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治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社会工程,符号学因其系统性可为网络治理构建和完善提供学理支撑。网络治理和网络空间作为社会符号具有时空性和社会性,其意义会随着历史的变迁和解释主体的不同而变化,主要受历史条件、网络治理实践和国家利益等语境因素的制约。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和网络主权是中国网络治理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推动其从价值独特性符号向价值共识性符号的转变,即既保持中国特色,又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此外,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国网络治理具有时代性、人民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全球性,是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空间治理领域的中国实践,是历史符号在新时代的全新阐释。  相似文献   

2.
符号互动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行动过程。其更关注行动者的行为在特定情境之下的符号意义,以及其他人对该符号意义的理解。符号互动的意义在于,其能够促进社会成员对自我的认识,可以合理满足行动者的各项需求,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将社会学中的符号互动理论引入犯罪学研究,以其为理论基础对犯罪原因进行解释,将有利于对引发犯罪的矛盾的尽早发现,有利于我们对犯罪动机形成过程的掌握,有利于我们从人际层次出发对犯罪的形成过程进行有力探寻。  相似文献   

3.
符号互动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行动过程。其更关注行动者的行为在特定情境之下的符号意义,以及其他人对该符号意义的理解。符号互动的意义在于,其能够促进社会成员对自我的认识,可以合理满足行动者的各项需求,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将社会学中的符号互动理论引入犯罪学研究,以其为理论基础对犯罪原因进行解释,将有利于对引发犯罪的矛盾的尽早发现,有利于我们对犯罪动机形成过程的掌握,有利于我们从人际层次出发对犯罪的形成过程进行有力探寻。  相似文献   

4.
法律解释活动中,法官选用不同的解释方法会带来不同的解释结果,但法官对解释方法的选用不是任意的,法官的选择受自身价值取向的支配。法律解释中存在价值取向是由一系列的原因决定的,而且价值取向对法律解释活动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法官需要做的是依据价值取向对法律的意义进行选择,实现个案正义与社会正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消费文化是指人们在消费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意义和符号体系,为消费社会的生活提供价值解释和支持。消费文化的兴起及其鼓吹的无意义、无深度、过分强调感官享受的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猛烈地冲击着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思维和行为取向,本文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维度探讨了当前消费文化对青少年道德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以期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有所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6.
索绪尔符号观再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贯穿索绪尔语言符号学思想的一条重要原则.任意性理论的提出,并不纯粹是索绪尔本人对符号本质问题深刻反思的结果,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其他许多非语言符号的比较.这是划分两类不同符号系统的一条重要标准.但是,索绪尔过分强调能指的形式侧面在符号结合体中的作用,相反对待号的能指侧面在物质质料构成上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有助于区别开不同的符号体系这一问题,却注意不够.符号的解释主体对符号形态的认同,除了符号的所指功能外,实际上对符号的能指侧面的物质质料特征有着很大程度的偏重.这也是符号学的代码理论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虚拟经济与符号经济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晶博士的专著《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一书,以金融全球化为背景,从理论经济学与金融学相结合的新视角,深入研究了符号经济(即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全书立意新颖,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然而,该书在论述符号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时,对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的解释是不够准确的,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8.
现代意义上平等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事件.平等的历程一旦启动,平等就会自我强化、自我增殖.社会发展对平等理念不断反反复复地渗透、传播、强化与使用,使得平等理念往往被人们当作天经地义、不可解释、不需理由的终极真理而接受.在现代性视野中,结合社会现实的发展,可以将平等划分为公民地位的平等、机会的平等以及对弱势者平等生存权利的保障三种形式.平等的有效实施将会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和谐.  相似文献   

