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立法的回避制度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立法回避制度的法理基础是"自然公正"原则。行政立法中回避制度的适用范围主要有行政立法听证的回避制度以及为防止行政机关"立法走私"的部门回避制度。构成立法回避事由主要在于一是"个人偏见",二是与职权(务)行使有利害关系。其回避的基本程序有回避的提出、回避的审查、回避的决定等。  相似文献   

2.
公务回避是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保障行政公正实现的重要制度之一。我国的公务回避制度散见于不同的法律、法规之中 ,缺乏统一的约束力 ,实际操作也比较困难。因此 ,借鉴公务回避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介绍了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公务回避制度 ,总结分析了公务回避制度的总体架构以及公务回避的条件、程序和效力 ,以期对我国行政程序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行政回避制度开始真正步入法制化阶段.同时,在行政回避条件与范围的确定、行政回避程序的规范等方面,这项制度尚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应该充分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立法经验,尽旱制定专门的公务员回避法,进一步明确行政回避的范围和法律后果,进一步规范行政回避的程序,使这项制度在维护行政公正和政府形象、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程序控制具有提高行政效率、促进行政公正、防止行政腐败等几个方面的法律价值。为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所设置的程序机制应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式监控,它应当包括情报公开制度、表明身份制度、回避制度、行政教示制度、行政说明理由制度等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5.
城市房屋拆迁程序合法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 《工会论坛》2009,15(2):136-137
在城市拆迁过程中,各地“钉子户”事件,引发了社会上和学界关于公权和私权的讨论。笔者认为,产生“钉子户”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共利益”难以界定,行政主体背离法律程序行政,造成了房屋拆迁过程中“钉子户”的大量涌现。公正合法的程序是防止专横和权力滥用的屏障,也是保障城市拆迁顺利进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笔者将从法律程序、行政权力、法律关系、行政理念四个层次上,对“钉子户”产生的原因做深层次分析,并就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现代行政法要求行政主体在相对人的参与下严格按行政程序做出意思表示 ,即要求行政行为程序化、行政程序制度化 ;以保证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正科学的行政程序制度是行政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国建设中的行政程序法典应考虑包括以下行政程序制度 :情报公开制度、告知制度、听证制度、职能分离制度、不单方接触制度、回避制度、说明理由制度、时效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制度运转常因人情等因素而失灵,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的重要问题。法律运作本身需要制度性的保障,必须以制度来拆除阻碍中国法治建设进步的藩篱。在这种制度性保障中,行政回避制度是其中最基本的制度。我国已建立了行政回避的基本制度,但这项制度的构造性缺陷依然比较明显,不论是该制度的实体规定,还是程序设计,多原则性少操作性和针对性。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完善行政回避制度,使之发挥应有功效已刻不容缓。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尽早制定专门的公务员回避法,使之在维护行政公正和政府形象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战后 ,西方发达国家竞相加快行政程序法立法的步伐。其基本指导思想是 :通过建立相关的程序法律制度来约束不断扩张的行政权 ,从而切实保证社会公正的实现。关于这种由传统的“分权制衡”理念进一步形成“依法治权”的制度体系及其相关的理论与实践 ,对我国的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行政立法在我国法律渊源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若不对之进行有效控制则必将造成行政立法权的滥用。建立“以正优先,兼顾效率”的行政立法程序模式,是实现对行政立法权有控制的必然选择。要实现行政立法程序公正与效率的价值追求,就必须设计一系列制度以实现社会公众对行政立法过程的参与,而行政立法听证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10.
行政立法在我国法律渊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若不对之进行有效控制则必将造成行政立法权的滥用。建立“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行政立法程序模式 ,是实现对行政立法权有效控制的必然选择。要实现行政立法程序公正与效率的价值追求 ,就必须设计一系列制度以实现社会公众对行政立法过程的参与 ,而行政立法听证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11.
法律程序的含义即实施某种法律行为所应当遵循和履行的步骤、方式、顺序和时限.法治的建设离不开公正的程序,因为法律程序是控权的重要途径.行政程序为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所应遵守的步骤、方式、顺序和时限.行政程序分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两个范畴,实现行政程序应当对十种行政程序制度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行政机关欲公正行使权利在作出一项行政决定前,应听取相对人的意见,不能单方面认定事实,剥夺当事人的辩护权利,这是一项基本原则,体现在行政程序上就是听证。所以,听证亦称听证会是行政机关在作出重大行政决定之前,听取有关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质证的一项法律制度。它作为一项程序,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最早在法律上确立听证制度的是美国1946年的联邦行政程序法,这个法律的制定改变了传统行政法上以行政效率优先的行政法原则,而代之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对行政权行使加以控制的行政法原则。保障公民基本…  相似文献   

