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国司法审查制度是美国司法制度中最具特色的制度之一。它的起源是马伯里诉麦迪逊案,该判例开创了违宪审查的先河,它的理论基础则是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理论。分权理论嫁接在美国宪政思想的基础上,完成了权力分立与制约平衡的美国式结合,这种分权与制衡相结合的形式就是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最根本基础。司法审查制度被认为是美国宪政最独特的贡献,是美国法治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齐玉苓一案是否是中国宪法第一案的反驳引出对中国宪法实施现状的思考 ,从而进一步论述宪法实施和违宪审查监督体制的完善 ,并提出建立专门的宪法委员会的设想 ,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3.
宪法是世界上民主和共和观念发展的产物 ,宪法监督是宪法得以被遵守的重要手段 ,而司法式的宪法监督模式更有利于宪法监督的实行。本文笔者通过对世界各国宪政历史和现实的分析 ,试述在我国建构司法式的宪法监督模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宪法监督也称为违宪审查,指由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以特定方式进行违宪审查,追究违宪责任,从而保证宪法实施的一种宪法制度.自宪法问世以来,世界各国都从本国国情出发,以不同形式建立了宪法监督制度.我国的宪法监督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这种宪法监督体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存在诸多缺陷.本文通过对西方主要国家的宪法监督模式的利弊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应分"两步走"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爱德华.柯克推崇限制王权和普通法至上,这种思想在博纳姆案的审判意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柯克根植于英国普通法形成历史中的普通法思想及其在裁判中的运用,为后来的美国宪法和宪政实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6.
宪法监督的司法化,是宪法监督的最主要和有效的方式。我国应当建立宪法诉讼制度,改革可以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行政审判庭审理少数“准宪法诉讼”案;第二阶段,宪法监督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共同实施监督;第三阶段,设立宪法法院承担全部宪法监督职能,最终确立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7.
法治的核心是树立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宪法保障制度,宪法诉讼制度是在实践中证明最有效的宪法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宪法保障制度,建立宪法法院制度,赋予公民以司法救济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从而调动广大公民参与宪法实施的保障,是中国当代法制建设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8.
论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 《工会论坛》2005,11(5):146-147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回顾了美国司法审查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在本文的论述中,作者着重强调美国司法审查制度产生的背景,希望从西方历史上的思想演变来看待司法审查制度的缘由。本文突破了对美国司法审查制度制度上思考的模式,希望从司法审查制度的内容来划分司法审查制度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宪法没有设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宪法监督难以落实到实处。当前建立司法化的宪法监督制度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表现在公民权利观念的形成、政治文明的提出、宪法法律属性的彰显和司法体制的不断完善等几个方面,应该抓住这样的现实机遇,努力推进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宪法司法化是指宪法规范由法院适用的过程,它是宪法法律性、宪法至上及违宪审查的价值目标的根本要求,对宪法和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宪法司法化的总体思路应当是:赋予法院违宪(合宪)审查权和宪法的具体司法适用权,建立以违宪(合宪)审查和人权保障为核心的宪法审判制度,使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得到认真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1.
宪法与正义     
宪政或法治是现代社会的根本秩序,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宪法是宪政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和文本载体,没有宪法就谈不上宪政。但是,从宪法到宪政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事,一部真正体现民意和时代要求的宪法——正义的宪法是首要的和必需的。"正义的宪法",即宪法的产生和内容上的正义性,或者说宪法的"合法性",这将涉及到宪法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宪法最高权威性不仅体现在形式上,更重要的应体现在实质上。然而我国的宪法权威却是缺失的。缺乏市场经济的支撑,宪法权威失去了经济基础的保障;政党制度可操作性的空白与发达民主政治的缺乏,使宪法权威失去了政治层面的维护;思想上宪法意识和宪法信仰的薄弱,无力支撑宪法权威;在法律层面上,违宪审查制、司法实践中的回避更进一步将宪法权威与人们生活之间的距离拉远,缺失也就成为情理之中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两种角度 ,分析论述了中国司法独立的缺陷与重构  相似文献   

14.
羁押关涉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世界各国都对逮捕之后的审前羁押予以严格规制,主要体现为设置了对审前羁押的司法审查制度。独立、公正的审前羁押主体、司法审查的正当程序性、犯罪嫌疑人享有基本的诉讼权利等是该制度的主要内涵。我国的审前羁押司法审查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法的精神支配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进行的法律性制度安排,法的精神是一种存在于所有法律当中的价值观念,它来源于对正义的不断追求。渊源于古希腊哲学的正义观是西方法律制度内在的根本观念,它启示和支配着根植于西方文明的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每一时代的正义观念都从社会观念的角度引导着法的发展,制约着法的发展,体现在法的制度之中,成为法发展变化的灵魂和精神。  相似文献   

16.
公正是伦理学的核心范畴。政府行政只有恪守公正的行政伦理,才能促进社会公正的实现,才能维护和增进国家与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7.
通过选择典型的宪法规范,在深刻挖掘这些宪法规范的内涵、充分分析相关规范之间逻辑关联的基础上,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认识我国频繁修宪的原因,对于全面、正确地评价我国宪法修改的“得”与“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安刑事侦查行为不受法院司法审查的制度存在两个弊端:一是人民检察院监督不力,二是刑事侦查行为与行政行为的界限模糊,为公安机关逃避司法审查提供借口。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应当在刑事侦查行为中引入司法审查制度,人民法院的司法审查应全面体现在侦查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宪政是保证现代社会文明的基本手段。文通过宪政产生的历史渊源分析,探讨和阐述了政府预算这个表面上几乎不具有政治敏感度的经济形式,最终演化成为民间力量施展影响并公开伸张的兴奋点,促成了宪政转轨。  相似文献   

20.
在宪法教学中,如下问题亟须澄清:课程体系与实在法体系虽不必完全一致,但宪法理论的讲解必须以宪法规范的解释为目的而展开;宪法教学不能偏离宪法的核心价值诉求,应围绕公民基本权利、国家权力以及公共利益这三个基本要素而展开;宪法在本质上是具有特定内容的规范性诉求,而不是力量对比关系;宪法研究方法与宪法教学方法虽有紧密联系,但仍不应忽视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