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通货紧缩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其是否出现,其特征、成因以及中国现阶段应采取何种对策等等,经济学界对此提出了众多真知灼见。在此归纳总结经济学界和经济工作者不同观点,综述通货紧缩。 一、通货紧缩是否存在论 1.不存在通货紧缩。1999年3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长长戴相龙在答中外记者问题“中国是否出现通货紧缩现象”时说,“出现通货紧缩要有两个重要条件,第一是物价连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连续下降,第二是经济萧条,表现为两个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这样的情况在中国是不完全存在的。中国物价指数在前两年连续下降,主要与农产品价格下降有关,不完全是货币供应量减少的原因。从货币供应量来看,广义货币这两年都比上年增长15%,不是下降而是上升。从经济发展来说,这两年不是衰退而是持续快速增长,分别为8.8%和7.8%。我认为现在中国还不存在通货紧缩,但是我们要预防通货紧缩”。认为目前我国只出现不“通货紧缩”的某种迹象,但整体上没有出现通货紧缩,不能把  相似文献   

2.
全球通缩环境下的中国经济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野 《理论前沿》2003,(19):35-36
按照经济学理论的一般解释,通货紧缩是一个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概念,通常指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这样一种经济现象。目前国际上对通货紧缩的普遍理解为“与货币和信贷供应紧缩同时发生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下降。”2003年3月,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撰文指出,中国是引致全球通货紧缩的因素。但笔者认为,自2002年底以来,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一直坚挺,截至2003年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已经连续5个月保持上升态势,国内通货紧缩压力已经明显趋缓,相反国际通货紧缩的压力却不容忽视。一、国内通货现状分析高盛公司在2003年初公布的一份报告中预测,…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通货紧缩是个新的经济问题。目前,关于通货紧缩,还有很多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本文以物价下跌或商品供应量缩减来判断通货紧缩,并认为通货紧缩只要不超出限度,也会有利于经济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4.
1996年政府投入最大精力,将谋求景气“软着陆”和物价稳定。为了景气的“软着陆”,以便有效地运营财政、通货,为此上半年将财政执行比率提高为60%线,以避免政治资金事件而带来的景气萎缩弊端。与此同时,在选定民资项目时,赋于有效的优惠条件,搞活民资利用事业,谋求产业景气复活。今年经济增长率不如去年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加强通货政策的景气调节机能,总通货增长率将保持去年的水平。虽然政府方面有强有力的政策意志,但  相似文献   

5.
产业结构趋同是地方政府投入主导型投资模式的必然产物。产业结构趋同的累积效应和负面效应直接加剧了我国生产能力过剩和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典型表现是物价负增长。物价负增长 ,不仅使投资需求萎缩 ,而且也影响到消费需求的增长 ,从而使内需启动的难度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在摆脱通货膨胀的阴影之后增长速度不断地回落,1998年物价水平指数和社会商品物价指数出现绝对下降。与此同时,下岗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我国经济又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忧患。对此我们必须正确加以认识。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水平从1997年10月份出现绝对下降以来,1998年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也开始出现绝对下降。按照国际通用的计算方法,扣除食品价格影响后的居民消费核心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核心价格指数。结果表明,商品零售核心价格指数从1997年…  相似文献   

7.
1998年以来,我国处于通货紧缩阶段,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信贷集中现象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信贷集中现象的产生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从理论的角度看也有其产生的依据。本文拟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理论着手,分析我省信贷集中现象的宏观影响及改善措施。 一、信贷集中现象。 从1998年以来,我国的物价指数不断负增长,但从物价下降(单要素论)来看,通货紧缩已毋庸置疑(谢平、刘锡亮,2001)。同时我国金融业又不断进行改革,1994年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政府不断出台一系列措施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进  相似文献   

8.
论点摘编     
启动市场需求的难点及对策 启动需求难度大,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第一,从1997年中期开始,我国经济开始出现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在第四季度变得十分明显。同年10月以后,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由于消费者有“买涨不买落”的心理,所以启动需求比较困难;第二,国企改革已进入一个攻坚时期,在解决国企长期重复建设形成的多余生产力和富余人员这两个问题的同时,需求也相应减少;第三,由于打破“铁饭碗”和住  相似文献   