13.
听证制度最早产生的法理基础是英国普通法确认的“自然公正”原则 ,后美国的“正当法律程序”、德国的行政法治原则也相应为其确立听证制度奠定了法律根据。我国的依法治国方略以及宪法确认的民主原则为我国确立听证制度提供法律根据。立法听证制度有为立法机关收集信息、实现直接民主体现民意、促进良法、协调利益关系、进行立法宣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法治进程的深入,依法行政越来越被各级行政机关所重视,依法定的、公正的程序实施行政行为更是各级政府所不可违背的。在这种背景下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有关部门也已在起草之中。而作为统领一部法律的基本原则,对于该法的制定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这部未来的《行政程序法》中,应如何确定其基本原则,哪一些又应成为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各自的内容又将是什么,这些都将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教育公正问题从横向来看与制度架构、社会体制以及阶层构成有关,表现为教育公正与社会公正之间的关系;而从纵向来看,则与权利应得、资源分配、具体实践行为相关,表现为从程序正义向实践公正的动态过程。在这些基本理论认识之上,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将公正作为一种实践能力和道德要求,对自己进行具象而准确的身份定位:对外正确解读政策导向和执行教育制度;对内有效管理、协调内部系统的关系。根据这种身份定位,其在.实践活动中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复合公正而非简单的“平等主义”原则;第二,需求与成就本身的考量原则。在理论基础和原则指导下,对各种功利和市场因素进行独立判断和准确审视.在具体工作中实践教育公正。。  相似文献   

16.
行政参与原则在我国一些法律中已经得到确认,将其规定在未来的行政程序法典中的观念已得到法学家的一致认同。但是,囿于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法制观念已根深蒂固,参与原则下的各项制度在法律文件中并未得到很好期制,实践中亦未得到很好的落实。针对这一现实,将协商民主理论引入行政程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倡导。参与原则要在行政程序中获得稳定性发展,必须借助于制度规范,并以协商民主为基础规制之。  相似文献   

17.
责任行政意味着权力与责任的对等,意味着权力与监督的匹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一方面通过“以人为本”的理念、责任行政意识、法律至上和官民平等意识等内部控制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公正的程序制度、问责制度、不作为的追究制度和监督制度等外部控制方法,体现责任行政理念,维持责任行政。  相似文献   

18.
量罚规则的运用是与实体公正最具密切联系的程序问题。以往对公安行政量罚规则运用的忽视有法律缺陷不便操作的原因,《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出台,为量罚规则的运用提供了可行性。公安行政量罚是公安机关实施公安(治安)行政管理处罚的最基本环节之一,正确运用量罚规则对保证实体公正有重要的意义。《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比较,取消了“免予处罚”罚则,确认了对单位“两罚”罚则,使“从轻、减轻、从重”规则的运用具有了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论行政程序违法的补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程序违法的补正是行政程序违法责任的实现形式之一,其存在的理论基础一是行政程序的目的属性和手段属性、公正价值和效率价值的冲突;二是对社会公共利益保障、行政相对人信赖利益的保障及法的安定性的需要。从比较法的视角考量,补正由法律明确规定,并应有严格的条件限制。我国目前行政程序违法责任的实现形式相对单一,可以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为契机全面建构中国行政程序违法的补正制度。  相似文献   

20.
行政优益权是代表和保护公共利益的行政机关相对于“无辜第三方”的“合法权益”享有的一种优先权,它是行政机关履行行政职权的一种法律保障机制,这是行政优益权的本质和正当性所在。对行政优益权的行使应该予以适当的限制,限制的基本原则包括行政优益权法定原则、比例原则、足额补偿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