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的两个重要举措,前者代表了一种新的产业经营组织形式,后者则是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形式的制度创新。通过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驱动,并辅之以农业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是云南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障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形成工农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全面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本文就如何加快宾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是解决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有效途径。不同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不同问题,本人结合姚安县农业农村经济现状,对姚安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农民要增收,农业产业化是主要发展方向.在贫困山区,要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千家万户小生产形成产业化经营,选准产业发展方向和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则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修文县猕猴桃协会等农村专业协会的建立,促进主导产业的形成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展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主导产业与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机结合配套发展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的又一次创新,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潍坊市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源地。多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积极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业产业化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它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伟大创造,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从各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状况来看,整体上是好的,对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脱离当地实际,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从而导致整个产业系统无法维系的不良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和特点,立足当地实际,闯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化发展路子。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由传统…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走向市场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近年来,禄丰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题,迫切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许多地方,别是大中城市、郊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围绕建立社会主市场经济体制,加快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变,在认真总结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实施业产业化。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和确保农村经济总量增长,加快农村经、社会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标的一条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力,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改革以来的一个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突破,是农业经营体制、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的重大创新,是加快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要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沾化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促进全县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把冬枣作为一项主导产业运作,经过十几年的大力开  相似文献   

10.
王旭 《理论前沿》2002,(24):47-48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力图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土地制度、农业服务社会化体系建设等一系列观念和制度创新来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把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1.
当前陕西农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农业基础设施不足,生产条件欠佳,尤以水利为最;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投入低;产业结构极不合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因此,要加快陕西农业的大发展,就必须努力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格局,依靠我省的科技优势,大力发展知识农业,建好涉农“四大市场”,使陕西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仅靠农业产业不足以担负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要求的发展经济、富裕农民的使命。推进农村工业化是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促进农村经济大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途径。然而我国农村工业化有其迟发展效果,例如农村工业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不良;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成本增大;投入产出效益低下,缺乏融资渠道;买方市场形成,企业竞争压力加大;人才匮乏,人力资本短缺;不得不承担环境污染的恶果,发展成本增加等。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经营自然而然地、有机地将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改革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农业融于一个历史进程。渭南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辐射面还不够广,带动农户能力也还比较弱。应依靠市场信号来组织生产经营,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新产品的产业化开发进程,改善农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彻底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行生态和清洁生产模式,推广农业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引导农民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新、优、特农产品,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将产生很大的影响。陕西农业产业化虽有一定的发展,但因其长期受小农经济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仍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陕西农业要发展,要溶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就必须从更新观念、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等方面着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符合WTO框架协议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相似文献   

15.
农村的发展面临新的问题,突出地表现为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的不适应,造成生产的趋同性;农产品价格难以提高;技术水平的低下,也不利于标准化生产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品牌的创建。这就要求创新农村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同时,依托新型组织,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6.
现代生态园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是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它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与市场紧密连接的纽带,也是展现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及拉近城乡差距的有效手段,还是调整产业结构及拓展生态保护的必然需要,更是陕西全面实现生态农业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是要消除乡村,而是要振兴乡村。乡村振兴既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又是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扎实推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要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关注、回应和解答新时代“三农”问题。农村关涉共同富裕的基本面,要努力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解决乡村治理、基础设施和人才供给等难题,优化农村创富环境,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农业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柱,要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解决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发展难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民是促进共同富裕的主要群体,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解决运行管理、集体产权和发展动力等难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解决“三农”发展难题,补齐“三农”发展短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才能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主产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各种专业协会,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应以市场为导向。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科技强农。培育多元投资主体,完善农业产业化投融资机制。创新农业产业化管理制度,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能否发展和赶超,主要取决于是否制定和实施了恰到好处的经济发展战略。欠发达农业主产区经济发展不仅可以通过走工业化之路来推进,还可以通过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来实现。农业产业化具有市场化、工业化和休闲化等体现方式,已经具有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许多成功案例。农业产业化本质上是农业综合化。我国欠发达农业主产区农业产业化有一定发展但存在较大问题。欠发达农业主产区应该审时度势,将农业产业化作为欠发达农业主产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0.
县域经济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联结点,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权巩固的基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应通过对县域经济进行科学规划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进行产业规划,推进县域产业集聚;深化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对城镇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载体;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强化县域经济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转变政府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等,发挥自身的功能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