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是历史上最早确立边疆制度的国家。但是,在两千多年的边疆发展中,中国的陆地边疆基本上是少数民族群体生活的区域。因此,陆地边疆治理主要围绕族际关系展开,并形成了"族际主义"的治理取向。新中国成立以后,陆地边疆治理中的"族际主义"取向仍然在延续。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推动的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国家的领土内不同区域间的联系日渐紧密,超越领土的活动不断扩大和日渐频繁,国家利益溢出领土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因此,国家发展的地理空间场域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在此条件下,陆地边疆及其治理的地位也前所未有地凸显,陆地边疆治理的"族际主义"取向与国家治理及发展的不适应性也愈加突出,将陆地边疆治理的价值取向由"族际主义"转向"区域主义",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加快推进云南边疆社会治理现代化对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繁荣发展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维护边疆安全稳定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从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角度入手,将"四化"有机统一于边疆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和全领域。以社会化为基础,构筑综合系统的社会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3.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本质和核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黑龙江边疆政治安全进行了有效治理,其实践经验值得借鉴。当前,"一带一路"战略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实施,为黑龙江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也给黑龙江边疆政治安全带来新的挑战。在黑龙江边疆政治安全治理实践中,应加强地方政府能力建设,推动东亚经济共同发展,强化东亚各国政治互信。  相似文献   

4.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国家对云南的战略地位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云南边疆政治安全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云南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经过探索开创阶段、曲折徘徊阶段,已经迈入了恢复发展阶段。当前云南边疆政治安全主要受执政合法性、缅北地方武装、境外敌对势力、境外宗教渗透、境内邪教蔓延等党权系统、政权系统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威胁。治理云南边疆政治安全,需要从经济建设、意识形态建设、政治制度建设和社会政治秩序维护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5.
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大一统"天下观是历经战乱的古代中国人对国家类型的期盼和提升。后经秦汉统一王朝的实践,最终上升为中国历朝历代的治国之本。以后中国人又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且一统多于分裂实践中使得"大一统"观念深入从天子到庶民的血脉之中。自然而然,受"大一统"天下观的影响,边疆统一、国家认同、以和为主便成为中国边疆观念的核心和边疆治理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守中治边、因俗而治、多元一体便成为中国边疆治理的方略。对今天边疆治理的启示则是:"大一统"天下观仍然是边疆治理的指导思想;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因俗而治的延续;文化多元与政治一体是统一多民族中国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是我国今后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也是实施有效边疆治理的总体指导。作为国家治理的特殊形式,边疆治理必须保证政府的核心地位。应对新形势下边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民生保发展、以发展促稳定的治疆理念可以实现边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成为边疆治理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7.
国家本身就是政治地理空间单位,因此,国家的治理必然地包涵着地理空间的谋划。回顾历史,中国在秦代便开始在国家治理中加入了政治地理空间的规划,此后,这样的地理空间规划一直以把疆域的边缘即边疆与核心区分开,采取不同方式治理,并在延续中逐步完善。今天,中国的地理空间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的发展和治理已经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地理空间场域中,传统的将边疆与核心区分别加以治理的地理空间规划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确立国家治理体系的地理空间维度,加强地理空间的谋划,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显得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诸多沿线国家给予了充分支持和积极回应。经济发展节奏加快,区域安全合作更加频繁。然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安全环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经济波动、能源争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恐怖主义、国际公共安全问题、边疆安全问题等都是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表现。而非传统安全是全球性、全民性的问题,并不是哪一个国家"单打独斗"就可以面对和解决的。通过多边安全合作进行制度建设,树立新安全观,使其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理念保障,担负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意味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区域之间加强了合作,也必将促进我国的政治发展、经济相融;促进各国文化的包容与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瑶族作为"一带一路"的跨境民族,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而发展,这对整个瑶族的振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瑶族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如何弘扬自身的文化资源,在"一带一路"发展中做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得关注和认真探索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边疆治理,推进兴边富民"的时代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实际,我们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努力提升边疆治理效能,关键在于不断推进边疆地区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全球治理赤字问题困扰着世界。全球治理赤字主要源于现有治理范式的困境,建立在工具理性和霸权护持基础上的旧范式使得全球治理呈现效果不彰的状态。新兴国家逐渐走近全球治理舞台的中心将有助于全球治理范式的变革并为新型全球治理的路径探索注入活力。中国是全球治理转型中的重要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全球治理的思想指引,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中国的全球治理需要坚持"全球共生主义"和"全球伙伴关系"的双重推论。"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中国全球治理的实践样板。"一带一路"将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和机制绩效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层面助力新型全球治理的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一带一路"倡议实践将为全球治理走向善治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2.
