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选择是由一国人民根据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做出的决定。创新和弘扬治理理念,必须要扎根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儒学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流派之一,儒家治理思想以人性论、民本论、中庸观为理论基石。其中,人性论是其哲学依据;民本论是其核心价值;中庸观是其思维方法。系统把握这三大理论基石,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儒家治理思想,对于当前中国推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选择是由一国人民根据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作出的决定.创新和弘扬治理理念,必须扎根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儒学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流派之一,儒家治理思想以人性论、民本论、中庸观为理论基石.其中,人性论是其哲学依据;民本论是其核心价值;中庸观是其思维方法.系统把握这三大理论基石,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儒家治理思想,对于当前中国推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总结党领导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决定》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持和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创新理论成果,也是现代政治学理论中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一篇经典文献。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西北大学梁星亮教授、杨洪教授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政治社会文化史论》(以下简称《史论》)。这是近年来陕西党史界一部难得的具有较高理论水准和富有厚重感的历史著述。我去年就阅读了《史论》书稿,  相似文献   

5.
《管子》一书综合了战国各派的思想,内容广泛、内涵丰富。因此。不能把它简单地划归到具体哪一家的流派之中。综观《管子》全书,其涉及的法家言与道家言各占重要的篇幅,与此同时,考虑到该书在总体上是一部论述国家治理的政论书。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党在"社会治理"领域的思想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以及各地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在一系列讲话和谈话中,逐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思想,这些思想包括: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和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加强网络空间建设,培育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加强城市常态化管理,狠抓城市管理顽症治理;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7.
《法兰西内战》作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经典著作,在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空境遇中,对其国家治理思想的挖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国家治理的首次伟大实践,蕴涵着国家治理思想的丰富智慧,即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选择,廉价政府和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工农联合统一战线的阶级基础,依法行政和民主监督的制度保障,劳动解放和自由联合的价值追求。由此,对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实践启示,即国家治理的政治保障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主导力量是建设高效廉洁政府,群众基础是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关键环节是全面推进制度建设,基本价值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组织李忠全、马广荣、马朝琦等同志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廉政建设史论》(以下简称《史论》)一书,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为党的生日奉献的一份厚礼。我长期从事党的廉政建设教学和研究,接触廉政建设相关论著不少,  相似文献   

9.
国家治理不仅是治国理政实践,也是重大的理论课题。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国家在自行消亡前将经历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阶段,过渡阶段的国家与国家治理具备新的特点,不仅保留了国家的阶级本质,更体现了无产阶级政权的社会性、公共性、人民性的特点。马克思对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理论虽多是预测性的,但经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检验,证明了其正确性和科学性,具有深远的意义。在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的理论框架下,中国国家治理应以阶级性、社会性、历史性为价值旨趣,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正>办刊宗旨《公共治理研究》是由广东行政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关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反映公共治理学术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则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这两者实质上都是从上层建筑、思想意识形态方面探索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基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建设法治中国的背景,深刻挖掘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深邃内容,特别是其关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思想,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新时代社会治理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从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统筹规划,结合现实国情,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治理的新理论和科学论断,即构建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法治型治理机制,构建城乡综合治理联动机制,搞好基层社会治理,健全社会治理信息化机制,全面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和科学化水平,打造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为中国社会治理指明了正确方向,是新时代指导中国社会治理的科学指南,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治理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近期的学习,谈一下我对这一问题的粗浅看法: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4.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程,尽管邓小平没有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但毫无疑问,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开拓,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性的历史基础。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既是启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民主政治的标志性文献,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全新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的一个历史起点。1986年至1987年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总体设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思想的雏型。1992年"南方谈话",作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指针,更是将实际上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升华到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  相似文献   

16.
国家治理以多主体、多领域、多手段为特点,将广阔的公共领域纳入其作用范围内,为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切入点。不仅"合作共治"对作为治理主体的公民提出了新的要求,公民也需要认同国家治理的合理合法性并对其进行回应,思想政治教育便在这一互动环节中成为国家赋予公民公共权力的前置性环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引导公民进行思想转变,梳理人的各种"关系",发挥育人作用,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培养具备一定公共参与素质和能力的合格现代公民,进而保障社会的良序运行。  相似文献   

17.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努力建设高质量智库,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智库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其独立性开放性、运行机制、人才政策、筹资保障和传播力影响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加快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必须明确职责定位,以提升国家治理水平为目标,打造国家治理"战略思想中心";发扬兼容并包、改革创新精神,建立完善适应国家治理需要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制机制;以更加开放、更富效率的新思维,全面提升智库服务国家治理专业化水平;建立完善合作、开放、竞争的人才机制,打造中国智库人才高地;适应全球化趋势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提升中国智库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超乎寻常关注网络空间治理,多场合数次阐述互联网建设观点。可以说,习近平网络空间治理思想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对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积极回应,是治国理政战略的重要部署。这一理论体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网络中国、怎么建设网络中国、互联网治理为了谁、依靠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当前对中国国家治理的研究主要有三个进路,即中央与地方关系视角、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及具体治理机制视角。中央与地方关系视角下的有关研究通常具有静态性的特点,对央地间关系的考察也较为松散,在理论视角上缺乏本土特点而过于西化;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研究有乡村治理与城市治理两大类,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要比关于城市治理的研究更为丰富,在研究深度方面则均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压力型体制、项目制及运动式治理等具体治理机制能够部分地解释中国国家治理现实,对正式制度的补足性是其共同特点。发展一个统一的概念框架来解释中国的国家治理是未来可行的研究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习近平关于贫困治理的思想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其贫困治理思想主要由本质论、目标论、动力论、方法论以及保障论五个方面组成,是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理论的重要新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新成果,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