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7 毫秒
1.
论民族自治地方行政许可的设定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许可法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可以设定行政许可,根据立法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地方性法规不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因此,民族自治地方的条例没有行政许可的设定权,然而,就立法权限而言,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要比非自治地方的立法权要充分得多,它是自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体现,因此,应当具有行政许可的设定权,至少也要能够作变通或补充规定。  相似文献   

2.
立法权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一项重要的自治权。本文浅析自治民主,从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出发,客观地分析民族自治地方在行使立法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是在尊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逐步确立并完备起来的。制定自治法规是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的体现 ,既要注重法制统一 ,又需充分考虑民族习惯法的内容 ,将自主权与统一性有机结合。同时 ,应采取有效途径、方法 ,促进自治法规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自治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依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法规的权力。它具有立法内容特别、立法层次特别、立法主体特别、立法的表现形式特别等特点。通过对广西、云南两地的调研我们发现,西部民族地区自治立法中存在着民族自治立法体系不健全、内容缺乏针对性与民族特色、立法机关立法理念不强、缺乏自治立法的积极性,自治立法工作仍然较为滞后等问题,其成因是:西部民族地区自治立法的依据不够明确,缺乏操作性;上级部门对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工作重视、支持不够;对西部民族地区区情的调查和研究还不够深入;西部民族地区自治立法的立法者整体素质不高,所使用的立法技术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5.
根据《宪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百一十六条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九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享有自治权,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此称为自治立法权。根据《刑法》第九十条,民族自治地方的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对刑法的变通或者补充权,此称为变通权。根据《立法法》第八条,犯罪和刑罚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此称为法律保留原则。上述规定有两个问题需要厘清:一是自治立法权和变通权之间的关系,二是变通权是否违背《立法法》的法律保留原则。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自治立法权的法源根据是宪法,而变通权的法源根据首先在于法律(还可能包括行政法规),其次在于宪法。在法律的层次内,二者可以是统一的,在行政法规的层次内,二者是分离的。变通权的规定并不违反法律保留原则,原因是根据宪法规定,自治立法权中包含了变通权,此种变通权在法律的授权内具有独立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族地方虽然资源普遍比较丰富,但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充分利用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实施细则规范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对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和谐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治条例是规范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重要法规之一,也是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环节。自治条例立法质量的高或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治条例的制定程序。我国《立法法》对自治条例的制定程序授权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规定,这将导致我国各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制定程序必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本文主要以自治条例的制定程序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立法规定与立法实践两个层面分别对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制定程序进行考察分析,希望能对自治条例的制定程序作些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8.
依法行政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民族自治区域作为我国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行依法行政既是民族自治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要求。目前,我国民族自治区域依法行政的水平还十分低下,在思想意识、民族法规及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行政执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加强和改善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政水平,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已成为民族自治地方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推进民族自治区域的依法行政进程,必须从民族自治区域的实际出发,树立和提高依法行政的观念,完善民族法规及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实施、监督程序;加大自治区域政府改革力度,规范行政执法,提高执法水平,强化行政权力的监督,从而实现民族自治区域依法行政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和经济特区均有立法变通权,可分别制定自治法规和经济特区法规。尽管经济特区法规在数量上远不及自治法规,但裁判文书网检索的结果显示,法院对于经济特区法规中的变通条款适用却更为频繁。尽管从制度层面看自治法规在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审理均有适用的空间,只是适用的方式不同,然而立法法所确立变通规定在民族自治地方优先适用的原则在司法实践中仍然难以发挥实效。主要原因还在于实务部门认知上偏差,对此首先应提升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知,厘清单行条例的独特属性,最后对变通条款的正当性存疑的再报请有权机关处理。  相似文献   

10.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立法的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立法既是地方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法制建设的重要工程,我国民族立法体制有力地保障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立法权,对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制建设,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实际运作看,行政立法也存在着一些不完善之处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中国法律法规名称英译版本缺少统一规范,英文译名混乱的状况常给来自法律界和学术界的人士带来诸多疑惑,特别是给外国读者带来一些理解上的困难。目前,中国具有较高效力层级的现行法律法规——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名称英译版本存在一些问题,比较突出有:(1)英译名称冗长且极具中国特色;(2)名称格式词后的介词使用混乱;(3)“Law”的前置定语表述形式多样。文章尝试以法律法规名称的英译文本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归类,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与普通法系国家的法律法规名称进行对比,分析中国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1)引用英文名称时参考权威机构编译的版本;(2)尽量简化译文名称的长度和结构;(3)制定不同格式词的一致结构标准;(4)尽量统一“Law”的表述形式。  相似文献   

12.
党内法规如何与国家法律相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就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相协调论述克服的办法及对策,以求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相互辅助,从而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独立,公平,规范,高效的鉴定制度,最终实现统一的司法鉴定体系。实现这一目标,一步到位.会有很大难度。因为这与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现状有较大差距。但为了与总体目标相衔接,在过渡期内制定的法规必须体现超前性,方能逐步实现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了政府规制烟花爆竹生产的国家标准及法律法规,重点回顾了法律法规,通过分析政府规制烟花爆竹生产的法律法规的空间和时间特点,找出了政府规制与烟花爆竹生产以及经济发展的关系,为以后政府更好的规制烟花爆竹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及其社会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危及家庭和社会的安宁与幸福,我国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框架基本形成,但对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不尽完善.在我国的<反家庭暴力法>未出台的情况下,现实的选择是努力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构筑反家庭暴力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环境法规范分为基础性规范和派生性规范 ,其效力要么来源于主流法规范 ,要么能被主流法的价值目标所阐释。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客观形势 ,解决现实的环境问题 ,基于调整和保护对象的共同性或相关性及在调整机制方面的同一性或衔接性 ,环境法规范需要在技术层面甚至原理层面与主流法规范通过派生或阐释的方式衔接和协调。这两个层面的派生或阐释工作不仅促进了主流法规范的丰富和发展 ,还夯实了环境部门法的独立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法治创新的制度需要,使得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了授权国务院在自贸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但暂时调整法律规定并非法律修改,作为一种非法定的授权立法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务院的暂时调整法律规定的立法授权,在授权主体的合理性、被授权机关的适当性和授权内容的合法性上皆与现有法律规定存在冲突。在未来自贸区的法治创新中,必须正视自贸区发展的法治瓶颈与长期性,防止代议制立法模式下行政权力的僭越。通过推进以《立法法》为突破口的多途径改革,获得变通执行法律的空间,并借助法解释学助力自贸区法治创新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借鉴其他国家的禁毒经验 ,我国的禁毒立法可从两方面加以完善 :一是修改、补充现有条款 ,如在从重处罚情节中增加对孕妇保护等条款 ,详尽毒品犯罪的下游犯罪即 :洗钱罪的立法 ;二是增设非法提供、运输、制造、贩卖制毒设备罪。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出台使我国立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该法并没有对立法技术问题作出专门规定,这便导致我国一系列行政法文件在立法技术上存在缺陷,进而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法律文件的质量。《治安管理处罚法》作为一部重要的行政法文件在立法技术上较《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大有改进,主要表现在:合理处理与相邻法的关系;适当处置立法授权;酌情控制法规援用;严格规范法律用语;准确厘定调整对象;相对周延规制主体;明确框定裁量幅度;分层设置程序规则;全面拓宽救济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