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数字治理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支撑,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与有力抓手。可以从乡村公共管理数字化、公共安全治理数字化、公共服务治理数字化三个层面,对乡村数字治理运行的社会基础加以考察。整体而言,乡村数字治理“三化”取得较大进展,但东中西部乡村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各类数字治理技术优化空间较大。在乡村推进数字治理,会面临数字鸿沟,制约数字治理可及性;治理主体数字素养不足,制约数字治理有效性;数字技术场景适配度低,制约数字治理适应性;治理过程“孤岛”化,制约数字治理协同性等现实挑战。未来要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乡村数字鸿沟;提升干群数字素养,培育数字治理有效主体;精准研发技术,推动数字技术适配治理事务;加强条块、政社协同,强化数字治理执行保障。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家关于生产——消费比例失衡论的基础之上,系统阐述了生产——消费的辩证同一性。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生产与数字消费之间达到了短暂的相对的平衡。数字资本主导的数字产消合一以及数字消费异化现象仍然符合马克思关于生产——消费的辩证同一性的论证逻辑。伴随着中国特色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厘清数字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探索数字生产与数字消费的协同路径,就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数字消费良好生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数字消费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数字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和挑战。“数字鸿沟”不断扩大、数字霸权主义抬头、全球经济社会潜在风险不断增加、全球数字治理制度竞争等严重阻碍着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这些挑战和风险亟须国际社会合作,加强全球数字治理。无论是美国的“数字霸权”还是欧洲的“数字主权”,都因基于私利而遭到国际社会的抵制。作为世界第二大数字经济国,中国坚持数据主权,大力推动数字技术发展,积极开展数字技术国际合作,为全球数字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同世界各国一道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全球数字治理体系,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数字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碰撞导致老年人使用智能媒体的难度增加,使得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不仅是困扰老年人的技术问题,也是亟需解决的社会治理问题。从智能媒体技术发展的角度对C市X社区的老年人数字鸿沟现状进行调研,发现老年人数字鸿沟的主要问题体现在老年人拥有智能设备和互联网可及性偏低、老年人智能设备使用率偏低、老年人获取信息资源难度加剧等方面,破解老年人数字鸿沟需要“五位一体”协同治理、创造数字友好型社会环境、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教育,共同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智能美好社会。  相似文献   

5.
云计算等新兴数字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颠覆性变革。在此变革下,新兴数字弱势群体在逐渐蔓延。区别于一般弱势群体,该群体带有鲜明的数字特征,其弱势地位实际上缘自数字权利的不平等享有。面对数字弱势群体问题与数字发展的尖锐矛盾,亟须跳脱出原有的立法思维模式,重新审视数字权利。从权利内涵与权利保护效果的角度分析,数字权利符合且应当包含在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条款之下。由此为出发点,从转换立法思维、完善数字权利理念、完善落实法律制度和践行数字向善理念四个方面为数字弱势群体提供有效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论述了西北地区发展数字艺术教育的潜力,在高校设置数字艺术专业的国际趋势,战略方针,并提出了框架性解决方案;同时引申出西北地区由此建成数字文化产业基地的可能,从而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之精神。  相似文献   

7.
数字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较而言最大的特点即为交互性,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线性传播,用户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能成为传播者。数字技术是数字媒体的支撑,艺术创新是它的灵魂,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空间,而这个虚拟空间在交互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使人们逐渐走向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数字电影特效的出现对电影艺术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表现传统影像不能表现的视觉奇观,满足网络时代观众的心理需要,真切地传达人的情感和心灵感受,表现人类创造影像的无穷潜力。但数字技术支撑下的数字电影特效是制造电影真实感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电影艺术家应抓住“人文”这一电影生存命脉,让电影绽放迷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对劳动异化做出了四重规定。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兴劳动,表面上给予了工人更多的空间与自由,但是仍然没有摆脱劳动异化问题。数字劳动异化加剧了技术与人的关系失衡,带来了更为隐蔽和深刻的剥削。由此,面对这个新的时代课题,必须要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视角,去重新审视数字劳动异化新的表现特征,以此来实现对数字劳动异化的扬弃,促进数字经济健康运行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美术专业学习的方式和考核测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改变。数字美术正改变和丰富着传统的美术创作理念与规律,并顺应信息化数字时代的发展潮流,成为美术创作领域新的艺术形式。网络化考试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发考试系统,适应校园信息化建设和远程教育的现实需求,将成为新型的主流考试测评方式。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跨入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资本主义主要有三个特征:数字化营利、数字化剥削和数字资本化。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劳动形式经历了从物质劳动到数字劳动的演变,数字劳动成为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劳动的一种新形式。数字劳动的本质,就是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在资本逻辑的控制下,数字工人在数字平台上进行有酬劳动,生产数字产品和数据商品,其第一动力是谋生,在数字劳动的过程中,资本家实现了对数字工人、用户以及整个社会的三重剥削。只有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审视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下的数字劳动,才能揭示数字资本主义背景下数字劳动的本质,才能使我们更为客观清醒地认识数字资本主义的弊端,规训资本对数字化技术的掌控,更为理性地看待数字化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数字新闻漫画具有艺术载体的数字性、艺术题材的现实性、艺术表达的多样性、艺术欣赏的互动性等特点。数字新闻漫画的艺术特点使其在新时代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数字性能畅通传播的途径、现实性能吸引人的关注、多样性能引起人的共鸣、互动性能促进主流价值的内化。充分利用数字新闻漫画维护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要掌握有利时机、占据舆论主动,善用情感共识、传递共同价值,融通中外表达、创新对外话语,坚持正确标准、讴歌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3.
数字环境下,作者精神权利的主体身份具有多重性,出现作者与作品使用者同化,甚至是数字技术与作者混同。与传统作品相比,数字作品精神权利客体具有虚拟性,其商业气息越来越浓,数字作品更容易被改动且不留痕迹,作者声誉保护还具有跨境特点,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发展也有利于保护作者声誉,提高作者知名度,甚至是保护读者利益,促进作者精神权保护。针对数字作品制作技术和数字作品传播技术给作者精神权利带来的威胁,首先应该从技术层面完善数字作品权利管理信息,保护数字作品作者身份及数字作品的完整性;其次,法律层面则应明确作者精神权利的司法管辖选择、法律适用,可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因特网条约》、Trips协议等规定进行应对;最后,面对数字技术冲击,应贯彻作者精神权利与公共利益平衡原则,既要保护作者精神权利,又要促进产品和信息的流动。  相似文献   

