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宽"与"严"两方面的关系.在依法严厉打击严重犯罪的同时,对轻微犯罪依法从宽处理,尽可能减少社会对抗,最大限度地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我国以往的刑事司法活动一味地强调对犯罪人进行严厉打击,而忽视甚至无视对犯罪人的权利保护.因此,贯彻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当前形势下理应侧重于"宽",重视对犯罪人的权利保护.目前,我国刑事司法领域还存在诸多不利于犯罪人权利保护的因素,表现在思想观念、立法以及司法实践等层面.解决上述问题只能从完善和落实具体的刑事司法制度入手,如在审查起诉阶段建立缓起诉制度;在审判阶段确立刑事和解制度,注重缓刑的适用;在刑罚执行阶段实行社区矫正,改进监狱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2.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司法适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宽严相济包括了三层含义:该严则严,当宽则宽,严格遵守刑法的规定;严中有宽,宽中有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合理区分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宽严并用,宽严有度,保持刑罚适用的均衡性.应当从刑法的明文规定、罪种、情节以及犯罪后表现等四个方面来区分该宽还是当严,在严格依法的前提下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做到公正执法,并且在疑案的处理上准确把握宽严相济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当前,宽严相济作为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政策,已经得以确立。缓刑制度本身即一种立足于宽宥的行刑制度,当然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体现从宽精神的必要手段。法院要重视缓刑的适用,在具体裁量刑罚过程中要切实贯彻好宽严相济的政策精神。  相似文献   

4.
2007年2月1日,高检院出台了《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明确规定:“要正确把握起诉和不起诉条件,依法适用不起诉。”在此强调合理使用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起诉裁量权,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实践中实际运用的具体体现。本文以当前我国检察机关起诉裁量权暨不起诉决定权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为考察对象,对照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对检察工作的具体要求,分析了现实环境下我国检察机关起诉裁量权存在的不足并相应地提出了完善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5.
酌定不起诉制度适用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酌定不起诉制度是基于起诉便宜原则而确立的,其通过对轻微犯罪进行非刑罚化的处置.适时终结已经启动的不必要的刑事追诉程序,是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重要载体.由于在法律规定、理解适用、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酌定不起诉的适用率仍然极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效果,亟待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以办理轻微刑事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为突破口,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和实施,很多地方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司法实践的具体适用及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当下刑法理论界和司法界关注的话语中心.本文认为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应当以实现刑法的价值为度.而伴随着刑法发展,现代刑法有了生态价值的取向.因此在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中必须有机融入刑法的生态价值理念,最大限度地维护生态利益、保护生态环境,真正彰显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精神实质和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8.
第一,我们在什么背景下讨论刑事和解?如果是在宽严相济的背景下,刑事和解只是宽严相济中"宽"的内容,但并不是"宽"的全部内容.除了刑事和解之外,检察机关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还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因此,要在更大的范围内思考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9.
宽严相济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对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活动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黑恶势力犯罪严重侵害公民个人、法人的利益,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稳定,扫黑除恶必须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对于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要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从严判处刑罚,严格刑罚执行,同时对于未成年人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应当考虑依法从宽,做到区别对待,宽严有据,罚当其罪。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事司法政策正趋于成熟和完善,“宽严相济”政策的适用是大势所趋。审查逮捕是司法程序中最重要的一个程序,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重要环节。在审查逮捕环节是否正确适用宽严相济政策是既能严厉打击犯罪又能切实保障人权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基层检察院适用该政策的数据分析,说明该政策适用的实际效果,并提出该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我国刑事法制背景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主张重点在“宽”,而非“严”。面对轻微犯罪大量发生造成的刑事立案总数居高不下,暴力性恶性犯罪愈演愈烈,给“命案必破”的工作目标带来压力,新型的社会越轨行为不断涌现,给公安执法实践带来困扰的局面,公安机关应该在科学界定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础上,从执法理念更新、程序解读、实体运用等三个方面探讨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与行使检察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刑事司法及检察权的行使问题上,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性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际意义.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因此而呈现出社会关系不稳定、资源稀缺难以支持良性的社会运作、发展不平衡矛盾较为突出以及违法行为普遍化等特点,为构建和谐社会,应当实施政策指导型刑事司法,注意"软性"司法手段的运用以及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为此需反思重刑思想,包括反思短期自由刑的适用、反思"严打"方针的贯彻、反思死刑的应用、反思规制经济的刑事政策.行使检察权,应当注意逮捕权运用的客观性与中立性;注意公诉权运用的歉抑;推进协商性司法和恢复性司法;注意在查处职务犯罪中贯彻宽严相济政策.  相似文献   

13.
刑法解释学的蓬勃发展使得刑法学生机盎然,实质解释与形式解释两种解释理念的对抗让"正义"再次展现出多元化,是打击犯罪还是保障人权,这是个价值选择问题。刑事政策为刑法解释学的走向指明了方向。当前的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表明,"宽大"与"严格"的刑事政策指导了刑法解释学的基本走向——以严格解释为基础,以扩张解释为补充。针对妨害秩序的犯罪应当严格解释,针对公民人身、民主权利和财产权的犯罪可以扩张解释。同时,尊重行为类型在刑法中的基础地位,限制想象竞合的滥用。  相似文献   

14.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当前惩治犯罪、防卫社会的重要刑事政策之一,对于促进警察执法的规范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在当前警察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展开的背景下,应当以规范警察执法为视角,在重新剖析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质内涵的基础上,纠正当前警察执法过程中宽严失衡的现实问题,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全面贯彻到警察执法实践中,切实推进公安机关规范执法.  相似文献   

15.
宽严相济:中国经济犯罪的控制对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事政策是国家面对犯罪而作出的公共选择。作为刑法的灵魂,刑事政策不仅能够指导刑事立法,而且是刑法适用的基本准则。就经济犯罪控制对策而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首先在于根据社会危害程度对刑法所调控的经济行为进行科学分类,其次在于对危害程度不等的行为选择不同的行政或刑事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形成的“少捕、少杀,处理上一般从宽”的少数民族刑事政策有其相当的合理性,体现了对少数民族的人文关怀和司法宽容,在实践中得到了包括西北少数民族在内的各族公民的认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这项刑事政策也有其历史局限性,新形势下,应当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基石,关注“两少一宽”政策的刑事法律化,明确“两少一宽”并非少数民族刑事政策的全部,丰富少数民族刑事政策的内涵,促进法治和其他正义而有效的社会控制资源的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之功能,不应忽视包括西北少数民族在内的各少数民族固有资源在控制犯罪中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项新的刑事司法和犯罪预防模式,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但由于我国目前的社会治安形势仍不容乐观,因此,应当在有限的范围内开展。目前适用的案件范围应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侵犯人身权利的过失犯罪案件、部分轻微刑事案件,对重罪案件则应当以民间同事纠纷、婚姻家庭矛盾引发的人身损害、侵犯财产犯罪案件为宜;适用的诉讼阶段,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应当仅适用轻伤害刑事案件,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则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均可适用;达成和解的法律后果,对于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仍应当从严把握,对其他案件则可依法从宽处罚或适用非监禁刑。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作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牢固树立四种检察司法理念:司法人性化、司法高效、司法民主、司法中立.检察职能实现方式的转换应当从慎用逮捕、刑事和解、起诉便宜、社区矫正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