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冷战后东北亚面临的国际环境变化及诸多的现实威胁,使多边安全机制的构建成为必然;而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朝鲜半岛的缓和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使多边安全机制的构建成为可能。在东北亚已经逐渐形成了“两个轨道”下的安全合作。中国应积极参与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军控与裁军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合作,为国际和平与稳定以及自身国家安全利益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冷战结束后,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中,军控与裁军问题很可能将成为影响双方信任和合作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双方必须不断拓展共同利益的基础,进一步加强团结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后,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崩盘,东北亚各国敌友阵线分明,地区冲突矛盾不断的局势并没有因此得到缓解。冷战遗产犹存、南北关系、朝核问题等热点频发以及多边安全机制的举步维艰使得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日益突出。为了维护东北亚地区的稳定,应倡导合作安全理念,建立多边安全机制,发挥中国积极作用;各国必须携手合作,通过不断的实践来丰富和完善合作机制,缓解区域内安全困境。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西方情报机构迅速调整其战略和目标,强调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情报和反情报上的价值,并借此完成情报功能和手段的转型.美国凭借其科技和信息优势,在全球范围内主导情报冷战的部署和实施.冷战时代,中国一直是西方情报机构预警的对象,目前又成为西方挑起的这场新冷战的重要目标之一.可以预见,中国在新世纪面临的信息和情报安全环境不容乐观,中国信息和情报系统将担负全线防守和出击的双重重任.  相似文献   

5.
引入大国竞争以达到战略均衡与通过“东盟方式”建立地区合作机制,这是冷战结束后东亚地区政治经济合作进程中并行的两种战略,大国竞争究竟是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动力还是障碍?作者在总结东亚地区政治经济合作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国竞争对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影响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尽管大国竞争在冷战时期为该地区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简单而稳定的政治环境,但冷战结束后该地区部分国家在加强地区合作机制建设的同时,希望通过引入大国竞争达到战略均衡并为地区经济合作创造一个稳定而安全的战略环境,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基础上,东亚国家若要继续深化地区经济合作,必须进行新的战略选择,而战略选择的关键是,如何从目前通过引入大国竞争以满足部分国家的利益而全面转向通过地区合作机制的建设寻求地区共同利益。对大国竞争过分依赖的战略不但会影响地区共同利益的构建,而且会削弱甚至阻碍东亚地区合作机制的深化。  相似文献   

6.
赵广成 《外交评论》2009,26(3):148-152
为总结冷战的经验教训,展望亚洲地区安全合作前景,“东亚与东南亚合作安全:回顾经验 迎接挑战”国际研讨会于2009年4月17—18日在外交学院举行。会议由外交学院和跨国冷战史研究机构“合作安全平行历史项目”(PHP)联合主办,外交学院院长助理朱立群教授和美国威尔逊研究中心PHP项目主任沃伊泰克·马斯特尼(Vojtech Mastny)教授分别担任中方和外方协调人。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  相似文献   

7.
在后冷战时代这一新的时代,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既十分重要又举世瞩目,中俄合作的内容、方式、性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在以一超多强和经济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国际背景下,日渐崛起的中国需要创造性地作出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90年代安全因素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性:一方面,中美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共同安全利益,因而安全因素对中美关系的维系和发展起到了主要作用;另一方面,美国仍沿用冷战思维,视中国为威胁,对中国采取了一些遏制政策,从而使两国关系经常出现摩擦和冲突。今后,这种双重性会继续存在,因此,未来的中美关系将在合作与冲突中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中美俄日四国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合作是四边关系的主流。在经济领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以及地区安全领域,四国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广泛、深入。而且,随着经济因素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非传统安全威胁越来越严重,四国在这些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具有战略性。然而,在军事安全和意识形态这两个领域,美日和中俄之间的关系仍然具有某种程度的对抗性,战略互信难以建立,冷战格局的影子时隐时现。四国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在相当长时间内只能维持“冷和平”状态。  相似文献   

10.
联合阵线是国际政治中一种重要的国家间合作形式.尽管联合阵线与联盟存在相似性,但是二者在合作的正式性、合作议题的广泛性、内部成员的凝聚力以及成本分担的灵活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与联盟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勾勒出联合阵线在国际政治中的基本特征.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在实施海外军事干涉行动时主要依靠组织联合阵线而不完全依靠传统盟友,这一实践提供了联合阵线在国际安全领域发挥作用的典型案例,有助于理解联合阵线的基本形态、运作机制及其效用.考虑到联合阵线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广泛适用性,在扩展国际影响力、提升国际话语权的过程中,中国有必要根据议题性质、利害关系和利益类型积极主动地推动联合阵线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