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和法家是两个重要的法律思想流派。儒家以礼为维持社会秩序之行为规范,把礼作为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法家以法为维持社会秩序之行为规范,认为法之功用在于禁奸,而非劝善,因而主张治国必须依赖国家强制力量。处于相同时代背景下的先秦儒法两家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儒法两家的法律思想均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两家的协调与互补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2.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和法家是两个重要的法律思想流派。儒家以礼为维持社会秩序之行为规范,把礼作为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法家以法为维持社会秩序之行为规范,认为法之功用在于禁奸,而非劝善,因而主张治国必须依赖国家强制力量。处于相同时代背景下的先秦儒法两家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儒法两家的法律思想均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两家的协调与互补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历史上,王安石不仅是一位富有开拓和进取精神的杰出政治家和改革家,同时也是一位富有宽容和创新精神的杰出思想家。在思想领域,王安石本着"惟理是求"的精神,客观地、平等而不存偏见地对待各种学术流派,吸取各家各派的合理思想。他援佛入儒,援道入儒,援法入儒,以及援诸子百家入儒,以充实和弘扬儒家的学说和义理,从而取得了多方面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4.
秦汉时期统治者分别将战国时期的法、道、儒三家学说加以改造,使之成为各自的正统法律思想,呈现法、道、儒各家相继为用,相互影响和补充,前后再更替现象。纵观秦汉王朝的政治得失,适时地把握社会背景,完成法律思想的借鉴和更替是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5.
荀子倡导礼法并重,其构建的"礼法"理论将孟子学说拉回到了孔子的原本立场并适应了新的社会环境,从而使得儒学思想恢复活力。而荀子思想活力的来源则可追溯到孙子兵法思想中的行为主义,这种行为主义观念在墨子和商鞅的思想中均被完全贯彻,并在荀子所创建的"礼法"理论中被成熟运用。这一思想主线展现了兵家与儒法两家的渊源关系,而从兵法到礼法的思想发展脉络既可以印证"刑起于兵"在先秦思想中的演变历程,也同时回答了"儒法合流"的思想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6.
管仲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哲学家,是法家代表人物和思想先驱。以其法家治国理念辅佐齐桓公成功治理齐国,抗衡诸国。后人称其为管子。其治国思想集中体现在《管子》一书中。中国传统文化不乏当代内政外交思想精髓,唯有内儒外法,兼顾国际关系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两极,方可在全球化时代的大国博弈中保持自身的发展。管仲法家思想,虽有与现代民主社会、自由市场理念相抵触之处,然而却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抵御某些大国对别国内政的缓慢渗透方面开出了一剂良药。在全球格局和国际组织中,虽然不同国家的责任性质和大小不同,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这些属性和要素共同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内儒外法的治国理念在当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中的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7.
荀子与韩非的法治思想分别代表了战国末期儒、法两家法治思想的特点。荀子从人性恶的基点出发 ,主张“化性起伪” ,建立了以礼法论为核心的法治思想 ;韩非则集前期法家之长 ,从人性自私自为的观点出发 ,建立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二人的法治思想分别有不同的人性基础 ,在具体内容与立法原则上及对法的地位和作用、法与德的关系上都得到了不同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裴蓓 《理论前沿》2007,(18):32-33
中国古典社会管理思想是在儒、法、道三家管理思想的冲突与融合中逐步形成的,在理论上儒、法、道的思想尖锐对立,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却互为融合、补充,形成了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兼容法家、道家学说的独特的封建社会管理思想,在实践上形成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体为法家的传统社会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可以从儒字的构成和儒所代表的身份两个方面考究儒的由来,在字的构成上,其来源于需;从身份特征上看,则儒通濡,有沐浴的意思,与原始术士活动有关。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践行儒的行为规范,致力于传承包含儒的活动内容的周礼文化,形成了以周礼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学说思想;其有成效地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并周游列国进行宣传,使其学说影响力逐渐扩大,成为一大思想流派(家),儒家也就由此而生。  相似文献   

10.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儒、道两家思想堪称中国思想文化史中的两座高峰.两家思想在我国的传统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思想的两大渊源.本文以两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作为文章切入点,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及道德教育等方面对两者进行对比研究,以古鉴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