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应具有适当的理念根基。理清法治政府建设的理念,才能祛除一些理念误区,即法制工具主义、法治与德治结合论、政府本位论等。梳理和借鉴西方法治政府建设的理念演进,我国应树立符合法治政府建设实际的四大理念创新,即:人权主义是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价值理性,法治主义是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工具理性,宪政主义是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制度理性,服务主义是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行为理性。  相似文献   

2.
宪政共和主义是对一种普遍价值观的追求,是道德建构主义的;宪政共和主义强调权力来源独立的多政府单元的存在。宪政共和主义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它在公共管理和公共经济中的效率。针对我国复杂的现实情况,在宪政规范允许的限度内,实行一种差别性的共和主义是可以想象的。  相似文献   

3.
当代共和主义可以分为两派:一派重视"积极自由"的观念,强调民主和政治参与,其主要代表为哈贝马斯;另一派重视"消极自由"的观念,强调法治和权利,其主要代表为佩蒂特。与当代其他共和主义者相比,佩蒂特不仅对共和主义思想给出了最为详尽的论证,而且还提出了一种系统的共和主义理论。这种系统的共和主义理论由三个部分组成:首先,佩蒂特提出了一种共和主义的自由观念,它既不同于自由主义的消极自由,也不同于传统共和主义的积极自由;其次,他阐述了一种政府理论,并且规定了共和主义政府的四个方面;最后,他表达了共和主义的两个理想,即平等主义的理想和共同体的理想。  相似文献   

4.
西方共和主义蕴涵了丰富的究政思想,为当代中国宪政图景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共和主义主张通过分权制衡的权力架构来确立和保障公共利益,并通过公共利益来实现个人利益,强调和平、文明、稳健的社会治理方式,从而与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形成了内在的联系。建构当代中国的宪政理论,推进中国的宪政化进程,应该着力借鉴与吸纳共和精神中的和谐均衡理念。  相似文献   

5.
制度移植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变迁的主要形式.宪政被移入中国后却发生了变异并最终导致失败:国家主义宪政模式背离了宪政自由主义的本质;全能主义政府背离了有限政府的宪政精神;法治变成了"法制"下的"人治".宪政移植变异与失败的原因在于:移植制度与本土非正式制度的紧张与冲突:中国社会传统缺少宪政基因并存在着反宪政基因;移植制度不...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后半期,西方国家普遍发生了政党与社会分离的现象.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这是自由主义的胜利.然而,自由主义中内含的消极政党参与也导致了代议工具主义和公民犬儒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一种新的协商政治模式在汲取共和主义中积极政党参与传统的基础上,力图解决自由主义的问题.本文认为,将政党因素考虑进协商民主的讨论中,可以增强这一新政治范式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在公共行政的学科发展中,先后形成了宪政主义、管理主义、政策主义等不同的研究取向和理论范式.为了克服管理主义和政策主义公共行政理论的局限性,有必要继续重视并阐发宪政主义公共行政理论.  相似文献   

8.
在古典共和主义向现代共和主义的思想转型中,休谟所具有的重要贡献一直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休谟认为古典共和主义思想虽然包含着一些非常有益的价值理念,但是也存在着诸如易于腐化、规模小、阶级压迫和派系纷争等弱点。为此,休谟对古典共和主义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度设计方案,使得共和主义能够克服古典共和主义的局限,成为一种优于欧洲近代君主制的政治选择。休谟在西方共和主义思想的现代转型中有着别人无法替代的关键作用,他的思想通过麦迪逊对美国宪法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税收法定主义的确立对现代法治主义和民主宪政的出现,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当今世界倡导法治的国家纷纷在宪法中时其加以规定.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我国税收立法权的行使远离税收法定主义的要求,本文在分析其原因的同时,试图探索一条通向税收法定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10.
共和主义情境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的长河中,民主一直具有迷人的魅力和强势的话语权.从某种程度上说,民主意味着参与,而围绕着民主政治中的公共参与如何施展,不同主义的话语体系给出了不同的释义和论证.与自由主义论辩的"劲敌"--共和主义,对公民参与有着独到和精辟的理论分析和证明.在共和主义的情境中,公民的参与围绕着如何在治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实现公共利益而在公共领域展开的"言谈"和"论辩".公民在此表现的正是民主政治所要求的一种积极的言行,而不是扮演前现代政治的消极服从的"臣民"角色,更不是目光短浅的"地域民".这种在权利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协商和讨论是以一种宪政式的民主框架为保障,是修正选举式民主在现代政治运行中暴露出的弊端的基础上的论辩式民主.  相似文献   

