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魏玲 《外交评论》2010,27(2):67-81
近来,围绕东亚一体化的制度、架构与方向的讨论非常活跃,各方纷纷抛出自己的倡议与构想,“共同体”再次成为东亚合作中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从地区主义的相关理论与东亚合作的现实进展两条脉络入手,探讨东亚一体化的未来架构和发展方向。文章指出,规范和制度是共同体建设的核心要素。东盟方式和东盟中心仍将是东亚合作的主导规范,多重层叠和不断扩展的制度网络是东亚一体化的动力和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模糊性和过程性是东亚共同体建设的特点和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建设东亚共同体的十大关键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亚各国应形成“加强东亚合作是大势所趋”的恳切共识。中日应坚持“多边或地区高于双边”的外交原则,不把双边的分歧带入多边或地区的对话中。中日应支持中小国家在推动地区合作中发挥“牵头作用”,应认识到“一国主导型”的东亚合作模式是行不通的。中日韩应借鉴欧洲联合首先从“煤钢共同体”出发的经验,为建立东北亚能源环境共同体而努力。日本应注意使《日美安保条约》不具有任何直接、间接针对中国的成分。中日等国需要推动各自国内的体制与结构改革以适应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应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东亚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人员交往,真正把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到东亚各国的政治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3.
“东亚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安全合作作为基础,其作为东亚合作的长期目标,已由个别意向或政策建议成为各国领导人的共识。然而,在地区意识淡薄、政治互信不足、经济对外依赖的条件下,各方必须超越旧有思维,寻求构建共同的地区意识及价值认同,加强组织建设,避免成员“泛化”,以“10 3”为主渠道推进共同体进程。中国作为东亚的重要成员,应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协调者和建设者,中国应理性处理中日关系,认真反思自身发展,稳步、有效地促进东亚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4.
《外交评论》2017,(1):83-106
随着中国—东盟关系的全方位推进,加之近年来南海争端持续发酵,国外一些学者和官员开始炒作"中国正在分裂东盟"的论调。其实,冷战结束以来,中国不仅一直公开支持东盟一体化进程,认可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领导角色,而且全力发展与东盟组织的关系,通过参加GMS合作助力东盟一体化和东盟共同体建设,高度重视东盟在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中的作用。中国不但没有谋求分裂东盟,反而全方位支持东盟一体化进程和东盟共同体建设。为了应对国外部分学者的炒作、消解部分东盟国家的疑虑、推进中国—东盟关系的持续发展,中国除了继续在各种国际场合公开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扮演领导角色外,还要加大在南海问题上全面落实"双轨策略"的力度,推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构筑中国—东盟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合作网络。  相似文献   

5.
东亚至今尚未形成一种普遍的、相对稳定的安全结构,致使该地区的安全状况始终处于某种不稳定状态。本文试图运用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分析方法,用观念、文化和认同的概念,探讨建立东亚安全共同体的可能性、可行性。建构主义提出的"战略文化"的分析角度有助于理解当东亚缺乏西方式的安全合作模式时,还存在着具有本地域历史、文化和传统特色的安全合作途径。建构主义将安全研究的焦点从国家移向跨国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生态的甚至道德的领域。建构主义为我们描绘和分析了走向安全区域主义的美好图景,那就是从两方面入手:各种层次的合作机制的建立和"战略文化"的互动,从而"建构"东亚的"安全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之后 ,东亚各经济体加强了地区货币的合作。该合作的进程体现了明显不同于其它地区货币一体化的特点。其特点是从合作的阶段、权力结构、大国关系、目的与方式四个方面体现出来的。由此可以预测 ,汇率协调与货币区域化将成为东亚货币合作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刘江永 《外交评论》2010,27(2):57-66
未来10年至20年,东亚共同体建设可考虑推动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机制升级,努力把“10+3”建成“东亚核心共同体”。中日韩在加强合作的同时,可与东盟的经济、政治安全、社会文化等三大共同体相呼应,以“10+3”为框架共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东亚经济共同体”、“可持续安全的东亚安全共同体”和“和谐友爱的东亚社会文化共同体”。在这一过程中,要妥善处理中日韩之间的关系、中日韩与东盟的关系、“10+3”与“东亚峰会”之间的关系、美国与东亚共同体的关系,以及东亚共同体建设与借鉴欧洲经验的关系等五大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东亚地区合作的深入推进及其在国际上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东亚地区合作的研究,当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东亚地区合作发展动因、东亚主要国家地区合作战略、东亚地区合作进程的阻碍性因素、东亚地区合作模式以及东亚地区合作功能与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洲"政策并未从本质上改变美国的东亚战略,改变的只是政策手段,这些政策手段对东亚的多边和双边合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多边合作方面,美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加入东亚峰会的行动,实际上解构了东亚合作进程,大幅降低了东亚合作的前进动力;在双边合作方面,美国充分利用东亚安全关系中的裂痕,加强与东亚盟国和合作伙伴的军事关系。这些策略有效地实现了美国的政策目标,即防止东亚一体化深入发展,限制东亚大国的地区影响力,维持美国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东亚经济合作何去何从?——从中美日经济实力消长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美日经济实力对比关系继续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中国经济实力相对提升,美日经济实力相对下降.这一经济实力的结构性变化给东亚经济合作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中国在东亚经济影响力日益上升,使东亚经济的内部凝聚力大大提高,为东亚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内在驱动力,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在东亚地区具有重大战略利益的关切者,美日不可避免地对中国可能带来的权力变革心存芥蒂,从而又加大了东亚经济合作的难度,增加了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东亚经济合作出现“亚太化”趋势,二是导致东亚经济合作的主导权错位和缺位.中国需要正确运用经济实力上升这一最大筹码,内外协调,顺势而为,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抓住机遇,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11.
2007年4月7日-8日,由外交学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东亚思想库网络第三届东亚金融合作会议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是在东亚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这样特殊的背景下召开的,一些东亚金融界与政界要人应邀与会并作主旨发言。虽然与会人士都为当前东亚经济活力的恢复与东亚金融合作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但同时对当前全球经济失衡下东亚经济金融所面临的新形势表示担忧,进一步全面推进和强化东亚金融合作就显得尤为紧迫与必要。流动性过剩、美元化、外汇储备风险、汇率稳定和私人资本流动等成为描述当前东亚经济金融形势的关键词;推进现有合作机制,加强区内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合作,实现官方合作与民间合作良性互动,寻求本地区货币汇率的稳定,推动本地区金融市场发展,让本地区资金留在本地区,则成为与会代表的共同心声。为了让更多的人分享专家们的精彩发言和深刻思想,特将发言整理发表。  相似文献   

