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配偶日常家事代理权为配偶权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国家的婚姻家庭立法均对此予以规定。我国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未明确提出其概念,也未对其适用范围及效力加以明确规定。配偶日常家事代理权的提出,在以男女平等为基础的现代婚姻制度中有重要意义。我国相关立法应明确其适用范围;规定配偶日常家事代理权之限制情况;也应在其对夫妻及第三人的效力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2.
表决权代理制度是现代公司制度中维护股东权益的重要手段,本文研究了国外公司法对表决权代理的规定,并对完善我国的表决权代理制度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陆法系将代理分类为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在立法上由于代理显名主义,仅规定了直接代理,而没有规定间接代理制度。与间接代理相类似的是英美法系的隐名代理。在英美法系,隐名代理也被视为代理的一种形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代理活动日益多样化、广泛化和复杂化,是否承认间接代理在我国民事法律制度中的地位就成为值得研究的立法与理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合同法》第402条、第403条为视角,比较分析了两大法系商事代理制度立法的理论基础,对我国合同法有关商事代理的规定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事代理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域外家事程序现代化进程包含决定性的三重立法关系:第一,对家事实体与家事程序两类制度规范间之立法关系的不同定位,导致两大法系家事法制体系构造的分野,推动大陆法系家事程序专门立法形成;第二,对家事程序与民事程序两套规则体系间之立法关系的不同定位,导致家事程序专门立法模式的演变,推动家事程序单行立法模式的主流化扩张进程;第三,对家事诉讼与家事非讼两个审判轨道间之立法关系的不同定位,导致单行立法模式下家事程序构造的分化,造就三种代表性家事程序单行法例。我国未来应立足《民法典》对家事法制体系构造的定位,选择单行立法模式,制定《家事案件特别程序法》。该法应采取家事诉讼与家事非讼并立协行的程序构造,根据《民法典》完成“二元两级”的家事案件系统分类,建立“双轨四层”的家事程序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6.
实行外贸代理是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建立和完善外贸代理法律制度是改革的关键。但外贸代理制在实践中推广与实施并不顺利。新《合同法》的颁布,对代理制度做了完整、全面的规定,解决了过去有关代理制度的法规不健全、立法不统一的问题,这无疑对外贸代理制的推行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笔者认为现行外贸代理制下所暴露的症结仍是整个民事代理制度不完善及该领域的立法和理论滞后于实践的反映。笔者建议把外贸代理制的问题提高到整个民事代理制度的层面进行分析,再深入对外贸代理制度本身进行研究。这里有必要对国际立法关于代…  相似文献   

7.
法院调解家事案件的理想状态是尽量将调解向诉前延伸,建立起家事案件法院诉前调解机制,以此来妥善解决亲族之间已经达致法律纷争之矛盾、采纳当事人合意以及恢复当事人感情。为此,域外的许多国家(地区)都已建立起了契合本国家事案件特性,利于家事案件处理的家事案件法院诉前强制调解制度。而就我国而言,目前正面临着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持续推进之机遇,在此机遇之下,深入考量我国家事案件法院诉前强制调解制度设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在资鉴域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完成我国制度的构建是当下之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自家事审判改革以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长宁法院")通过设置专业的家事法庭、组建专业法官团队、创新家事审判相关制度等举措对家事审判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长宁法院在家事审判改革的过程中也发现了程序立法不足、证据规则缺陷等问题.据此,本文以长宁法院进行家事审判改革以来的实际运行状况作为考察样本,分析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我国的家事审判改革完的善路径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试论隐名代理制度的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名代理 ,指享有代理权的代理人 ,以代理人身份或仅以自己名义与第三人发生表意行为 ,而该行为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代理制度。一般而言 ,隐名代理与显名代理相对应。隐名代理作为一种法律制度 ,得到了英美法系国家立法的肯定 ,而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制度中 ,则严格坚持显名主义。就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代理制度而言 ,也是以显名为必要条件。面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法律制度呈相互交融的趋势 ,这些都将对代理制度体系带来一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
家事事件程序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家事事件涉及当事人的婚姻家庭私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故两大法系有关国家或地区均对家事事件设置了专门程序予以处理,但我国未对此单独立法,民诉理论界也鲜有人提及或讨论家事事件程序的理论和程序构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家事事件程序是弥补家事裁判立法不足、解决家事纠纷、实现司法和谐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国应制定《家事事件程序法》,在普通法院内部设置家事法庭,并建立家事调解程序。  相似文献   

