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提出,源于人们切身感受到的生态危机。在破解生态文明的难题中,由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所处生态环境体系的差异,在相同的“生态文明”语词下往往会形成不同的“生态文明”构想,反映出对“生态文明”的不同认识和理念。要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就要认清同一“生态文明”语词所掩盖的不同认识和理念,确立正确的关于生态文明的认识和理念。其中,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和理念的确立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党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从十二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文明”到十六大的“三个文明”到现在的“四个文明”,这是党关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又一次突破和发展。深刻认识从“两个文明”到“四个文明”历史跨越的必然性,对于深入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按照“四位一体”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党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从十二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文明”,到十六大的“三个文明”和十七大的“四个文明”,这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又一次突破和发展。深刻认识从“两个文明”到“四个文明”历史跨越的必然性,对于深入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按照“四位一体”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之一。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各级党委、政府长期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认真实施了“七彩云南”保护行动、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以及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始终保持资源林政管理严打高压态势,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和生态产业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森林玉龙”。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既是对人类文明进入转型期的规律性把握,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理念的实践性提升。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将引领人类迈向文明的新高度,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是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6.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保障。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南宁市要重点做好“绿、水、新、旧、通”五篇文章,其中“水”文章就是要着力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南宁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独特的优势,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同时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和水生态文明市创建。南宁市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结合中国水城建设、“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国内一流生态亲水城市。  相似文献   

7.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政治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生态问题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而其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丰富、发展和运用。本文从生态观的理解、运用等方面提出一些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命题,指出人类社会正在由工业文明时代向新的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时代过渡;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发展所选择的道路和目标,也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切入,探讨了正安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从“两个文明”到“四个文明”,从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到“建设生态文明”提出的历史过程,实践上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序幕渐渐拉开的历史过程,理论上是马克思主义文明形态理论体系创新并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内容的历史过程,政治上是中国共产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机结合的历史过程。在国家建设高度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面对21世纪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质变升华关键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新起点上做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中共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生态立县战略,并紧紧围绕“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和“一屏障三基地”建设,推进美丽玉龙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玉龙县政协紧紧跟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先后开展了“全县石漠化治理、县城周边环境整治、以煤(电)代柴”等视察以及“金沙江沿岸生态屏障建设、小水电开发、生态产业建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发展问题”等调研活动,以提案的方式对全县关注的小流域治理、农村垃圾处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林政管理以及耕地保护等提出了意见建议。下面,笔者就在全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1.
杨柳 《工会论坛》2008,14(3):29-30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理念,把我国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高到了一个全新高度。生态文明作为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是对中国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构建合适的制度保障。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跨越。  相似文献   

12.
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问题,是20世纪全球面临的中心难题之一,这标志着工业文明已经走到了尽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对工业文明的变革和超越。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生态价值观、发展生态政治和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并使之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了“两山”论、生态生产力论、生态民生论、生态文明论。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论点,“四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两山”论科学阐释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生产力论彰显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意义,生态民生论强调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论揭示了生态环境对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诠释的“道法自然”“万物自化”“天人合一”等生态伦理思想,对当前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生态构想具有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民生福祉、民族生存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国家、全球生态发展两个全局角度深刻地回答了“何以必然的历史演变逻辑”“何以科学的生态文明理论基础”“何以践行生态文明实践创新”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一系列关于生态的重要理论与实践的阐述构成了完整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党和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持续发展”,描绘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蓝图。开展“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全民环保主题活动,就是把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云南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略和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悠久的中国历史孕育了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国古人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产生了众多的生态思想。延续至今且影响深远,我国传统生态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解放思想、转变认识、更新观念。生态文明观念是生态文明精神成果的一种形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其内在的规定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挥生态文明观念的现实作用,使政府、企业乃至全体公民真正自觉地加入到践行生态文明观念的行动中来。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建设既需要政治、经济体制等“硬件”建设,亦需要伦理文化、思想道德等“软件”建设。针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在理念方面存在的“天人之争”、“物必尽其用”、“以己度物”等错误生态理念,庄子“万物同源、物无贵贱”的生态价值平等观、“知足知止、无用之用”的生态资源利用观以及“与天同乐、顺物自然”的生态情怀有利于构建更加平衡互利、谨慎灵活以及和谐美好的新时代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制度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进程中,我国要建立起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主要包括四大方面:生态文明行政制度、生态文明产权制度、生态文明监督制度以及生态文明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