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性是后现代主义社会学无法回避的问题,吉登斯作为后现代主义的杰出代表,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和《现代性的后果》这两部著作中,以现代社会制度结构转型为基本前提,对现代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引起人的自我意识的深刻变化,然后又以这种变化了的心态去重构现代社会。本文重点介绍了吉登斯关于现代性的含义及其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
透过对西方公共行政的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特征分析,可见当代公共行政职能转变的价值旨向是在追求社会的和谐。我国政府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国政府公共行政实践在宏观层面的价值性规制,也是对世界范围内公共行政改革潮流的内在价值指向的应和,即要为社会和谐提供基本的公共行政实践前提。  相似文献   

3.
在高度不确定性、高度复杂性的社会表征愈发明显的背景下,治理困境与难题凸显。公共行政与官僚制是现代人类社会运转的核心。面对重重治理挑战,政府改革本能地指向了公共组织与官僚制本身。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代表性学者戴维·法默尔的集大成之作《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分析了现代主义下官僚制的局限性,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后现代主义下的官僚制图景。重读此书,对于我们在新的治理环境下思考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4.
中西现代性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性作为“未完成的谋划”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和不可逃避的命运。而现代性又有着它的合理形态与异化形态。现代性的异化 ,根源在于主客二元思维方式导致的单向度和绝对化 ,集中表现为对传统的完全抛弃。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解构 ,具有打破僵化、开辟多元创新思路的积极意义 ,但它缺乏历史感又有着导致虚无主义的消极性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通过对二元论、持续进步观、实利主义等展开批评,在颠覆现代性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中国的现代化,是在历史错位的背景下发生的。面对后现代主义的冲击,我们应从中国语境出发,既借鉴其合理因素,又要克服其片面性认识,更要防止后现代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接而对中国现代化形成的消极影响。中国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含蕴的科学理念,已具有了超越现代性及后现代主义的全新意义。  相似文献   

6.
透过泰勒对"现代性"三个隐忧的建设性阐释及对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的批判,我们看到的是泰勒对现代性的首要理想某种程度的维护,但并非对三个"隐忧"简单否定或肯定;他对以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现代解构主义者切中肯綮的批判,是一种对解构的"解构".这些表明了泰勒对现代性的建设性重构与解构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明显不同,但却与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俨然一家.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尽管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观念,但其本身往往不能自明,因为它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有不同的所指,是一个变化着的文学观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现代性"是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批判极左专制主义向往工业文明的代名词;八九十年代之交,被描述为具有"布尔乔亚"和"恶之花"的两面性;进入九十年代,由于后现代主义带来的意义混乱,"现代性"被认定为是未完成的现代化社会状态.二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过程反映了学界对"现代性"内涵理解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民族乡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民族乡政府为满足治理主体对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现实需求和未来愿景,实现治理能力由传统性向现代性转变的历史过程。它包含了民族乡现代治理体系的重塑、新常态下治理资源的调适、自主性权力的运行、均等化公共产品(服务)的共享以及自主发展基础上的对外能力现代化等五个基本要素。民族乡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测评指标体系由5个领域指标(一级指标)、14个基本指标(二级指标)和50个具体指标(三级指标)等三部分组成。构建该体系时需要遵循基层性与民族性、国际化与本土化、科学性与现代性以及民主化与法治化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思潮作为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专注于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精神价值进行批判与解构,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其基本表征:碎片化、断裂化、去理性化、去中心化、流动化又常常给青年带来价值虚无主义、价值"空场"、价值理性异化、价值认同弱化等消极影响,导致正处于价值形塑关键期的青年时常处于价值迷幻、价值怀疑、价值空场的危险处境.因此亟需要引导青年增强价值理性、深化青年主流价值认同、提高青年的价值澄清能力、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以应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自它在上个世纪 6 0年代滥觞于西方世界以来 ,很快成为西方学术界的热点和主流 ,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文化思潮 ,至今仍有广泛影响。它以其殊为鲜明的极端的否定性方式来张扬其彻底颠覆现代性的立场。对它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评判 ,应是对后现代主义理论本身以及我们置身的这个现实社会真正负责任的理性态度 ,而这说到底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