11.
从保护女性权益角度看新婚姻法的进步和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保护妇女权益的角度看,新婚姻法对旧法有重大发展:增加了夫妻忠实义务、禁止家庭暴力、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等内容,首次承认了家务劳动价值,规定了经济帮助的具体方式。该法在修订后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家庭暴力在救济的具体操作及协调方面还存在问题,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比较狭小,女性生育权优先性的规定尚显不足。  相似文献   

12.
一国对于侵犯外国知识产权的诉讼经常拒绝实施管辖,这往往引发国家主权之间的矛盾以及公权与私权之间的矛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同样面临这一问题。文章通过对国际知识产权管辖权制度相关内容的分析,提出在解决消极冲突问题上,需要实施协调缔约和制定国际统一规范这两个步骤,以最终达到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集会权是核心人权之一,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通过宪法明文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然而,对国内近三十年来集会权研究文献的考察表明,该领域的研究总量较少,质量不高;对策性研究较多,学理性研究偏少;研究的面尚未展开,也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对集会权缺乏应有的关注与重视,相关研究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亟需拓展与深化。集会权的基本问题研究、西方国家集会权的历史与比较研究、我国现行《集会游行示威法》的修改研究和集会活动的应对与处置研究应是进一步拓展与深化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我国婚姻法关于离婚扶养给付制度在立法上存在疏漏,离婚扶养立法的请求权基础不明确,以夫妻分别财产制限定家务劳动补偿与现实脱节,经济帮助制度适用条件过于苛刻.离婚扶养给付本质为夫妻扶养义务的延续,其请求权基础为配偶权的延伸保护.通过借鉴外国立法体例,认为我国婚姻法应建立以救助性扶养、补偿性扶养为基础,兼顾居住权的离婚扶养给付制度,并具体从它的要件、考虑因素以及限制予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以来,家庭暴力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为了应对这一跨越国界、人群的全球性问题,西方许多国家全面展开防治家庭暴力的法律改革,其中警察介入家庭暴力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规制体系。无论在基础理论领域,还是在刑事立法和司法政策方面均有重大的发展与突破。警察有权主动介入家庭暴力,对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对施暴者采取限制措施。警察对家庭暴力实施者的逮捕权也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6.
我国罪犯权利的现状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罪犯权利随着资产阶级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人权的口号而初现曙光。二战之后,国际人权运动的广泛开展使罪犯权利在一系列国际人权法规及各国的国内相关法律中得到体现。我国的罪犯权利具有广泛性、不完整性、平等性和不稳定性几个特点。我国政府已经从法律、监督、物质、组织和社会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罪犯权利保障机制。但我国对罪犯的律师代理、出版自由和宗教信仰等权利的一些规定和实际操作还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务劳动的社会价值尚未得到社会的完全认可;应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务劳动的社会价值,并努力探索实现家务劳动社会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国内法院在国际法律秩序中扮演了一种独特的角色。随着国际法从国家间的自助体制走向国际社会的规则体制的演变,国内法院成为了国内与国际法律秩序之间的“守门员”。国内法院阐明和适用国际法律规范,并通过司法审查职权监督其他国家机关遵守国际法;国家法律秩序的最新演变进一步使国内法院在一定意义上成了“国际的法院”,特别是,随着普遍管辖原则、国际人权法与国际司法体制的新发展,国内法院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国际法律秩序的“代理机构”甚至“基层法院”。国内法院毕竟是国内机构,但它在国际法律秩序发展中的潜能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存在一定的常规和模式,且行为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和可预测性,这些惯常的行为就使行为人有了通常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其中一些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由于增加了潜在受害的危险而更容易激发犯罪。犯罪治理是一种国家、社会、个人基于价值判断和选择而应为的社会治理方略;是打击犯罪、控制和预防犯罪的统称。犯罪治理活动是人类社会实施社会控制的基本方式之一。如何组织对犯罪的治理,这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永恒的社会问题。正是由于二者的这些特性,为生活方式这一社会学的理论范畴引入犯罪学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0.
公诉原则的变迁使检察官起诉裁量权获得了发展空间,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普遍通过起诉裁量权的行使及其筛选作用,控制着刑事程序的入口和出口。我国检察机关的起诉裁量权运用明显不足,需要适度的立法扩充并以正当程序加以合理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