德宏与缅甸山水相连、文化相依、经济相系。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缅边境道路交通现代化治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事关两国合作成效与发展潜力。结合德宏州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在中缅边境道路交通现代化治理上存在"人""车""路""管"四个主要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同时也是当前中缅边境道路交通现代化治理能力需要具体提升的重点。通过高位推动、打造治理机制平台、健全法制治理体系、创新服务方法、引入智能科技、双边联动治理、提高教育水平七个重要方式推动中缅边境道路交通现代化治理能力全方位提升,使治理能力能够符合新时期发展需要,为"一带一路"倡议在中缅两国今后顺利开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边疆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边疆的稳定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新中国成立70年来,边疆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经济社会获得长足发展,边疆治理成效明显、成就巨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加速推进,边疆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利益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边疆社会内部的矛盾日益凸显,受地缘政治环境的影响更加复杂严峻。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统筹兼顾,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边疆与内地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强边疆治理,促进区域与内地的协调发展,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近代,云南边疆危机背景下,清廷、民国各时期政府对云南边疆地区的治理,继承民族国家的传统边疆治理方法,同时在治理方法和措施等方面有所创新,一定程度上管控了风险。通过对近代云南边疆治理的全面透析以及历史与现实的贯通研究,总结其经验,能够为当代中国边疆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主要是为解决好开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开拓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拓展战略纵深和强化国家安全、以及掌握区域贸易的主导权,推动全球治理结构的改革等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问题。从国际和国内经济背景出发,本文构建了"一带一路"的理论模型,证明了其内在的经济逻辑,为理解"一带一路"的经济本质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建设是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形势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重大战略安排。这一重大战略安排,为江西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力,助推发展升级,加快形成内生增长与外向发展互补的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准确把握自身比较优势与沿线国家市场需求的契合,灵活施策,有所为有所不为,可以有效减少国内各地在对接"一带一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同质化竞争,创造"一带一路"的江西机会。  相似文献   

18.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除了在沿线地区寻求战略突破之外,更重要的是开展内部建设。其中,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创新发展模式,为外围国家和地区实现转型发展探索路径、提供示范,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过程中,应根据"一带一路"框架下我国区域开发新格局及其时代特征,在深入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把分区推进与联动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东中西互联互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一带一路"涉及的范围广泛,国家众多,各国间的文化、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这些诸多问题对教育协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型人才不仅要求熟知我国的发展现状,更要求了解沿线各国的相关知识,主要为国外语言、文化、法律、贸易规则等。加强国际私法学科建设是防范"一带一路"区域风险的现实需要,国际经贸合作格局重构的必然趋势也对国际私法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边疆治理体系现代化有其特定的价值内涵和衡量标准,置于这一视域下的规制稳边,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总目标及总要求下,以国家政权的强制力为后盾,强调法律、制度、权力等规制手段的直接运用,并在法律规制主导下适当开发和利用组织纪律及民间习惯等规制力量,针对特定的边疆治理客体开展规制治理,为边疆地区"五位一体"发展提供必要动力,营造良好环境,强力保障国家法制统一和边疆社会安定和谐。边疆社会问题及矛盾的综合性、复杂性、突出性、敏感性,决定了规制稳边是边疆治理的最佳选择和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按照边疆治理体系现代化标准加以建构的规制稳边方式,必然具有崇尚法治理念、追求边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视秩序最优化及维护边疆地区政治与社会稳定等系列要求。法律规制是规制稳边的核心手段,行政规制是配合法律规则稳边的主要手段,组织纪律规制是法律规制稳边的辅助手段,乡规民约是法律规制稳边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