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现象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开始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新中国成立后,三代领导人先后选择了“均衡——非均衡——再均衡”的发展战略思路。由于时代不同,各自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差异,三代领导人选择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不尽相同,实践的效果也不一样。探讨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及其演变过程对新世纪搞好我  相似文献   

2.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比较三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制度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三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经济增长道路上实施的不同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阐述了大开发战略是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个点睛之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良性发展是事关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从建国初期就开始了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经过四代领导集体的共同努力,最后终于找到了一种最适合于我国的科学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本文主要从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所采取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措施方面展开了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探索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和理论界一直重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制定,先后选择实施了三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三大战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但只有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才是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最佳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针对西部开发战略曾分别提出过“大三线”、“两个大局”、“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决策思想,体现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三种同中有异的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部是块神奇的土地,西部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党的三代领导人对西部开发都曾给予高度重视。毛泽东曾强调东西部地区要平衡发展,一度把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到了西部;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和分“三步走”的战略思想为西部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发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号令,使我党几代领导人的理论探索终于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是块神奇的土地,西部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党的三代领导人对西部开发都曾给予高度重视。毛泽东曾强调东西部地区要平衡发展,一度把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到了西部;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和分“三步走”的战略思想为西部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发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号令,使我党几代领导人的理论探索终于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9.
在建国初期和70年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奉行了“一边倒”和“一条线”的地缘战略;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地缘战略思想;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开创了面向新世纪的地缘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区域经济均衡、非均衡、协调发展历程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先后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协调发展战略三个阶段。理论研究表明,在一国范围内构建协调的区域经济关系对于在分工基础上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整合国家的整体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都有着深远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建国以来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变异系数变化的考察,剖析在不同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1.
三代领导人对新疆民族平等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高予以极大的关怀,倾注了无限的的深情。今日的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蓬勃发展、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与三代领导人倾注了大量心血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世界形势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也应不断地加以调整。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在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传统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已日益不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必须进行调整。我们党在不断探索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这必将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在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孤立地认识生态问题和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往往会受到经济和社会的制约。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几代领导人先后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了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实现经济、社会及生态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思想和观点。本文从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发展观的丰富内涵以及三种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方面入手,比较分析三位领导人的社会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三种发展观的科学认识,更有助于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协调发展战略--统筹发展战略三个阶段的演变.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既体现了作为发展战略必须具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反映了党和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内在规律认识的逐步加深,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三代领导人人才价值观、人才素质观、人才管理观的比较研究,启示我们必须树立全面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我国各代领导人,以他们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各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关于中国的发展战略,并致力于赶超发达国家的实践。毛泽东在建国后提出了“超英赶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发展战略,江泽民同志则在邓小平所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完成了“三步走”中的前两步,并制定了具体实现第三步实施纲要。研究毛泽东、江泽民各自的发展战略,比较他们的不同和相同点,对于在十六大后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经验教训,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17.
江苏与西部经济联动发展有利于提高区域协同发展的能力,强化区域的特色优势,培育区域的创新能力,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为此,江苏与西部联动发展应选择“适度非均衡——差异协调”的差别化发展战略;不同平台多个主导产业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战略;以“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的东资西进战略。  相似文献   

18.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促进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实现亚洲经济发展的共同繁荣,在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2001年11月在10+3领导人会议上,中国领导人与东盟各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在2010年建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并于2002年签订了《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而在这众多的区域经济合作中,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下简称次区域经济合作)就成为中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建国 5 0年来 ,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由改革开放前的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到改革开放后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再到 90年代中期以后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转换。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实质 ,是要实现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与协调发展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人民利益的实现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利益观,为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