11.
宪政是法治的高级形式。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民主是宪政的基础,法治是宪政的载体,人权是宪政的目的。宪政包含民主、法治和人权三个基本要素,宪政民主就是以宪政主义为根本的民主制度,宪政决定法治,宪政和法治必须是以良法为前提,良法之关键在于宪法的至上性。  相似文献   

12.
宪政与有限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职能的增加 ,政府“行政疆域”的扩展 ,部分解决了现代社会发生的复杂问题 ,但是它的副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需要“行政国家”向“有限政府”的过渡。“有限政府”的建立 ,离不开民主与法治的发展 ,而民主与法治正是宪政的构成要素。宪政的精髓就是限制、规范和制约政府权力 ,保障个人的基本人权。建立“有限政府” ,首要任务是建立宪政  相似文献   

13.
税收法定原理是现代法治国家税法以及宪法所追求的基本原则之一,税收法定原理在很大程度上规制国家征税权,是现代宪政的表现形式之一。税收法定原理在我国的缺失,严重阻碍我国税收法治的进程。构建我们国家税收法定原理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日程。法治理论、人权保障、人民主权、民主政治以及权力制约原则等宪政基本理论为税收法定原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宪政视角下的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民主与法治的统一体,宪政所蕴含的基本精神是主权在民、权利保障和权力制约。从宪政的角度看,和谐社会实际上是权利与义务、权利与权力、权力与权力之间的和谐。在建构秩序化的社会和谐和落实民主、法治、人权的过程中,宪政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宪政建设应该以行政法治为核心 ,行政法治又有严格规则模式和正当程序模式之别。以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为切入点 ,并结合对行政法的历史发展轨迹的分析 ,认为传统行政法治的危机实质上是实体行政法的危机 ,重建行政法治的选择是确立正当程序法治模式  相似文献   

16.
宪政和政府法治是关系密切的两个概念。宪政对法治、人权、自由、平等的内在追求要求政府应当实现政府法治。所以在宪政视野下的政府法治就有其特殊的内涵,只有明确并处理好政府的行政权与个人的公民权等一系列权力之间的关系,并加快各种相关制度的建设,我国的法治政府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与此同时,宪法就此问题作出了相应的修改与完善.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在宪政法制建设的实践和迈向法治现代化的征途中面临着一系列急待从宪法、法理上予以澄清和正面解答的理论问题,本文就现阶段我国宪政、法治实践中所面临的若干最直接的现实理论问题进行了必要的宪法学、法理学分析和探讨,并对"政治与法治"、"权与法"、"宪政、法治与法制"、"政党、政策与宪法之关系"进行了具体探讨和论述,提出了在"依法治国"过程中必须摆正和处理好上列诸方面宪政、法理关系的具体理论建议和主张.  相似文献   

18.
作为西方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民主和宪政都被寄寓了人类对幸福的憧憬和期望,但各自又蕴涵着特有的价值理念和人文关怀.相对于个人权利和自由而言,民主与宪政都只是手段,个人权利和自由才是目的.在制度层面,要建立健全民主宪政体制,应重塑"民主"与"宪政"的协调并用模式,扬弃单纯的民主和单纯的宪政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