9.
论行政机关法解释的审查基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行政机关法解释功能的不断增强,法院审查行政机关法解释的基准如何确定便成为行政诉讼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全面审查,还是部分尊重呢?本文基于美国法的经验,对合理性基准着重进行了探讨,并对其中某些具有借鉴意义的成分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微信朋友圈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将线下关系拓展到线上,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媒介。其人际互动实际上属于符号互动,经历了刺激—解释—反应这样一个传播过程,包括两两互动模式、单中心星状互动模式、多中心网状互动模式三种互动模式,它的出现导致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微生活的兴起。对朋友圈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符号互动论的研究领域,而且对微生活会有更自觉的文化认知,从而有助于微生活问题的克服与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1.
和谐理念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也是解决所有中国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法律解释将和谐理念纳入其对象、主体的研究领域中进行思考,会极大地加速中国法治社会的进程,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应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努力,进行有效的法律解释,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文本是诠释学上的专门术语和理论,文本本身的要素体系为文本的理解和解释提供了一套分析的操作工具和话语体系。文本的法场域适用构成法律文本理论。法律文本理论对法律解释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法律文本相对于文本所具有的要素特征和相对于其他类型文本所具有的比较特征上。法律文本理论吸收了符号、语境、读者、作者、意向、意义、语用等可操作的元素,从而使得法律解释学的展开可以借助于符号学、语言学、语用学、诠释学等诸多实践性学科知识和规则,从而为法律解释学方法提供新的认识视角。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政治符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号是表达意义的工具,是意义的运载工具。每一个建筑物都可以当作一个"符号"。中国宫殿建筑是民族精神文化最突出的代表之一,是典型的政治符号。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它成为统治者借助政治力量达成政治目的的工具,构成了政治认同的一个重要侧面,成为维持政治统治的持久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文章第一部分讨论了青年吸烟的四种动机类型,即情绪型动机、交际型动机、习惯型动机和符号型动机。其中,符号型动机占据了日益显著的重要性位置,对这类吸烟者来说,吸烟是为了建立或改善某种自我形象。女性比男性更注重香烟的符号意义,香烟对男性而言意味着力量、男子气、地位与身份,对于女性则象征着解放、自由与平等。符号型吸烟的逐步增多预示着吸烟者渐渐成为这个社会符号消费的又一批殉道者。文章的第二部分就吸烟背后的社会驱力——符号消费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所谓"符号消费",就是要对现代社会中所形成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分层及其心态直观体现,并从社会学层面诠释其意义所在。波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符号社会"及其关系作出特有论述,由此提出了他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实现其对当代西方社会的解析。这对我们认识当今世界的经济、文化及文化产业有不可忽视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符号是人类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它充当了心灵沟通的桥梁、文明交融的媒介。在人类全部生产交往和文明进程中,主客体通过思想、实体与符号之间的关联,产生巨大的"文化生产力"。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尤其在符号汇合的各种显性或隐性系统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离不开对文化符号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鲁迅奋斗的一生,从他思想、政治、文学和历史等元素中,可分析出鲁迅的一些符号形象内涵。从鲁迅自身塑造的元素中,他的符号形象,无疑会带有事实上的中性定位,但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鲁迅的符号形象,便会多了一些特定的涵义。确定鲁迅的形象符号,将他自身中性的和阶级的因素叠加在一起来定位,他的形象符号,才算客观与圆满。实际上,对待任何一个人形象符号的界定,都该是这样的原则和态度。  相似文献   

18.
根源于法本身的特性,制定法具有不可排除的种种局限性特征,然而以实现正义和公正为目的的法律,在被实施过程中必须弥补和矫正这种局限性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司法途径来矫正法的局限性,不仅是正当的,也是合理的;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对法律的解释、对法的发展和对法的局限性的矫正显得尤为重要和有意义,但是法官解释法律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为了更好的发挥司法对法的局限性的矫正功能,必须完善法官解释法律的体制和技术问题,而最重要的是解决法官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电信网络诈骗是一种非接触式犯罪,无论犯罪嫌疑人采用什么样的科技手段,主要的媒介是语言。社会符号学强调符号在社会行动和交际中的功能。犯罪嫌疑人调用相关话语资源与语言策略对身份进行选择与建构的动态过程,是符号在语境再构下的解释和再解释过程。在“冒充公检法”类诈骗中,犯罪嫌疑人运用语类模板中的话语资源编造虚假信息,构建虚拟语境,通过话语实践确立虚假身份,利用话语策略实现不同身份的多元转换。在话语交际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一方面限制受话人对话语资源的权力与控制,另一方面拓展对话空间加强与受话人之间的协商与互动,将目标身份通过语言符号经由对方建构,在确立自身的“机构代表身份”和受话人的“违法者身份”后,达到获取受话人信任、骗取钱财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20.
法律解释是法律适用的前提,法官在审理案件中,判断当事人请求权的性质、选择案件裁判依据的过程,都蕴含着法官对法律条文意义的解释与探索。审判过程中,基层法官对法律解释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以待决案件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基层法院案件多、情况复杂的特点,决定着法律解释基本上成为一种个性化的司法实践。通常情况下,个案法律解释目标在法律关系分析、法条意义理解、裁判结果推论、法律效果判断纵向四阶段中实现,上述法律解释目标实现程式个案具体化运行塑造了基层法官的独断型法律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