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行政许可补偿是行政主体在法定情形发生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合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给行政相对人造成财产损失予以合理补偿的制度。行政许可补偿的性质是行政主体的法定义务。行政许可补偿制度是信赖保护原则的体现,并且有其宪法依据。目的要件,即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是行政许可补偿构成中的重要要件,需要司法解释予以界定。合理补偿是行政许可补偿的标准,但关键是要通过科学民主的程序来保证合理补偿标准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法治国家,行政许可作为一项制度,是政府维护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不可或缺的行政管理手段,利用这种手段既能使国家处于超然地位,进行宏观调控,又能发挥被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一种刚柔相济、收放并用、行之有效的行政权行使方式。对行政许可制度进行研究,可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行政许可作为行政机关管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事务的有效手段,目前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阻碍统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和政府形象,给公民、法人带来日益沉重的负担.为此,笔者在对我国行政许可制度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和完善我国行政许可制度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行政许可的合法变更或撤回,还是行政许可的撤销,都意味着行政机关对先前作出的行政许可的变动,可纳入广义"失信"的范畴。政府失信导致的后果分别为行政机关对受损利益承担补偿责任和赔偿责任。二者的区分主要在于对行政许可撤回和撤销时所依据的"公共利益"的界定,以及与行政相对人的信赖利益之间的权衡;而在赔偿或补偿要件上,二者大体上相同。在赔偿或补偿原则上,现有的直接损害赔偿标准限缩了相对人权益的保护,完全赔偿原则的采用是我国今后立法的发展趋势,间接损害应当纳入行政赔偿或行政补偿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行政许可机关运行机制的完善状态,直接关乎行政许可的公正性、效率性价值目标的实现程度。通过对我国《行政许可法》在行政许可机关运行机制上的创新及相关背景的分析,肯定了《行政许可法》明确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和统一行政许可的创新成就,并建议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及相应的政府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6.
行政许可撤回、撤销与信赖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许可法>第8、69条规定的行政许可撤回和撤销制度是行政法上信赖保护原则的具体体现.根据信赖保护原则的要求,行政机关在作出撤回或撤销行政许可决定前,必须对行政许可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进行全面衡量.只有在不能给予被许可人存续保护时才会产生撤回或撤销行政许可的补偿和赔偿问题.从我国行政许可立法的现状来看,行政许可撤回和撤销的程序还是空白,需要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是对现行行政许可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创新。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部门承担着大量的行政审批事项,其应进一步转变观念,积极适应行政许可法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切实做好与公安行政许可相关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改革实施公安行政许可的机制和相关制度,扶持和规范行业组织、中介机构,防止产生权力真空、管理失范和行政不作为,加强对公安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8.
刘奇耀 《工会论坛》2005,11(2):82-84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与实施,以规范政府行政审批权限为逻辑起点,从体制上塑造权力(权利)主体间关系的法治形态.行政许可立法通过规定监督原则和具体制度,在法治政府层面,首次进行消除政府许可领域中缺位和越位的制度求证.本文试图通过对行政许可监督的理念、原则和制度的梳理来解析这一求证过程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
《行政许可法》中有关听证程序的规定被喻为中国政府的一场自我革命。该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对听证程序之启动做出了规定,该听证制度透视出政府在将公众参与引入重大行政许可上的努力。但是行政许可听证制度在启动上仍然存在行政裁量侵害公众参与的潜在危险。有必要在结合本土实践的基础上对上述条款进行反思与重构,找到公众参与重大行政许可听证程序的合理时机与行政裁量基准引入的规范路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行政许可法》在制定时,对行政许可设定权的配置比较严格,然而现有的制度却难以有效规范行政许可设定权,行政许可设定制度亟需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完善行政许可设定制度的有效路径。首先,明确并区分行政许可设定公众参与的途径。其次,完善行政许可设定公众参与的程序制度。包括确定公众参与的范围,遴选公众参与者,建立公众参与意见反馈制度,建立专家辅助制度。再次,完善行政许可设定公众参与保障制度。包括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权力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