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我国处在城乡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轨的重要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西方的人口流动模型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刘易斯和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比较分析,针对我国的国情,探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我国要依靠发展农村经济就地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相结合的途径,多渠道、多形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对于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统筹城乡经济,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笔者阐述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衣业生产力水平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现象凸现。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在1.5亿多左右,如果再把加入WTO的影响因素考虑进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2亿多。在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既是我国就业战略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4.
四川藏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藏区是我国经济落后地区,农业人口占绝大比重,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需要向二三产业转移。藏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除受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外,还有其特有的制约因素:四川藏区的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缓慢,第二、三产业发展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四川藏区劳动力自身的不利因素,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因此,实现藏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要加强几方面的建设:发展四川藏区经济,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规范劳动力市场;提升藏区教育层次。  相似文献   

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虹 《理论前沿》2003,(12):39-39
我国存在着典型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小城镇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而不应将小城镇作为主要或惟一的渠道。(一)小城镇只是整个城市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小城镇是整个城市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济的发展既要有国际级的中心城市,也要有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因为农田是不可迁移和叠置集中的,农业活动、农业人口…  相似文献   

6.
推进制度创新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对于发展我国社会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实行制度创新则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劳动就业转换主要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乃至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加入W TO后,随着国际市场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冲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势会更加严峻。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已成为我国目前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应从理论分析和对策探讨上展开。一、国外就业转换理论从世界近代史看,一国实现工业、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无序状况需要采取一条系统化途径 ,从整体上推进有序化转移。即启动国家大工程建设 ;积极发展小城镇和妥善发展大中城市 ;优化农村投资环境 ,吸引“回流” ;提高劳动者素质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问题,己成为制约农村经济乃至全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瓶颈.探讨新时期、新的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途径,不仅有利于合理利用、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而且有利于农业劳动力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从而有利干社会的稳定和安定团结.从调研农村劳动力就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查找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普遍困难和问题,进而对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有效转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讨综述李有发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全面的研究。现就这个问题几个方面的观点综述如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因对于现阶段规模空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因,主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我国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应通过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教育转变二元经济结构,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突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对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张启强 《工会论坛》2004,10(1):9-11
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再就业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吸纳劳动力的结构不合理、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封闭性等主要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必须城乡统筹 ,走城镇化道路 ,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战略。具体来说 ,就是要统筹工业化发展、改革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等。  相似文献   

15.
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状况。当前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很多制约因素,党和政府要积极为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经之路,其实质是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流动,其根本目的是增加经济收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生产力发展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已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增多,转移难度加大,是新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解决,不仅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会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一、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 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剩余  相似文献   

17.
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社会结构的改变、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人口老龄化、环境恶化和过剩产能等都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坚持粮食生产不放松,坚持高起点上主动作为,坚持以问题导向顺势而为,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可持续,农民增收可持续,资源环境可持续。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增强对新常态下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认识以及当前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拥有大量的农业人口。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劳作逐渐走向机械化,由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的问题愈加明显。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异地转移的诸多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由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无论是在主观要求上还是客观需要上都显得很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存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状况。当前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很多制约因素,党和政府要积极为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农业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9亿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4/5,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4.85亿人,剩余劳动力大约在1.75亿人左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一、我国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