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非主流”文化是青少年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是,以非积极元素为主的“非主流”文化在青少年的推崇与社会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已经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青少年狂热追求“非主流”,有其心理原因。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负起共同的责任,以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对青少年发展认识的视角不同,关系到对青少年的发展状况判断以及采取的措施也是不同的,依据对社会化理论、自然青少年观、社会青少年观以及不同社会青少年发展观的视角分析,社会和政府应从青少年主体性出发,满足青少年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完善青少年政策,推动青少年成长成才、推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家庭作为孩子出生成长凝聚着血缘亲情的社会基本单位,在青少年人生发展和道德培养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笔者尝试从民间故事的“浪子回头”主题切入,采用文化分析的方法,深入阐释这些故事中蕴藏的民间智慧,揭示家庭的教育功能,同时提出成功的家庭教育是一种积极的家庭教育。积极的家庭教育理念蕴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宽容青少年在生命的过渡时期表现出的迟滞甚至倒退;积极地引导青少年面时成长危机;与青少年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深刻而复杂,学界对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研究集中表现在社会环境的概念及要素、转型期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的特征、转型期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优化策略四个方面。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本质属性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机制,应是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问题研究中有待深化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中国社会中教育规则的运行,家庭关系的由温而冷的变迁,青少年成长中心理发展的迟滞与社会化过程的增长、复杂和艰难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家庭亲杀案的激增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进行教育、家庭和青少年自身成长的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6.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积极行为.青少年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亲社会行为的特质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标志,也是主流社会的价值期许.当前,受宏观社会环境中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社会化关键因素中一些负面作用的影响,以及青少年自身成长中存在的一些不健康心理因素的影响,部分青少年出现亲社会行为缺失现象.社会可以对青少年个体采取适当的干预方法,训练和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的推广,网络消费逐渐成为时尚。网络消费文化是一种以网络发展技术为依托的符号文化,是青少年自产自销的文化现象,同时反映出后现代主义的消费倾向。认清网络消费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和消极作用,趋利避害,可以更好地发挥网络消费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减少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青少年犯罪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少年群体是社会成员结构中最具有活力与动力的主体部分,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的主力军。青少年群体对社会进步发挥着巨大的潜能作用。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青少年犯罪现象频频发生,愈演愈烈,甚至在社会犯罪年龄结构中占据较大数额,犯罪率偏高,犯罪案件性质较恶劣,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与影响。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有利于我国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创造适应青少年正常成长的社会环境,并为社会提供健康有利的人力资源。因此,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既有积极的影响,又对其价值观念、道德选择和人生发展等方面具有严重的消极影响。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概括和总结,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他们自觉抵制大众文化的消极、不良影响,健康地成长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支持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对青少年社会支持的有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并从社会支持的含义、青少年社会支持的来源、青少年社会支持的内容、影响青少年社会支持的因素以及社会支持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等方面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淮北、巢湖、安庆、宣城、黄山8个城市的2 426名未成年人进行价值观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未成年人价值观虽然呈现出多样化,但总体趋于积极进取之态;(2)未成年人价值观发展呈现出理想化与世俗化并存的倾向;(3)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发展呈现出宏观区域和微观环境的差异性。这和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当前社会发展的水平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志愿者精神是我国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发展的集合体,在当代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学校培育未成年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不仅遵循了提升公民意识的社会发展需要,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还呼应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因此,针对当代未成年人的特点,通过设置义工课程、建立激励机制以及配备志愿者队伍等工作来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时代所趋,是教育的创举,也是确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效延续的合理手段。  相似文献   

13.
流行文化的存在为青少年的发展传输着一定的正能量,但它本身承载的世俗性、商业性等负能量特质,不仅削弱了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还影响着青少年的认知与行为。面对其存在的合理性及所带来的挑战,需要在坚持以主流文化引导流行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提高青少年的文化品位,还要整合各种引导方式加强对青少年的理性引导,以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流动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流动青少年犯罪具有犯罪数量多,犯罪比例大;犯罪低龄化严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犯罪类型以侵财犯罪为主,暴力犯罪亦很突出;团伙性犯罪上升,地域性特征明显等特点。流动青少年犯罪大量增多,既有社会转型历史背景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方面的原因,又有经济上相对贫困、流动人口管理上存在漏洞,家庭、学校教育不当和流动青少年自身心理异常等方面的原因。要遏制流动青少年犯罪多发的势头,必须采取大力改革户籍制度,取消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保障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流动青少年的素质;大力发展经济,缩小贫富差距;优化社会环境,完善社区建设;加强普法教育,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市场与媒体的发展导致针对青少年群体的广告越来越多,而作为消费群体的青少年正处于自我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广告对青少年有哪些影响,广告与青少年自我形成之间关系如何,应该如何处理广告对自我形成的负面影响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青少年广告接触的种种表现,剖析青少年广告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动机,从自我概念、自我形成等层面对青少年广告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当前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定义进行描述,试图分析该群体成为弱势群体的原因,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并针对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所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从未成年人法律保护体系的角度看,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法律保护属于特别法保护,如《刑法》、《刑事诉讼法》等为特别法。本文是对近几年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别法保护的总结整理。同时,建议修改现行《刑法》、《刑事诉讼法》中相关未成年人的部分条文规定。  相似文献   

18.
网络问题表现在敌对势力加大反动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淫秽色情信息泛滥,毒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参与网上赌博越演越烈等多方面。在分析网络问题表现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防范网络问题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网络的推广与普及给青少年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它在拓宽青少年认知结构空间、促进其情绪宣泄和培养青少年多元价值观的同时,也容易导致青少年认知能力迷失、人际关系淡漠、生活意志丧失、抑郁、焦虑、敌对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而我国当前在青少年网络心理问题的治疗过程中,存在着禁止青少年上网、只进行德育训诫、重治轻防和治疗人员专业水平较低等问题。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应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和预防机制,开展网络心理教育,注重法制教育、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并提高青少年网络心理疾病治疗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品格证据在未成年人案件中有其运用的理论基础、法律基础和适用范围,但在实践中却存在一些弊端。构建本土化的未成年人品格证据制度,应该克服其在运用中的风险,完善前科消灭制度,丰富证据分类,并将未成年人品格证据规则具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