12.
苏浩 《外交评论》2004,(4):14-21
随着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启动,东亚国家间逐渐建立起了一系列区域合作机制。目前,东亚合作机制被称为10 3合作机制,它包括东盟10国加中日韩三国的定期首脑会议、东盟分别与这三国的首脑会议、中日韩三国合作、东亚13国的各种部长级会议、湄公河和东北亚次区域的多边合作安排、以及第二轨道的活动。东亚合作机制的建立为东亚国家提供了一个开展合作的平台。东亚合作的日益深化促进了东亚合作机制的逐渐完善和提升,促进了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东亚多边议会交往迅猛发展。东亚区域合作为考察东亚多边议会交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东亚多边议会交往既体现了东亚区域合作不断深化的内在要求,又是东亚区域合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东亚区域合作的现状也决定东亚多边议会交往尚存诸多不足,仍处于起步阶段。东亚多边议会交往必须从东亚区域合作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加以深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海沿岸地区的文化与东亚其他国家关系极为密切。生活于这一地区的吴越民族,经常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渠道,将自己的文化形式与文化习俗东传到日本、朝鲜、韩国等东亚国家,并对这些国家的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促进这一地区与东亚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的因素,主要有移民、商贸、外交等等。在历史上,这些活动都曾对中国与东亚各国沿海地区的文化交流起过重要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以来,东亚地区没有出现新的热战,整体上维持了稳定与和平的状态,但冷战遗产犹存,这一方面体现在以美国为主导的东亚安全秩序的结构性层面,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以朝核问题为代表的众多问题层面.  相似文献   

16.
2007年4月7日-8日,由外交学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东亚思想库网络第三届东亚金融合作会议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是在东亚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这样特殊的背景下召开的,一些东亚金融界与政界要人应邀与会并作主旨发言。虽然与会人士都为当前东亚经济活力的恢复与东亚金融合作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但同时对当前全球经济失衡下东亚经济金融所面临的新形势表示担忧,进一步全面推进和强化东亚金融合作就显得尤为紧迫与必要。流动性过剩、美元化、外汇储备风险、汇率稳定和私人资本流动等成为描述当前东亚经济金融形势的关键词;推进现有合作机制,加强区内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合作,实现官方合作与民间合作良性互动,寻求本地区货币汇率的稳定,推动本地区金融市场发展,让本地区资金留在本地区,则成为与会代表的共同心声。为了让更多的人分享专家们的精彩发言和深刻思想,特将发言整理发表。  相似文献   

17.
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政治经济综合发展模式。东亚模式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与环境下形成,环境变化引发内在矛盾,导致东亚模式成功背后的危机。20世纪80年代东亚模式的内在矛盾渐渐开始现实化。这种矛盾不光是东亚模式的变化,连东亚模式的分化也发生。因此东亚模式国家需要解决东亚地区经济内涵的透明性,效率性和合理性的提高问题,按照国际环境的变化,摸索国家与市场的新关系。至少对中国而言,东亚模式不是一个已经过时的发展模式。但是中国模式又不同于东亚模式,这意味着为了防备金融自由化与贸易竞争的扩张,中国需要按照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东亚地区合作机制的力学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红 《外交评论》2009,26(2):16-20
东亚地区合作机制,是由地区多种力量共同构建的推动地区合作谈判的外交舞台,也是构建地区共通制度的外交工具,堪称各国展开地区战略对话、政策协调、制度安排,寻求共同利益的平台,具有鲜明的力学机制属性。由此,考察其力学关系及其变化态势,或有利于把握地区合作的动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每当人们谈到"中东",脑际中浮现的总是"战乱与流血".的确,中东局势长期动荡不安,且复杂多变.国外一些学者把复杂的中东局势喻为捉摸不定的"政治流沙",就是来自中东地区的资深学者和分析家也认为,没有人能预料到中东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相似文献   

20.
要实现东亚区域合作,推动东亚共同体的建设,解决东亚区域合作进程中存在的现实难题,当务之急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美国因素,即美国对东亚区域合作的态度与东亚对美国在区域合作中态度的看法;二是领导权,即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推进东亚区域合作;三是互信原则的确立,东亚各国必须建立互信关系,尤其是东亚地区大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四是“低级政治与高级政治并行发展”,经济合作与政治安全合作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