14.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战略问题。我国粮食总产量连创新高,但粮食安全仍面临诸多挑战。通过数字技术赋能粮食产业,粮食生产系统可以实现从种子肥料到生产、加工配送,再到消费等产前、产中、产后全流程的升级,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新动力。然而,当前粮食生产领域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还存在小而分散的农业经营模式难以改变、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水平低、涉农数字技术有效供给不足,以及粮食大数据采集、处理和开放共享效率低等多重现实难题。应当因地制宜推进数字农业建设,加强粮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涉农数字技术的创新水平以及粮食大数据采集、处理和开放共享的效率,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构筑坚实的数字屏障。  相似文献   

15.
近半个世纪以来,数字信息技术成为约束"国家利维坦"的重要手段,但伴随时代的进步,数字信息技术开始异化,自身可能演化成为一种新的利维坦即"数字利维坦"。"数字利维坦"是现代社会面临的新型危机,具体表现为:数字技术发展对虚拟社会的逐步消解;"数字利维坦"对社会分裂的助推;"数字利维坦"对个体化社会存在基石的冲击。未来,只有不同社会群体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利用数字技术为人类服务,遏制"数字利维坦"的恶性演化。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党校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ortal技术的党校数字门户作为解决方案,将整个数字门户体系分为基础层、处理层与展示层。其中,基础层由网络基础设施、技术规范、信息标准等组成,处理层由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公共数据中心与各应用系统组成,展示层由数字门户与浏览端构成。展示层与处理层之间以Portlet的形式展开信息交互。  相似文献   

17.
数字公司因技术禀赋和资本力量成为数字全球化时代掌握国际话语权的新兴力量。技术禀赋包括领军型技术创新、多赛道数字技术进步与融合能力、技术衍生关系。资本力量包括数字公司的主权级资本体量、数字资本的全球拓展性和社会渗透力。数字公司的国际话语权体现为四种权力,即信息剪裁、规范塑造、议程设置和政策影响。数字公司可以展示和隐藏信息、强制封锁和关闭网络账号以及审查特定信息,拥有对规则、伦理和法律法规的影响力。依托庞大的用户规模,数字公司成为新的议程设置者,供给特定的新闻内容,操控网络群体心理,炮制虚假信息。数字公司通过扶植政治代理人、政治游说以及对媒体和公众的公关影响政策制定。适度的国际话语权是数字公司的正当权利,但如果其国际话语权过度扩张或出现政治化倾向,就会冲击国际秩序、挑战国家安全和国家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基层在数字治理过程中出现了数字形式主义。数字形式主义表现形式多样,特征鲜明。基层数字形式主义的基本表征为,重视数字形式忽视工作效果、强调留痕漠视效率、热衷技术应用轻视人文关怀。科层制给予的压力、目标考核的推动、晋升激励的驱使、问责机制不健全的助涨,构成了基层数字形式主义的生成机理。有效解治基层数字形式主义,需要调正基层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加强数字化顶层设计消解数字贫困、完善激励机制推动基层数字治理、健全容错机制提升基层干部数字执行力。  相似文献   

19.
人们习惯于用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和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定位新媒体艺术的文化身份。实际上新媒体艺术依托的是数字复制技术,它与本雅明讨论的机械复制分属于艺术复制的不同阶段,从复制原理、复制功能到价值意义存在着一系列重大差异。简单沿用机械复制理论和文化工业理论将无法正确把握新媒体艺术基于数字复制技术的整合功能而形成的多元兼容、和而不同的基本文化品性。  相似文献   

20.
孙学峰 《外交评论》2023,(1):54-77+166+6
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正推动人类社会加速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与此同时,其也给国家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的战略压力,网络攻击成为国家难以回避的安全威胁,数字技术能力及其与其他国力要素的融合成为大国战略竞争的核心,与之相伴随的则是国家(尤其是大国)之间围绕数字技术国际规范的激烈论争。为缓解数字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竞争压力,国家的总体应对思路可概括为实力路径和规范路径。就实力路径而言,无论是网络威慑还是同盟合作,其核心都是寻求数字和物理空间实力/影响力的有机融合。就规范路径而言,尽管国际社会推动网络和数字技术国际规范的努力有所进展,但随着数字技术成为大国竞争的核心,体系大国就相应国际规范达成共识的难度越来越大。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兴起推动了大国战略竞争的转型,但尚未给国际冲突带来颠覆性变化,其原因在于目前新兴技术的军事应用水平仍难以突破传统军事能力的约束。展望未来,数字技术与其他国力要素的融合仍将是大国战略竞争的核心所在,而推动同盟/伙伴关系拓展至数字空间以及国际规范论争,也将是数字时代国际战略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