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弘扬中华文化、培育和谐精神、传承中华美德,已成为时代的强音。在2007年11月1日至4日举办的"第三届儒家伦理与东亚地区公民道德教育论坛"上,与会的领导及海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儒家伦理·公民道德教育与和谐文化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探讨。论坛旨在充分挖掘伦理道德智慧,努力丰富公民道德教育与和谐文化资源;深入探究中和之道,以挖掘其育人价值,致力于健全人格培育;强调通过多种渠道,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强调弘扬中华文化贵在行动,介绍各具特色的儒学普及教育活动的有益经验,搭建对话与共享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强烈历史责任感,更突出强调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伟大任务的重要意义。每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应身体力行,成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模范。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提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并在强调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同时,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发掘和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价值,充分吸收和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深厚而坚实的精神支撑,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正义精神、民本精神、人本精神、和谐精神及平等精神等与现代法律精神相契合。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既要移植外来法,但更应立足本国传统文化,挖掘本土资源,并大力弘扬其精华部分,传统文化中的法律精神正是本土资源中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号召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使之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教育界的重大课题;社会主义学院应积极倡导统一战线大协作的文化理念,充分依靠民主党派的智力优势、人才优势;中华文化学院的作用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工作者要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精神家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文化正面临着文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与挑战。积极筹谋应对,"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我国文化领域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7.
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夯实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根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有着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教化功能。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根基,就要坚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就要坚持文化发展方向、体现时代进步要求,就要坚持兼收并蓄,使中华文化具有更为鲜活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学院作为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面向港澳台海外同胞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政治学院,在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也承载着一份重任.……  相似文献   

9.
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与精神家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传统节日文化,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切入点。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认真提炼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研究节日的价值与意义,促进东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兼容并包。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弘扬中华文化,向来为我党所重视,但从"建设中  相似文献   

11.
超越疏离 走向和谐——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基本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不仅有文化之维,还有自然与社会之维。自然是人类精神依存的家园,社会是生命获取意义的家园,文化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确立正确的社会价值理念,超越现代性所导致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传统文化的疏离而走向和谐,是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化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相似文献   

13.
提高文化软实力,发展文化生产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分析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文化建设应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底线。中国人文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通过对人的关注提升文化精神的价值追求,参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优秀内容,通过对文化的整合更新文化传统,引导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方向。以文化精神为基础,促进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的良性互动,不仅是在学理上推进文化研究的需要,亦是在实践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安顿民族生命的精神家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目标。其中,“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种新的表述。在科技发展El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文化思潮多元化的今天,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总有一些核心价值观念能够穿越时空的界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共享,其普适性为全人类所认同。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构成民族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民族精神则是安顿民族生命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先人创造的历史实录,是民族历  相似文献   

17.
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形状。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理念,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为培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供思想借鉴和意识主导,对于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打造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随着世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加剧,海外统战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情况、新挑战。深入挖掘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打造海内外同胞共有的精神家园,需要我们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探索各种新途径、新方法,大力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并以中华文化为纽带打造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履行海外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责与使命,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华文化学院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参政党文化伴随着中国政党制度的产生而逐渐形成,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参政党文化建设,有助于推进学习型参政党的建设,有助于提升参政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履职能力,有助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参政党文化体系,一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二要大力开展参政党历史教育,弘扬参政党优良传统和作风;三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才智;四要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华文化和谐思想的升华与结晶。从古代社会的"天人合一"、社会的"大同"思想,到现代和谐社会的现实追求,都表明了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理想诉求,也是一种现实需要。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塑造和传承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