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干部工作提供了创新视角:要立足高的起点、坚持与时俱进、克服体制障碍。在干部选拔标准的创新上,要坚持把握政治坚定可靠、具备现代素质、得到群众拥护三个必备条件;在干部政策机制创新上,要完善科学合理的干部进出关系、建立合理调节军官利益关系的福利待遇制度、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干部分类管理体系;在干部管理机制创新上,要创新干部评价机制、干部选拔机制、干部工作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 ,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当前 ,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权力缺少应有的监督 ,体制转轨过程中管理制度存在诸多漏洞 ,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和政策法规落实不力 ,对干部违纪违规处理不严。因此 ,要通过党内干部监督理论创新 ,积极探索在地方和基层党组织内以权力制约权力 ;反腐败领导体制创新 ,在省市县三级实行同级监督 ;反腐败制度创新 ,使反腐倡廉有法可依和有章可循 ;反腐败机制创新 ,使党员干部不能也不敢腐败。随着经济体制转轨的推进 ,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腐败现象一定会大大减少 ,我们党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廉洁的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恩施州积极探索创新培训计划生成机制.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在班次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上较好地找准了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的结合点,干部参学的积极性和到训率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并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行阐述,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作为协商民主的参与者,民主党派应充分认识建立、健全、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参与协商民主制度、机制的建立,内容和形式的不断丰富、完善,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南京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革以建立、完善和创新制度为着力点和关节点,坚持用科学的标准、科学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选拔任用干部;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扩大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有机结合,在落实群众"四权"上下工夫,在实现党委的民主决策上花气力,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上动真格.南京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革成效明显,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改革动力不足、选人用人权过分集中、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以及改革工作不到位等问题.深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革,必须在激活动力源,构建新的动力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干部考评机制、民主推荐机制、党委民主决策机制、退出和淘汰机制以及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南京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革以建立、完善和创新制度为着力点和关节点,坚持用科学的标准、科学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选拔任用干部;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扩大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有机结合,在落实群众"四权"上下工夫,在实现党委的民主决策上花气力,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上动真格.南京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革成效明显,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改革动力不足、选人用人权过分集中、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以及改革工作不到位等问题.深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革,必须在激活动力源,构建新的动力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干部考评机制、民主推荐机制、党委民主决策机制、退出和淘汰机制以及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7.
与时俱进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新世纪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要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一要树立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的观念;二要实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的“三结合”;三要积极探索并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南京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革是按照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的要求进行的。坚持用科学的标准、科学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选拔任用干部;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扩大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有机结合,在落实群众“四权”上下工夫,在实现党委的民主决策上花气力,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上动真格;把建立、完善和创新制度作为着力点和关节点,坚持用好的制度选人用人。南京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革成效明显,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改革动力不足的问题、选人用人权过分集中的问题、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以及改革工作不到位的问题。要深化这项改革,必须在激活动力源,构建新的动力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考评机制、民主推荐机制、党委民主决策机制、退出和淘汰机制以及监督机制。在不断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和改进方法的同时,对现行的一些条例、制度和做法进行大胆地改革和调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武汉市洪山区围绕“和谐洪山,创新洪山”的建设目标,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提升能力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奏响了干部工作创新实践“三步曲”,着力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似文献   

10.
在干部队伍建设中,要确保干部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就必须创新干部监督管理机制,着重解决干部监督不力的问题,充分发挥干部监督制度的“防火墙”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干部监督管理机制需要做到如下几点:创新信息获取渠道,实现被动接受信息为主动掌握的转变;创新权力制衡机制,变行为的监督为权力的监督;创新责任机制和干部惩诫机制,实现关口前移和齐抓共管监督;创新监督保障机制,变单一监督为全方方位监督。  相似文献   

11.
县级党校在党的干部培训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县级党校在干部培训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提高县级党校干部培训工作的质量,适应建设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的要求,关键是要不断增强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新培训理念,创新培训机制,完善培训制度,夯实培训基础,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做好统战工作,提升工作水平,必须不断建立和完善统战工作机制,努力以制度创新推动工作创新。要建立和完善民主党派、工商联调研工作机制,在建言献策上求实效;建立和完善统战部牵头联络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在围绕中心上使实劲;建立和完善"9 1"智力扶贫工作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上干实事;建立和完善统战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在规范工作上出实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展的党内集中教育活动,主要有延安整风、1950年整风、1957年整风、"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党内的集中教育活动,对于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起着很大作用。当前尤其要着眼于提高党员素质和干部能力,解决党内存在的安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制度,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关系,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1999年始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促进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同时,由于审计目标与干部管理监督目标的不一致,一直与干部管理监督机制处于协调中,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逐步显现。其中,相关法律问题是焦点,如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法律中如何定位,相关程序如何设定等。课题组成员在对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需要研究解决的法律问题,指出对各地实践中的经验与问题,相关立法既要认真总结、吸收,更要批判、创新。  相似文献   

15.
政策创新是以新的理念为指导对政策进行改革、完善和发展,以适应新的政策环境的政府行为和活动.政策创新是对整个政策过程的创新和突破,是政策实践的积极探索.政策创新受内结构和外结构诸多因素影响,当前应着力从观念、主体、配套机制、法制化、政策学习等方面着手加快推进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16.
创新发展之路,首先要重视集聚创新人才.要充分发挥好现有人才作用,同时敞开大门,招四方之才,招国际上的人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探索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政策,进一步创造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7.
网络和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深刻影响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为完善政协的民主监督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背景下,政协在民主监督中要坚持民主监督的正确导向,提升民主监督主体的新媒体素养,打造民主监督的新媒体平台,并积极探索民主监督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社会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对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实现特色办学和按需施教、创新教学方式、形成和发展干部教育培训的“延安模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基于以上原因,社会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必然以挖掘教育主题和确立课程形态、完善师资队伍、建立合作双赢的共建机制以及增强学院文化软实力为诉求目标。  相似文献   

19.
政策创新是以新的理念为指导对政策进行改革、完善和发展,以适应新的政策环境有价值的、系统的政府行为和活动。政策创新是对整个政策过程的创新和突破,是政策实践的积极探索。政策创新受内结构和外结构诸多因素影响,当前应着力从观念、主体、机制、法制化、政策学习等方面着手加快推进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20.
电力企业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首先要积极探索党组织活动的方式,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要突出重点,健全制度,落实到位,积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党组织建设、企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突出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