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吸毒、贩毒等毒品违法犯罪问题,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刑警组织1990年统计,全世界非法生产阿片高达5000吨,制造和销售海洛因1000吨,全球毒品每年销售总额8000—1000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0%以上。毒品滥用已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约有105万,如按每人每天吸食0.3克海洛因的低标准计算,全年将吸掉270亿人民币。虽然政府投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去缉毒、戒毒,但对于毒品危害仍然是杯水车薪,因此在禁毒机制的设立上需要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3.
1996年,我省的农业是一个较大的丰收年。统计数字使人十分喜悦: 粮食喜获丰收,总产达到332亿斤,是历史上的第二个丰收年,有12个市比去年增产。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肉蛋奶分别比上年增长7.9%、3.1%和5.5%,达到240万吨、106万吨和19.3万吨。水果产量达308万吨,比上年增长16.2%,大棚菜面积已  相似文献   

4.
吸毒者为了吸食、注射毒品而非法持有一定量的毒品,如果毒品数量达到非法持有毒品罪中“数量较大”的标准,应认定吸毒者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对于以贩养吸者而言,按照其具体触犯的毒品犯罪定罪处罚,其毒品数量按照有证据证明的具体毒品犯罪认定,对于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的毒品犯罪,应按照非法持有毒品罪进行认定。对于吸毒者已经吸食、注射了的毒品不应再计算为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数量之中,对于吸毒者多次持有的毒品数量不应累计计算为非法持有毒品罪中的毒品数量。  相似文献   

5.
当前,毒品的风行态势已经产生了质的转变,新型毒品逐渐取代海洛因主导地位,成为毒品滥用的发展趋势。通过审视当前毒品亚文化背景,剖析当前新型毒品吸食的人群类型、吸食行为、吸食诉求,从亚文化理论的视角对我国当前的禁毒工作、禁毒政策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6.
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第七十二条第三款将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为违法行为予以治安行政处罚。站在坚持吸食、注射毒品非犯罪化的立场,对该类行为从犯罪学的角度进行综合考察、借鉴恢复性司法理念,对吸食、注射毒品者在采取非刑罚处罚的基础上,如何施以人性关怀、力求为减少和控制吸食、注射毒品行为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7.
就欧洲的毒品问题而言,1988年有两个重大事件。 第一件事是西班牙一次性查获1吨可卡因,这是一次行动中查获可卡因的最大数量。 第二件事是意大利两个秘密生产基地的发现及设备的拆除,并查获了267公斤可卡因及氢氯酸,这证明了哥论比亚贩毒者,美意之间的哥斯塔·诺斯塔(Costu nostu)及那不勒斯克莫拉秘密组织(Carmorra)之间的联系。 随着以中南美洲(尤其是哥伦比亚)为基地的贩毒集团在欧洲市场站隐脚跟,  相似文献   

8.
新型毒品具有吸食人群年轻化、人群向一般阶层扩散、场域多元化等不同于传统海洛因吸食的特点,对社会形成诸如经济压力、违法犯罪、群体性问题等危害。因此,控制新型毒品的蔓延,要加大执法力度,通过“打源头、堵通道”等措施查处涉毒案件,依法严惩新型毒品违法犯罪。同时,要改善新型毒品吸食者对问题的认知态度和生活态度,展开社区服务等全方位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毒品具备依赖性、违法性与危害性的特征,按法律规定分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两大类。常见的毒品有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MMPI量表对200名戒毒人员进行测量,并以社会支持量表等六个量表对其中100名吸食新型毒品戒毒人员进行测验,发现吸食不同毒品类型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中的疑病、抑郁、躁狂、精神分裂等八个方面因子分差异显著.对吸食新型毒品戒毒人员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其社会支持、原生家庭、情绪、认知、戒断时间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预测作用,解释率达81.8%.据此,本文从情绪、认知、行为、社会支持、原生家庭、戒断时间六个方面探讨吸食新型毒品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提出矫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期间,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乐山市现代畜牧业有了长足发展。预计到2070年底,全市畜禽出栏将达到:猪395万头、牛10万头、羊51万只、兔2000万只、禽6100万只:肉类总产量将达到41万吨,禽蛋产量将达到13万吨;畜牧业总产值将实现6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4%左右,农民农业增收中大约有50%来自畜牧业。  相似文献   

