犯罪的比重和影响将会有所增加;黑社会性质组织则会呈现出隐蔽化、结构松散化、活动领域多元化和对权力的依附化等趋向;黑社会犯罪也有出现的可能。对此,应当采取就业扶持等社会措施、调整打击策略等司法措施和设置黑社会犯罪等立法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0.
对于日益猖獗的有组织犯罪,不仅要予以重点打击,而且还要针对其特点,做好有组织犯罪的抗制。对有组织犯罪的抗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完善,同时还要从社会入手,构筑多层次的预防体系以减少、遏制有组织犯罪。具体而言,涉及社会抗制,即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社会的控制力,严厉打击腐败行为,做好流动人口和重点地区、行业的管理;经济抗制,即努力消除贫富差距,规范市场秩序,防止非法致富,同时扩大就业,减少有组织犯罪的人员来源;司法抗制,即尽快建立反有组织犯罪的专门队伍,完善侦查机制,从而有效控制有组织犯罪的发生,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1.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成为重要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究其原因,可从社会学和心理学两方面来分析。社会方面:一是社会转型与经济转轨为其产生提供了相应的社会基础;二是有组织犯罪亚文化为其提供了学习条件;三是腐败为其提供了土壤;四是社会控制力弱化为其提供了环境条件;五是境外黑社会势力渗透是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心理方面:一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个体心理特征偏激;二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群体心理特征认同。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有组织犯罪正处于滋生、蔓延的活跃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和变化,如涉足行业增多;经济实力增强;组织倾向"合法化";手段趋向"软暴力化"等。有组织犯罪对社会危害很大,思考有组织犯罪新变化,更有助于破解打击难题,探索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3.
重庆打黑行动结束后,几乎所有涉黑案件的犯罪分子都被检察机关起诉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然而,几个主要案犯都否认自己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究竟什么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尽管立法机关已经做出立法解释,但司法实践中仍然难以把握。因此,必须设立一套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程序规范,使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中,主要参加者身份判断的复杂性主要来源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本身的复杂性。涉黑犯罪主要参加者不仅数量大而且类型十分多样。实践中,主要参加者的作用地位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判定:一是通过组织内部架构或层次来确认。二是通过在组织内部承担的职责和收益来确认。涉黑犯罪主要参加者分为以下类型:组织领导者的下层、具体实施者中的重要作用者、教唆从犯者、重要帮助者。对不同的人员类型,要按照犯罪组织中的具体层级关系和作用,确定其刑责与刑罚。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 ,现阶段我国有组织犯罪仍然是三种基本形态 ,即 :集团 (团伙 )犯罪、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黑社会犯罪。其中 ,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是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有组织犯罪 ,是我们打击的主要对象。打击和预防有组织犯罪在刑事政策和具体侦查措施上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应尽快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恐怖主义组织的发展动态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关注,反恐专家们也十分关心这个问题。根据我们观察,恐怖主义组织正在寻求更为广阔的活动领域,并试图建立更为广泛的组织系统,因为传统的有组织犯罪具备可利用为恐怖犯罪的条件,但这一观点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而传统的有组织犯罪是否可能与恐怖主义合作,以谋取更大的利益,对此担心也不无道理,我们以东南亚为例尽可能详尽地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7.
论卧底警察取得证据的效力及相关配套制度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卧底警察是侦破有组织犯罪、团伙犯罪等案件的有效手段。世界各国在打击有组织犯罪、毒品犯罪、严重暴力犯罪等复杂犯罪时,都不约而同地赋予侦查机关使用卧底警察的权利。我国有关卧底警察的法规过于原则化、简单化,在司法实践中很难适用。在有限度地承认卧底警察的合法性已成为国际趋势的情况下,我国也应该将卧底警察立法化。  相似文献   

18.
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不同程度影响了昆明市的和谐与稳定。昆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要表现为:犯罪数量居高不下,侵财性犯罪突出,团伙作案猖獗,流动人口犯罪现象严重。计划经济条件下"户籍控制"及"单位控制"的制度安排、不平等的就业权、高昂的维权成本、全球化、市场化改革对流动人口权益的影响等,是流动人口犯罪的深层次原因。本文提出对流动人口采取各部门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有组织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由于国际社会和我国实际情况的差异,导致我国有组织犯罪与国际有组织犯罪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