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理论研究,文章通过东部W县4个网络舆情事件案例,对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及其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网民感受到地方政府的结果引导程度愈高时,网民的顺从行为愈低,投机行为愈高,同时网民的认同度、满意度及其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质量愈低,不利于网络舆情引导;而当网民感受到地方政府的行为引导和社会引导程度愈高时,网民的顺从行为愈高,投机行为愈低,同时网民的认同度、满意度及其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质量愈高,更有利于网络舆情引导,并提出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从结果引导向行为引导、社会引导转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涉警网络舆情危机给公安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处置、及时应对涉警舆情危机事件已成为和谐警民关系的症结,因而妥善引导涉警网络舆情事关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和社会和谐与稳定。网民心理决定网民的网上行为,进而对涉警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网民心理包括代偿机制下的心理、追求本我的心理和首因心理、群体极化下的从众心理、群体怨恨心理和仇警心理。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对网民心理进行分析论证,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科学的引导措施,具体包括快速回应涉警事件、信息透明真实,事件进程实时发布、搭建交流平台,巧妙设置议题、宣传警察正能量和积极发挥意见领袖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界定网络群众路线科学含义的基础上,从互联网发展的视角剖析了网络群众路线的生成逻辑,探索了网络群众路线的践行方式。研究发现,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职能部门在互联网上通过密切联系网民群众、服务网民群众、维护网民群众等方式开展网上群众工作,实现体察民情、倾听民声、汇聚民智、解除民忧是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微博用户数量激增与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微博钓鱼、微博侵犯隐私、微博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及编写发布微博病毒等微博违法犯罪现象比较突出。为有效打击微博钓鱼犯罪,应完善信息监测与过滤机制,加强防范与鉴别意识;为防止隐私泄露,应加强帐号安全和信息管理,加强好友和粉丝管理,慎重设置微博功能;为遏制微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应加大网上管控力度,呼吁网民规范网上言论;为防范微博病毒,应注意对微博病毒的监测,同时,安装专业的安全软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网民反CNN事件"的分析,不难发现网络集体行为在行为场域、动员方式、组织结构、互动过程和行为效果方面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并对现实社会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关注网络集体行为,就必须关注网络空间及其特性对传统社会行为的影响甚至是重塑和再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纷纷开通网上受理平台,公开受理群众诉求,使网络监督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彰显。但与此同时,一些阻滞因素也影响了网络监督的效能提升。例如,网民主体结构存在局限,网络监督的代表性待提升;网络监督信息良莠不齐,网络监督的权威性待增强;监督的受理机制不健全,舆情收集处理能力待提高;网络监督的法制不完善,监督行为尚需进一步规范。对此,应当不断探索网络监督效能的提升策略,以加快推进反腐倡廉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7.
网民网上行为特征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网是如今相当部分青年人生活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网民上网目的、经常查阅的信息,使用的网络服务功能等方面概述了网民的网上行为特征,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我国迅速发展,并拥有了数量客观的中学生网民。本文以中学生网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学生网民的心理行为特点及学校和家长对中学生网民态度的分析,揭示中学生网民现象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从而归纳出中学生网民现象的本质内容。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我国网民的规模不断扩大,其中青年网民的占比也在不断上升.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网民素质"的不同界定的理解,结合"当代青年网络素质"问卷调查结果,从对网络的认知及网络操作技能、网络公共秩序、网络公共交往、网络公共参与、网络不文明行为等六个方面对城市青年的网络素养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青年网络素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我国网民的规模不断扩大,其中青年网民的占比也在不断上升。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网民素质"的不同界定的理解,结合"当代青年网络素质"问卷调查结果,从对网络的认知及网络操作技能、网络公共秩序、网络公共交往、网络公共参与、网络不文明行为等六个方面对城市青年的网络素养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青年网络素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网络刑法制度.然而,从我国目前网络犯罪的现状来看,其实施效果依然堪忧,网络提供黑客程序工具的行为有增无减,黑客犯罪产业链是换汤不换药,木马犯罪虽有所减少,可是依然盛行,修改浏览器首页劫持流量的黑色产业链逐渐成型,网络钓鱼的犯罪链条也异军突起.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破窗理论"来分析黑客犯罪,将这些理论分析应用到我国网络刑法实施的实践中去,则必然能够有效地打击网络犯罪,为众多网民创造舒适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2.