12.
新型毒品“K“粉的蔓延原因及遏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毒品“K”粉的发展蔓延不仅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同时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破坏了社会稳定,遏制新型毒品的蔓延刻不容缓。当前,吸食“K”粉案件不断蔓延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其特点是以群体吸食为主、低龄化趋势明显、无正当职业居多、隐蔽性强和“K”粉来源地较复杂等。遏制“K”粉蔓延必须完善禁毒工作的法律法规,为打击吸贩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提供法律保障; 在堵源截流、坚决铲除娱乐场所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加强禁毒宣传力度和禁毒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混合毒品“快球”中的可卡因和海洛因成份。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和灵敏的优点,能同时区分可卡因和海洛因。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贩毒组织日渐增多,手段、方式越来越现代化。一些贩毒分子为了金钱,勾结世界上的贩毒集团进行各种贩毒活动,使吸毒、贩毒这一丑恶现象在我们这个“无毒国”又卷土重来。据统计,1991年全国公安机关和海关缉获毒品案件8395起,吸毒人数14万余人。1993年,仅贵州省就侦破毒品案1165起。 毒品是从罂粟、石柯、大麻这几种植物中提炼出来的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卡因等。它们作为药品给人类社会带来福音;然而作为毒品,又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国家有关立法部门,公、检、法的高度重视,制定强有力的措施,打击杜绝吸毒、贩毒活动。  相似文献   

15.
女性吸毒者具有低度社会联结特征,其薄弱的社会联结与吸毒行为密切相关。女性初次吸毒的主要原因是朋辈影响和寻求新鲜刺激,影响复吸的关键因素是社会排斥、毒源难绝、生理成瘾,吸食的毒品主要是海洛因和冰毒,吸食合成毒品呈上升趋势,主要吸毒场所具有社会控制程度较低的特征。女性吸毒者有较强的就业服务和社会融入需求。从毒品需求侧开展毒品治理,应从实际出发,建立"不想吸、不能吸、不敢吸、不必吸"的禁毒戒毒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省毒品犯罪正在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升级。海洛因毒品的堵源截流工作不容松懈,并且我们面临着新型毒品以及贩毒手法诡秘变化的挑战,毒品消费市场正在升级,新型毒品吸食群体不断蔓延,所以禁吸戒毒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毒品泛滥的趋势下,新西兰吸食和制造毒品的情况也日趋恶化.新西兰通过非法制造和进口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国内冰毒市场,其国内制造的冰毒基本上采取以进口或本国非法流通的麻黄素或伪麻黄素为原料的合成工艺.对新西兰非法制造冰毒所使用的易制毒化学品的情况分析,可以对我国的易制毒化学品管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台湾地区形成了不同于大陆的毒品犯罪的立法特点。在惩治与防范毒品犯罪方面,台湾地区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与成熟的对策。尤其是,特有的毒品犯罪的立法模式、"毒品"的分类、犯罪构成、吸食烟毒罪等细致的罪名,值得大陆地区批判地借鉴和吸收。  相似文献   

19.
所谓毒品,特指需要由国家职能管理部门管制的对人体有特殊刺激和危害作用的药品,它包括鸦片及其衍生物——吗啡和海洛因、大麻及其衍生物——大麻脂和大麻油、兴奋剂、可卡因、抑制剂和致幻剂及其他精神药品。 毒品犯罪包括个人或唆使他人进行毒品的自我滥用及以盈利为目的加工、制作,贩毒的活动。毒品犯罪是一种危害人类自身健康  相似文献   

20.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的日子里,翻开胜利油田20年的发展史册,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字:1978年到1997年,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由11.2亿吨增加到37.4亿吨,增长234%;原油产量由1946万吨增加到2801万吨,增长43.9%;主业销售收入由19.57亿元增加到236.36元,增长11倍;多种经营总产值由1991年的8.9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59.9亿元,增长573%;固定资产由26.32亿元增加到525亿元,增长18.9倍;职工人均工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