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成都高新区建设一流创新型园区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分析了成都高新区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认为:成都高新区建设创新型园区的战略定位是实现"增长极"和"创新极"的有机统一,成为推动成都、四川省经济增长和引领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高地;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建成国际性的科技园区和聚合全球创新要素的平台,成为产业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大、创新体系完善、创新环境优越的创新型园区。提出了以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创新集群,以三位一体螺旋式促进创新发展,以构建动态能力形成自主性创新场域,以立体式产业支撑创新,以企业内生发展驱动创新等五条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杭州是科技资源富集、科技创新活跃的地区。2010年,乘着首批全国创新性城市试点的东风,杭州迈入了科技创新的快车道,探索出了科技创新的杭州模式。杭州与成都,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天府,二者同为新一线城市的典型代表,在城市竞争的角力赛中综合实力旗鼓相当。在科技创新方面,近几年杭州的总体表现优于成都。向同伴学习,向对手学习,从科技创新的杭州模式中找到有益于成都的发展经验,对成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国际创新枢纽引领着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发展,发挥着科学研究、技术变革、产业驱动和文化创新等诸多功能。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从当前的经济实力、发展后劲及科技创新实力和后备力量看,成都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具有优越条件和扎实的现实基础,但成都与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成都要实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枢纽城市的战略定位,必须发挥政府在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促进成渝科技创新资源的聚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辐射,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增强成都科技创新实力和国际综合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创新驱动是社会发展的不懈动力和永恒主题,陕西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要素驱动难以为继,投资驱动日显艰难,面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亟须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加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确立创新驱动基本格局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搭建创新驱动平台,完善创新驱动机制是推动陕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准确把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意义,深入分析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基础,探索运用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实现十八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发展转型,是后发国家(地区)实现赶超、突破和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后发省份,近年来,安徽正积极实施各项创新试点试验,从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与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到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再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以及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安徽省试点等,这一创新试验轨迹体现了安徽寻求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愿景。本文以安徽创新试点试验的创新驱动发展实践探索为例,对我国中西部后发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要保持成都经济的长期繁荣,"新经济"是成都的必然选择。创新驱动是新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在无限大的全球市场范围内唯有创新能力的竞争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砝码,创新驱动是成都新经济发展的核心内涵,成都新经济发展具有创新要素基础。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驱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动力。天水科技居全省前列,但多项经济指标省内排名长期靠后,说明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并不显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要在创新上下功夫,更要在驱动发展上做文章。天水要在有效发挥科技优势的同时,从当前及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寻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切入点和契合点,使这一重大战略有的放矢,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驱动创新战略任务和东营市努力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要求,系统地思考东营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东营市达成实现目标条件,对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出了更加全面、更加紧迫的需求。深刻认识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制定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全力依靠创新驱动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高校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美俄高校服务国家创新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为高校引领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借鉴参考与正当性基础.研究认为,应当将创新主体互动生成的创新活动流程化,提高创新链条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和融合程度,基于创新链的一体化设计,一方面重点深化传统高校科技运行机制综合改革,另一方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创建一种新型高校.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是创新发展的关键主体。科学准确评价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企业创新评价相关资料以及成都市企业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以全球领先企业创新能力为基准,构建了一套专门针对企业微观主体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成都市本土制造企业(抽样)的创新能力,以期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制造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为成都的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一套新的参照,将对成都的区域创新驱动战略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把企业创新驱动战略发挥到极致"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这一国家战略落地的根基,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和精神,是时不我待的一种倡议;真正把企业创新驱动战略发挥到极致尚需更大的努力和决心,尤其在科技投入上、成果转化的激励上、珍惜人才、善用人才等方面,企业要以企业家的精神和担当用好、用足政策、做好份内的事,政府要以更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好支持和扶持。相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作用会越来越显著,创新型国家建设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努力下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13.
创新标志着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发展品质和优势特征。党中央在对创新驱动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战略考量中,彰显了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战略意义、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以创新驱动型取代资源依赖型和技术依存型的路径选择,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不断提升国家的国际话语权与核心竞争力;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宏伟战略目标,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奠定决定性基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我国创新驱动国家持续发展奠定雄厚的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创新驱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新常态下,创新驱动不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而且对贵州具有重要意义。贵州实施创新驱动具备一定的有利因素,但仍需要从转变政府发展思路、培养和聚集高层次创新人才、建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探索跨区域合作、实施科技金融融合、营造创新驱动发展环境方面强化。  相似文献   

15.
南京提出创新驱动战略,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依靠创新驱动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促转型”的最好决策,创新驱动也是引领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南京市如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呢?作者提出八个方面的思考与建议,即提倡“全民创新”,营造创新氛围;树立创新理念,强化创新意识;构建创新平台,拓展创新领域;组建创新机构,行使创新职权;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创新技能;制定创新制度,完善创新机制;整合创新资源,发挥创新优势;规范创新指标,转化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这既是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聚集创新资源,推进协同创新,维护创新秩序,夯实创新基础,增强创新能力,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体制机制支撑、人才支撑、研发资金支撑、创新合力支撑、法律支撑和创新源头支撑。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国家高新区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都高新区是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以科技创业为核心的科技型企业培育之路,在聚人才、建空间、强金融、优环境方面有着生动实践.这些实践对国家高新区科技型企业培育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的核心发展战略,指明了我国今后发展所依靠的主要动力来源。我国目前在形成创新驱动战略合力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如何使政府、企业、科技人员三者形成战略合力,是决定我国从一个发展中经济体向创新型发达经济体成功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乐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要立足优势,科学研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临的形势和机遇,以园区产业科技支撑促进结构优化升级,着力创新研发,重点突破,转化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深化科技经济结合,加快建设创新型乐山。  相似文献   

20.
全球科技领域快速发展提供的新机遇,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使得创新成为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本研究分析了中国创新的现状与问题,认为创新发展谋划需要针对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进行综合设计,政策出台需要面对多元创新模式实现精准发力,中国创新系统多年顽疾需要积极予以解决。本文指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从确保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加强创新政策学习、有机结合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确保经济产业全面整体创新,完善科学治理体系等五个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