危机事件往往引起网络集群行为。网络集群行为是一种网络舆论现象,网络媒介属性使其与现实集群行为存在显著差异。社会转型时期矛盾聚集是其发展的根源,社会环境、群体心理、信息认知、网络特性和媒介影响网络集群行为。调控网络集群行为的措施有:信息公开、舆论引导、网站自律、网络立法、网络监管、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和建立分析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3.
网络空间是一个由各种话语体系构成的信息和意见传播平台,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希望能够借助这一开放的、互动的、具有广泛影响的传播平台来为实现自身的利益服务。政府除了运用各种传统媒体进行政策、业绩与形象传播外,还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一传播功能日益强大、社会影响日益广泛的传播渠道。政府要遵循网络形象维护原则,科学地开展网上舆论引导和形象管理,积极处置和有效化解网络危机事件,最大限度地赢得网民的舆论支持和形象认同,树立政府在网络传播中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论的特征及引导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时代,网络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媒体相比较,网络舆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民意和社会心理.由于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强、交互性好、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等一系列优势,其舆论形成具有自发性、快捷性、多元性、长留性等特征.也因为网络的开放性、网民身份的隐匿性以及受部分网民社会经验、自身素养等因素的影响,网络舆论往往又呈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甚至会以偏激和非理性的谩骂与攻击来表达观点.因此,正确分析和引导网上舆论,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运用和广大民众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度等的持续提升,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型的反腐形式不断发挥威力。其方便、快捷、低成本、大影响等优势有效加大了纪检机关的反腐力度。但是国家对网络反腐运行的法律体系和配套机制尚不健全,网民在进行网络反腐时违反道德规范甚至违法的行为时有发生。将网络反腐纳入法治化轨道,作为体制内反腐的稳定组成部分,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反腐的积极效应,避免其副作用和消极社会影响,是网络反腐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所在。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网上浏览信息、查询求知、学习咨询、娱乐休闲、参政议政、甚至是发家致富的需求越来越突出,各类现实问题也越来越多的集中在网络上爆发。近年来,宣传文化部门和互联网企业不断推进网络服务民生工作,积极主动的为群众解决各类民生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重视不够、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一、立足于提高网民素质,做好网上正面宣传工作提高广大网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是网络服务民生的根本目的。首先,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网络服务民生工作,要以提高网民的思想文化素质为  相似文献   

17.
网络空间的蓬勃发展为舆论传播开拓了便捷性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舆论危机事件,社会热点问题言论在网络平台传播时被无限扭曲和放大,对网络安全和社会秩序产生极大影响。透视公众在危机事件不同阶段中的心理取向和行为表现,将公众失范行为归结为信息层面的失范行为、行动层面的失范行为和情绪层面的失范行为,并指出矫正公众失范行为,化解网络舆论危机需要加强网民公共理性精神教育并构建网络社会安全阀系统。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已成为中国公民表达民意、讨论和参与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生活以及进行监督政府的重要工具,网民通过网络进行政治沟通、政治讨论、政治表达、政治支持、政治监督,从而也对政府行为监督,网络营造了对政府行为监督的公共空间,借助于网络人们扩大对政府行为的监督。总之,网络越来越成为对政府行为监督的重要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9.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交际也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我们对大学生网上交际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大学生网上交际行为的原因进行了探析,最后就如何合理引导大学生的网上交际行为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青少年网民数量的增加,如何给他们提供一个干净的网络环境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网络聊天工具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聊天方式提出了相应的监管方式,以期能最大限度地对青少年的网络聊天行为进行有效监督。要想给青少年一个干净的上网环境,技术监管只是一个方面,应该从立法着手,从根本上保证其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