9.
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1998年开始发生了通货紧缩,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会不会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下降?这是我国制定货币政策应考虑的重大问题。本文运用国际经济的历史资料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100多个国家价格总水平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的框架,对中国1993年以来的价格总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认为,通货紧缩会导致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判断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必须区分通货紧缩的初始条件以及通货紧缩的速度和幅度。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发生了1985年、1988-1989年,以及1993-1995年三次严重的通货膨胀.三次通货膨胀都是货币超量供应引发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是引起投资冲动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的投资热、行政干预是通货膨胀的助推器;需求拉动、成本推动是三次通货膨胀的共同原因,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农业发展相对滞后是引发结构性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国际因素对中国物价走势的影响不断加大.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面临着通货紧缩的成胁,但各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注入的大量资金,有可能成为下一轮通货膨胀的根源,因此,中国在防止通货紧缩的同时,还需警惕外部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11.
稳妥而积极地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李世华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企业法人制度。我国1988年颁布的《企业法》,曾提出建立企业法人制度。但国有企业由于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因而只是名义的而不是实际的法人制度。建立完...  相似文献   

12.
迷失的货币与突发性通货膨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3年下半年我国物价有明显抬头倾向,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紧缩的预防性货币政策,以期遏制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然而,紧缩的预防性货币政策并没有稳住物价水平,2003年 9月后物价越过“拐点”以较大的幅度上涨,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长期通货紧缩后突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本文试图以“迷失的货币假说”来解释突发性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以丰富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论研究,并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是吉林省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所在,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由于中小企业先天实力弱、信誉度低和融资风险大等问题,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在解决吉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扩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市场的覆盖面,理顺并增强担保体系与商业银行体系的密切合作,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完善我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无疑是一种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由于立法上的模糊和理论上的分歧,以至对私分国有资产罪涉案单位应当打击还是保护,成为我国刑事政策的盲点。实际上,单位成员同单位在利益上并不总是一致的,双方的意志有时会有冲突。私分国有资产罪的“集体决定”只不过是单位成员的共同意志,而不是单位的整体意志。“以单位名义”私分国有资产,实质上是假借单位名义私分本单位占有、管理和支配的国有资产,损害单位的利益,单位并没有从私分国有资产行为中获得利益。国家是本罪的最终受害者,而涉案单位才是本罪的直接受害者。本罪是直接故意犯罪,但行为人在主观上却不是为单位谋取利益。而是否为单位谋取利益,是界定获利型犯罪是否单位犯罪的重要条件。因此,本罪不是单位犯罪,而是自然人(单位成员)共同犯罪。我国的刑事政策在这个问题上的盲点应当消除,应当明确规定对本罪涉案单位给予保护,而不应打击,以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与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5.
曲卫东 《理论前沿》2004,(19):29-30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发达的信用就没有成熟的市场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建设问题是我国现实经济运行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由于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社会信用基础薄弱,在此基础上进行信用体系建设必将面临很多困难与障碍。就目前而言,制约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因素主要有:(一)社会心态因素首先,社会的价值取向的负面效应,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大障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的价值取向是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不是保护诚信的利益,因而人们没有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6.
合伙信用是一种法律信用 ,同时又与道德信用有着天然的联系。强制性不是作为法律信用的合伙信用与道德信用的根本区别。合伙信用是一种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信用法律关系 ,它属于私法信用 ,并偏重于义务性。  相似文献   

17.
1998年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这就是“通货紧缩”。 所谓通货紧缩,一般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减少及货币购买力的提高。其特征:一是商品或劳务的价格持续下跌,二是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8.
信用贫困,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信用是指民事主体所具有的经济能力在社会上获得的相应的信赖与评价。信用权的内容包括信用利益保有权、信用利益维护权、信用利益支配权。在我国,应当确立信用权的直接保护而不是间接保护,即在民法典中直接规定信用权。  相似文献   

19.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和FRB提供短期资金融资对策减缓了短期市场的信用收缩,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美国政府和FRB政策所带来的副作用和美国经济构造的原因将导致美国经济滞胀到来并加深。  相似文献   

20.
政府信用与政府能力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用对社会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 ,我国政府信用出现了下降的趋势。重塑政府信用的可行路径是 :必须加快法制建设步伐 ,严厉惩治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 ,建立相应的权力监督体系 ,拓宽信息披露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